Skip to content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前段時間,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顯示:多家知名品牌的薯片被檢測出致癌物——丙烯醯胺。

這份報告一經發布,就引發了廣泛關注,很多人不禁擔心,平時休閒娛樂時就愛吃薯片,是不是更容易得癌症了?但超市裡的薯片一點都沒少,究竟還能不能吃?今天,可可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1

薯片含有致癌物

究竟是怎麼回事?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分類,丙烯醯胺屬於2A類致癌物,即對動物致癌有充分的證據,很可能對人體致癌。它進入人體後可通過多種途徑被吸收,可能損害神經系統、嬰兒早期發育和男性生殖健康。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但薯片中的丙烯醯胺究竟是怎麼來的?

1

薯片為什麼會有致癌物丙烯醯胺?

薯片的主要原料是土豆,其富含的碳水化合物,在120℃以上的高溫油炸、焙烤過程中,會發生美拉德反應,讓食物顏色變深並散發香味。但與此同時,也會產生丙烯醯胺。

一般而言,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丙烯醯胺的含量就越高。

焙烤類薯片,由於烹飪溫度相對較低,也就有更長的時間累積丙烯醯胺,所以焙烤類薯片中丙烯醯胺的含量通常會更多。前面提到的報告也顯示,被檢測的薯片中,焙烤型薯片丙烯醯胺的平均含量(3441ug/kg)高於油炸型薯片(547ug/kg)。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2

薯片還能不能吃?這條紅線別跨越

既然薯片含有丙烯醯胺,那究竟還能不能吃?

根據聯合國世衛組織和歐盟的研究模型數據換算,對於體重75kg和體重55kg的成年人來說,丙烯醯胺的每日攝入量分別超過12750 ug和9350 ug時,就有一定概率發生癌症。

從理論上來講,要達到這個劑量,需要每個成年人每天吃約3~4kg薯片(不考慮其他食物中的丙烯醯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薯片可以吃,但要儘量少吃或不吃。一方面是由於丙烯醯胺的攝入量越少越好;另一方面,薯片往往存在高油、高鹽、高熱量、高反式脂肪等問題,容易增加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一系列疾病風險。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2

這些常見食物

也是丙烯醯胺的「重災區」

其實不只是薯片,生活中很多常見食物都含有丙烯醯胺,很難完全避免攝入。

1

這些食物丙烯醯胺含量較高

焙烤、煎烤、膨化等食品多是丙烯醯胺的「重災區」。比如:

◎麻花、油條、燒餅、油酥餅等烤制或油炸的麵食;

◎咖啡、黑茶等經過烘烤工序的飲品;

◎餅乾、麵包等焙烤食品。

而且,越是顏色發黃、發褐、發焦的,丙烯醯胺含量越高。

另外,香菸是丙烯醯胺含量最高的東西之一,還含有多種比丙烯醯胺致癌性更強的物質,所以戒菸應儘早。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2

如何減少丙烯醯胺的攝入?

丙烯醯胺在日常飲食中十分普遍,如何儘可能地減少攝入?主要有以下4點:

①儘量少吃油炸、燒烤等食物,尤其烤焦、炸糊的食物不要食用;

②澱粉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土豆,可以先在水中浸泡10~20分鐘,降低澱粉含量,從而減少烹飪時丙烯醯胺的產生。

③一些口感發甜的蔬菜,如:西葫蘆、小白菜、青花菜、菠菜、竹筍、茭白、油菜等,天冬氨酸含量豐富,在烹飪過程中也易產生丙烯醯胺。建議這些蔬菜先焯水以去除部分丙烯醯胺,縮短高溫炒制時間。

④愛喝咖啡的人,儘量選擇煮咖啡,丙烯醯胺的含量遠低於即溶咖啡。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3

除了丙烯醯胺

這些常見致癌物更值得警惕

丙烯醯胺固然不利於健康,但日常生活中,還存在著很多更危險的物質——對人體具有明確致癌作用的1級致癌物,需要我們提高警惕。

1

苯並芘:高活性間接致癌物

苯並芘是多環芳烴中毒性最大的一種強烈致癌物,它能經過口鼻,甚至皮膚進入機體,轉化為數十種代謝產物,繼而可對基因造成損傷,增加癌症風險。

動物實驗證明,長期吸入或食用含苯並芘較高的食物,容易誘發肺癌、肝癌、腸癌、胃癌等多種癌症。

香菸煙霧、汽車尾氣,以及燻烤、油炸等高溫烹調食品都是苯並芘的常見來源。當炒菜油溫超過270℃時,就會產生苯並芘;燒烤,尤其是肥肉、雞皮、羊排等油脂較高的食物,烤焦的部分苯並芘含量可高達普通食物的10~20倍。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怎樣減少苯並芘的攝入?】

◎多蒸煮少煎炸。儘可能蒸煮烹飪,炒菜時不要等到油冒煙了再下菜,儘量熱鍋冷油。

◎選擇不沾鍋。實驗證明,相同烹飪條件下,不沾鍋比不鏽鋼鍋、鐵鍋用油更少,產生的苯並芘也相對更少。

◎用對食用油。好的食用油能從源頭上幫助減少苯並芘,建議選擇冷榨、高等級(特級、一級)、少添加的食用油。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2

亞硝胺:4大食品污染物之一

亞硝胺可能知道的人較少,但其前體物質——亞硝酸鹽卻廣為人知,蔬菜、肉類等食物中都可能含有。

正常情況下,人體攝入的亞硝酸鹽絕大部分會隨尿液排出體外,但如果長期大量攝入亞硝酸鹽高的食物,如鹹菜、熏制食品等,亞硝酸鹽就可能會與蛋白質結合生成亞硝胺,可誘發胃癌、食道癌、肝癌、結腸癌和膀胱癌等多種癌症。

此外,啤酒、火鍋湯、香菸中都可能含有亞硝胺,如果大量攝入,對人體的危害更是會成倍增加。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怎樣減少亞硝胺的危害?】

◎少吃醃熏食品。醃熏食品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可在體內轉化為致癌物質亞硝胺。吃自家做的鹹菜,一定要避開亞硝酸鹽的高峰時期(第3~8天),19天後較為安全。

◎適當多吃富含VC的食物。有研究證明,維生素C能抑制亞硝胺的合成。日常可適當增加新鮮蔬果的攝入,尤其冬棗、橘子、獼猴桃、白菜等VC含量較高。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3

黃麴黴素:最強致癌物之一

黃麴黴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相當於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

研究顯示,黃麴黴毒素能改變DNA的組成成分,主要誘發肝癌。1mg黃麴黴素即可致癌,如果一次性攝入20mg甚至可直接導致成年人死亡。

更關鍵的是,黃麴黴素很難被消滅,普通的煮沸消毒法對它幾乎不起作用,280℃以上的高溫才能殺滅。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如何降低黃麴黴素的危害?】

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豆類、堅果等,在28~38℃的潮濕環境中,很容易滋生黃麴黴菌;開裂的筷子、刮痕多而深的木砧板等,容易隱藏食物殘渣,讓黃麴黴菌有機可趁。所以,平時要注意:

◎防潮。花生、玉米、豆類等食物宜在低溫乾燥處儲存,可用干海帶+花椒防潮防蛀;筷子等木質餐具、廚具保持乾燥,並定期更換;衛生間等潮濕的地方多通風等。

◎及時丟棄。如果發現食物霉變,一定要及時丟掉,因為黃麴黴菌是以孢子形式傳播的,極易造成牽連霉變。吃到霉變食物,應及時吐出來並漱口。

◎喝點青花菜苗汁。青花菜苗中富含葡萄糖蘿蔔硫苷,能加快體內黃麴黴毒素的代謝。也可以多吃新鮮蔬菜,其中的葉綠素能抑制人體對黃麴黴素的吸收。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4

加工肉製品:「好吃」的致癌物

臘肉、香腸、火腿等加工肉類,因其獨特的風味,深受人們喜愛。但早在2015年,加工肉類就被確認為1級致癌物。

加工肉製品在鹽醃風乾、煙燻等過程中就可能會產生致癌物,如燻肉加工不當會生成一類名叫多環芳烴的物質,其屬於直接致癌物。

有研究發現,長期每天1兩加工肉類,直結腸癌的風險提高18%。因此,加工肉類最好少吃。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5

檳榔:「備受歡迎」的致癌物

我國的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區,很多人都有嚼檳榔的習慣,它能提神,會上癮,是世界排名第4的成癮性消費品,僅次於煙、酒、咖啡。數據顯示,國內有超過6千萬人在食用檳榔成品。

然而,檳榔早在200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級致癌物。一方面,檳榔纖維粗糙,長期嚼檳榔會造成口腔黏膜和牙齒的損傷;另一方面,檳榔中含有多種化合物,包括生物鹼,能直接殺死細胞,同時導致炎症,造成口腔損傷。

兩方面的作用,可導致口腔黏膜的持續損傷,久而久之,口腔黏膜在修復過程中就可能發生基因突變,導致口腔癌。

有數據顯示,嚼檳榔者口腔黏膜病變的比例為66%,而不嚼檳榔者只有1.5%。更糟糕的是,嚼檳榔導致口腔癌的患者,生存率顯著低於其它口腔癌患者。

因此,有吃檳榔習慣的人,建議及時戒斷。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生活中的一級致癌物還有很多,像我們熟悉的幽門螺旋桿菌、菸草、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等都是,可謂無處不在。

平時除了儘量避免危險因素外,可適當多吃牛奶、豆類、雞蛋、雞肉、魚肉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有助於提高DNA修復能力,輔助預防致癌物引發的基因突變,降低癌症風險。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見致癌物 一個比一個危險!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