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這樣出汗預示肝不好

這樣出汗預示肝不好

這樣出汗預示肝不好

中醫認為“汗證”多樣,不可都用“清熱方”止汗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李建軍指出,出汗太多,並非都係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彩汗淋漓,更要當心身體拉響警報。

“汗證”多樣

手術後體弱易出汗

現代醫學認為,出汗係人體體溫調節的重要方式。中醫則認為,“汗乃人之津液,存於陽者為津,存於陰者為液,發泄於外者為汗”,指出汗液為人體津液的一種,並與血液有密切關係,所謂血汗同源。一般來講,生理性的出汗與氣溫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關係。但如果和上述因素無關而出汗,則應當心係病理性的,中醫稱為“汗證”,係指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證。

中醫的“汗證”有多種類型。李建軍指出,不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日間不時大量出汗的人稱為“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常伴有容易感冒、神疲、不耐勞力、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癥狀。睡覺時出汗特別多,稱為“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癥狀。

此外,病情危重的人大汗不止,稱為“絕汗”,病人先惡寒戰慄,表情痛苦,掙扎而後汗出,稱為“戰汗”。有些病人僅半側身體汗出,稱為“半身汗”。還有人手足心汗出較多,稱為“手足心汗”等。李建軍指出,除了上述情況,風濕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結核病、內分泌紊亂、自主神經失調等疾病,以及產後、病後、手術後體質虛弱也會導致出汗異常,這其中以更年期女性出汗異常最為常見。

辨證治療

“清熱”止汗未必都管用

李建軍表示,發汗也係中醫臨床上一種非常常用的治療方法,尤其係對於外感疾病。對“汗證”進行中醫食療調理,一定要“辨證”,即便係同一汗證,也有具體分型。比如對於氣虛型自汗患者,一般以調補為主,平時可多吃黃芪、大棗、山藥等補氣食材。氣陰兩虛患者,宜益氣養陰、滋陰清火,可食用百合、銀耳、枸杞、洋參等。氣虛及陽虛引起的自汗,則不能採用清熱止汗的方法。汗證患者平時應注意保持平穩的心態,控制情緒,少發火。飲食也要注意少食火熱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飲酒。同時注意及時增減衣物,預防感冒。對於彩汗,更要警惕背後隱藏的疾病。

黃汗:或預警肝膽疾病

據《金匱要略》記載,“以汗出沾衣,色如黃柏汁,故名。”李建軍指出,症見口渴發熱、胸部滿悶、四肢頭面腫、小便不利、脈沉遲等。病因係由於風、水、濕、熱交蒸所致。濕熱傷及血分時,又可並發瘡瘍。李建軍指出,汗液呈現黃色,多係由於血液中一種稱為膽紅素的物質濃度過高所引起,主要見於肝膽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肝硬化等。此外,過多進食胡蘿蔔、橘子、柑橙等,也可出現暫時性的黃汗。

白汗:多與心肺疾病有關

中醫認為,白色屬肺,肺色外露則現白汗,多為心肺陽虛所致,常與心肺功能虛弱有關。有時,疼痛劇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

紅汗:或因服藥所致

汗液呈現紅色,多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也可能係身體某部位在出血。可能係位於面部和腋窩處產生色素的細菌所致,也可能係藥物所致,如服用碘化鉀等化學製劑,也可有紅汗出現。

綠汗:或有膽汁外泄

中醫認為,汗液變為青綠色,提示有膽汁外泄,如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