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健康網》「6種」解尿習慣恐致尿失禁! 醫:別再用力尿尿

phpOY7VpZ

戴定恩表示,若解尿姿勢長期不正確,累積下來,骨盆底肌可能從緊張變得鬆弛,就會增加尿失禁的機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知道解尿方式長期不對,會造成尿失禁嗎?對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若解尿姿勢長期不正確,累積下來,骨盆底肌可能從緊張變得鬆弛,就會增加尿失禁的機率。不對的解尿方式,包含:不碰到馬桶蓋半蹲尿尿、踩到馬桶上解、踮腳尖解尿、腳懸空解尿、用力解及中斷解尿。

戴定恩在臉書粉專「熱血暖男 戴定恩醫師|台北信義區泌尿科 疝氣 結石 攝護腺推薦」發文指出,不少婦女都受到尿失禁問題影響,導致無法控制小便流量和時間,在工作、社交及休閒活動中,都感到不便,對生活造成影響。其實,不管是男生或女生,若尿尿姿勢長期不正確,累積下來,骨盆底肌可能從緊張變得鬆弛,就會增加尿失禁的機率。

戴定恩分享6種錯誤的解尿習慣,包含:不碰到馬桶蓋半蹲尿尿、踩到馬桶上解、踮腳尖解尿、腳懸空解尿、用力解及中斷解尿。其中,不碰到馬桶蓋半蹲解尿,會使骨盆肌肉收縮,括約肌無法放鬆,尿液就會因此無法順暢排出。

戴定恩提到,不正常的排尿除了姿勢影響外,像是憋尿及過度用力等,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像是:肚子太用力會使膀胱壓力太大,使尿液逆流到腎臟或造成膀胱病變。平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排尿方式,避免造成身體的損傷。

懸吊手術 改善尿失禁

戴定恩表示,若有尿失禁問題,不用過於擔心,盡快找醫師諮詢,尿失禁懸吊手術是目前改善尿失禁相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可助恢復膀胱肌肉的彈性,同時也可以修復括約肌的無力問題,進而解決尿失禁的問題。

戴定恩解釋,尿失禁懸吊手術通常需要進行局部麻醉,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手術,手術時間約落在0.5至1小時。手術過程中,醫生會將一個網狀物懸吊在膀胱和尿道之間,以支持尿道且改善膀胱的功能。

術後勿搬重物或劇烈運動

戴定恩提到,尿失禁懸吊手術後,恢復時間通常是2至4週左右。病人只需遵照醫師指示,避免重物的搬運和劇烈運動等,來避免對手術造成影響,很快就能重拾自信和舒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