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非腦中風 也不是巴金森氏症》突然肢體無力抽動 肌躍症作亂!

44

▲手腳不自主抽動需儘早就醫,釐清病因;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羅彥宇

張先生雖然才剛滿65歲,但已早早從公務機關退休,原因是先得了糖尿病,接著沒幾年的時間就腎臟功能衰竭,需要洗腎。本來一切都穩定,但是最近這3天手腳會不自主抽動,甚至有一次突然手軟,原本捧著的碗盤鬆脫而摔破。張先生並沒有頭暈或是低血壓,但是據張太太的觀察,他走路不太穩,時不時就軟腳差點跌倒,很擔心他是腦中風造成肢體無力,所以前來急診就醫。

我們神經科醫師來到急診室時,該抽血的、該掃描的早已一應俱全,除了腎功能和血糖指數之外,沒有什麼異常發現,連腦部掃描也都沒有中風的痕跡,過去門診紀錄與用藥也都正常,臨床的身體檢查上,真正測試肌力時,張先生的力氣也相當好,但是整體的精神狀態不佳,將手放在胸前維持伸直的姿勢時,手會瞬間失去張力往下掉,然後再撐回原來的位置,將手放在大腿上時,偶而也會見到指掌處輕微的跳動,不規則也無法預測,有點像觸了電似的。張先生自述並非不能行走,只是會有腿軟撐不住的時候,也說不準是哪一側。

腎臟衰竭是高危險群

張太太緊張地問:「這是不是腦中風?還是巴金森的手抖啊?」我說:「張先生的手腳抽動或腿軟像是肌躍症,也就是肌肉突然又短暫的跳躍抽動,既不是腦中風也不是巴金森,而腎臟衰竭的確是高危險群」。

張先生說:「可是我洗腎已經一段時間都沒問題,為什麼是現在發生呢?」這麼說也是有道理,我接著問:「有些藥物會對腦細胞刺激,造成肌躍症出現,你最近有吃什麼別的藥嗎?」張先生猛然想起,上週才去巷口的診所看感冒,拿了幾天的藥吃,我們從雲端藥歷一查,也果然是含有抗生素的成分,而大多數的抗生素會對大腦皮質細胞刺激,造成過度放電,如果本身已經有腎臟衰竭或尿毒堆積,肌躍症就會出現,甚至還有癲癇發作的可能。

我們評估張先生沒有繼續服用抗生素的必要,建議暫停,而3天後回到門診時,他不僅肌躍症全都消失,整個人也神清氣爽。

慢性病患者要關心用藥

上了年紀的慢性病患者,經常有多重藥物使用的問題,肝腎代謝有問題的病人,更容易因為藥物過量或交互作用複雜,而衍生出不常見的動作障礙或神經病變。慢性病的民眾不見得需要知道何謂肌躍症,但一定要知道自己到底吃了什麼藥,即使不懂得藥名,也一定要留下英文名的藥單,絕不可以認定「我吃什麼藥你們電腦都查得到」,將自己的健康認定是別人的責任。其實現在手機幾乎人手一機,隨時可以上網查詢藥物,就算英文看不懂,也都有翻譯軟體能轉成中文。民眾對自己的用藥認真與關心,才是對自己健康負責的表現。

(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

醫學小辭典:

肌躍症(myoclonus)是一種動作障礙的類型,並非專指特定的疾病,臨床表徵為肌肉短暫、突發、快速的不自主抽動,類似觸電一樣,無法預測也無固定的方向,有時是以肌張力消失為表現,常發生在肝腎代謝異常、腦皮質神經退化、缺氧性腦病變的病人。

肌躍症嚴重時,有時會合併癲癇發作。我們平常的打嗝,就是生理性肌躍症的一種。

(文/羅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