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醫認為失眠 就是陽不入陰!教您一招 花少錢 輕鬆解決失眠

  • 健康

20200407063556405

中醫認為,失眠基本的問題在於陰陽不和。很多人理解這個不和為一方太強,一方太弱,不協調,好比夫妻,感情不和,打架吵架了,是嗎?

《黃帝內經》提到「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意思是衛陽行於外,不得入於營陰,陰陽不和,從而導致失眠。陰陽不和,內經提的是陰陽協調運動出現問題,各行其道,運行軌道不同,不能交合連通,是通路問題。

異性相吸,陰陽交合是天性,不能交合的原因,無非就是有邪氣壅堵經脈了。是什麼邪氣呢。痰濕!按照一篇研究文章指出,失眠最常見的體質是陰虛質、痰濕質、陽虛質。也就是說,邪氣壅塞經脈導致失眠的罪魁禍首,常常是痰濕。

20200407063557500

而且,說到陰陽的強弱問題,中醫認為孤陽不長,獨陰不生。陰陽互根,互生。陰陽能夠很好的溝通交合就能互生,虛弱問題也能自我修復。陰陽雙方不能很好的溝通交合是陰陽變弱的一大原因,衰老,房勞,情志等都還是其次了,經脈不通比較重要。

那麼失眠該如何治療呢?很簡單,引陽入陰,就能治好失眠!

下面來分析一下患者為什麼陽不入陰,情況不外乎以下幾種。

20200407063557863

「氣鬱化火型」

有些患者經常心情煩躁,這是因為體內肝氣鬱結,氣有餘便是火,氣鬱化火,擾亂心神,陽氣被排斥於外,就無法入陰了。

這樣的病人只需要服用清熱的藥物,再配上解郁的藥物,就會有很好的療效。比如,梔子淡豆豉湯配四逆散。

「寒濕嚴重型」

有些病人是體內寒濕較重,陽氣進入身體後,無法推動大量的寒濕之邪,人就會感到很累,睡覺睡得累,連做夢也是做很累人的夢,有的患者甚至描述,做夢時感覺雙腿走路非常沉重,早上起來,好像一夜沒有睡覺一樣。

這樣的患者,需要溫補陽氣,促進陽氣推動陰液的運行,只要陽氣足了,推動有力了,睡覺就感到輕鬆了。服用附子理中丸能起到很好的療效。

20200407063558574

「陽不入陰型」

有些患者屬於陽氣入陰的機制出現了問題。人之三陽為太陽、少陽、陽明,人之三陰為太陰、少陰、厥陰。由陽入陰,是由表入里的過程,即由太陽至少陽,由少陽至陽明,由陽明至太陰,由太陰至少陰,由少陰至厥陰,「人卧氣血歸於厥陰肝」就是這個道理。這裡面的關鍵環節是由陽明到太陰的過程,也就是由陽轉陰的關鍵環節,如果這個環節出現障礙,陽氣自然無法入陰,人也就失眠了。

陽明在人體指的是胃,太陰在人體指的是脾。《黃帝內經》中寫道:「胃不和則卧不安。」因為陽氣不能經過陽明胃,進入到太陰脾,陽不入陰,所以卧不安了!

半夏湯是《黃帝內經》中僅有的十個藥方之一,專為失眠而設。原文記載其組成、用法及功效是:「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復杯則卧,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20200407063558346

這裡面的關鍵藥材是半夏。半夏者,夏季的一半,夏季到秋季,是大自然由陽轉陰的過程,半夏生長於夏季之半,大自然陽氣正濃之時,正所謂「陽極生陰」。半夏歸於胃經,稟賦陽極生陰之性,是引陽入陰的最好藥材。

如果患者肝火較重,陽氣也是無法進入肝的,因為肝火會排斥陽氣,即使用半夏引陽入陰,也只能使陽氣處於少陰、太陰的境地,患者能入睡,但會比較淺,只有在徹底清瀉肝火之後,人才能進入熟睡的狀態。

陰陽之間、五臟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陰陽和五臟,只有深入思考它們內在的關係,對疾病的認識才能更加深入。

有失眠障礙的中國人總數在3億以上,且這個數據仍在逐年攀升中。

長期失眠會使我們的身體機能發生變化,記憶力衰退、滿頭白髮、脫髮、黑眼圈,精神衰弱,焦慮、身體免疫力下降……

20200407063600953

科學研究發現,長期失眠還容易引發各種慢性疾病,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記憶力下降:研究發現長期失眠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的幾率高達80%。

失眠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誘發肥胖、脫髮、長斑,加速人體衰老。

長期失眠,神經緊張: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糖、血壓升高;

嚴重時還會引起血管破裂、腦溢血、猝死等心腦血管疾病。

下面幾條癥狀,你有三條以上中槍,你也要警覺了!

1、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2、睡得淺,整夜覺醒次數≥2次

3、總睡眠時間減少,通常少於6小時

4、白天瞌睡打盹,注意力不集中愛忘事

5、多夢,起床累。不管睡多久,都感覺疲勞犯困

6、黑眼圈,皮膚晦暗、缺水

7、心慌,脾氣暴躁且難以克制

8、體重減輕,脫髮

為了治療失眠,很多人盲目地陷入了四種誤區:長期服用安眠藥、喝酒助眠、運動助眠、白天補覺來緩解失眠。

而且各種穩定藥劑、安眠藥不僅加劇了藥物上癮,更損害了肝臟健康。想擺脫失眠,真的無需依靠藥物和睡眠激素。

中醫2個穴位助你一覺到天亮

1.神門穴

屬於手少陰心經的神門穴,位於人的腕掌側橫紋尺側端,是心經的原穴所在,可以用於治療一切心與神志有關的病證。尤其適合於安定心神、補益心氣,用於調節心膽氣虛的癥狀,其中就包括失眠。

20200407063601834

2.太溪穴

與失眠相關的疾病必須要考慮腎之氣血,太溪是腎經的原穴,可以用於治療一切腎虛、腎精不足所引起的病患。在臨床辨證之中,腎精虧虛也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健忘等癥狀,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現。所以針刺太溪,以補法補益腎經的氣血,同樣可以治療失眠,對於頑固性失眠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0200407063601238

來源:大醫本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