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華夏五千年最高極的養生秘笈-道德經與長壽

20200515083618191

一、長壽的秘訣

長壽是每個積極樂觀的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享受生活最為基本的要素就是活著。很多人認為生命的長短是天註定的,其實不然,現代人壽命遠遠高於古代人,可見生命長短是可以改變的。而《道德經》便有讓人更加長壽的辦法,學習《道德經》可以讓自己生命贏在別人的起跑線上。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有些人非常長壽,而有些人卻不那麼長壽,拋開基因元素不談,這和人們平常的生活習慣有關。我們發現,經常鍛煉的人未必比不鍛煉懶惰的人長壽,平時的鍛煉了只能讓身體更強壯,卻很難讓人更長壽,長壽不但需要外壯,更需要內壯,而如何達到內壯,獲得更長的壽命,在老子的經典《道德經》其實詳細解釋了。

二、如何得「道」

如何獲得長生,以《道德經》的觀點,用個總結性的概括,那就是得「道」,至於如何得道,那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接下來本文將依據《道德經》詳細講述這個過程。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裡說明了下什麼叫做道,讓人不會那麼雲里霧裡,道有形又無形,是萬物的祖宗,萬物的生成,道是必要的存在。道以靜為上,以盲目的動為下。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玄牝之門在有些丹道書籍中,解釋為丹田,丹田如嬰兒時期那樣符合自然規律運轉,可以讓身體盈實,百脈暢通,想要達到內壯,得到長生,離不開丹田的鍛煉。這裡解釋了為什麼天地能夠長生,而人們可以依據自然的規律,學習自然從而達到長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cī)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hé),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shì),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這一段說明了我們不管是鍛煉身體還是待人接物,都不應該太過,應該留有餘地。精神氣與自身形體合一,想嬰兒一樣摒除雜念,沒有瑕疵,這是我們為了得「道」的一部分。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七情六慾,俗世會讓人心智迷亂,不能回歸自然,得道要向自然那樣,摒棄俗世雜念,就好比吃飯是為了讓肚子飽,而不是為了得到口舌之享。

致虛極,守靜篤(dǔ)。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儘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考察其往複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於生命。復歸於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聰明,我們明白自然,學習自然,便是學習「道」。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生活中常常有各種各樣的憂愁,阻礙我們身體和心靈的成長,如何解決呢,那就是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那就能免除憂患。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liáo)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裡一段直接的翻譯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我們要得「道」,需要取法地,人們要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中,才能茁壯成長,所以要想得「道」,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要想活的更長久,必須要明智的選擇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所以要得「道」除了自身的修煉外,選擇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至關重要。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這段解釋為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復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暗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川穀。甘願做天下的川穀,永恆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復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自然生態能夠正常運轉,陰與陽是平衡的,人也一樣,要想身體健康,也必須保持陰陽平衡,和為陰陽平衡,可以從多個方面來理解,比如身體太熱了,就要給身體降溫,肚子餓了,就要吃東西讓肚子飽,累了就休息等等都可以理解為讓身體陰陽平衡,那樣可以讓我們回歸到嬰兒時期,最為自然的狀態。就如同天下的川穀能夠包容萬物,不怒不喜不悲包容一切,這也是得「道」的一部分。

20200515083618928

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大道廣泛流行,左右上下無所不到。萬物依賴它生長而不推辭,完成了功業,辦妥了事業,而不佔有名譽。它養育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可以稱它為「小」,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大」。很明顯,我們以長生為目標,「道」的作用至關重要,「道」可以讓我們精氣神充足,若失去了「道」,精氣神將會衰竭,即會走向死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得「道」所明白點就是讓身體回歸於自然,讓自身陰陽平衡,能利用自然間無形的氣讓自己生存,到達精足不思欲,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那時不用吃飯睡覺都沒有關係。

《道德經》的內容其實是得「道」的綱領,具體實施要按部就班一步步來,比如從最簡單的靜坐,意守丹田開始,這個過程是艱辛複雜的,不是常人能夠完成的。我們雖然不用真的像老子那樣回歸大自然,但可以利用其中的觀點,讓自己身心更為健康,更好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三、結論

引用《道德經》里的一段: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以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我們生活也是一樣,做事情不能太過,不要想著什麼都要佔為己有,知足常樂即可。

其實,若是真能像老子一樣,摒棄七情六慾,回歸嬰兒狀態,那就是聖人了,我們只要有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就夠了。空閑下來後,不要老想著如何玩樂消磨時光,只要學習《道德經》裡面的內容,靜守一會,就會得到無窮的益處。

人生無限美好,享受人生的美好必須要活在世上,如何能夠更加長久的活在世上,拋開基因運氣成分,還有人為能夠改變,其中修煉性命便是最好的辦法,其實修煉並不是非常的困難,只要滿足人法地即可,但要有大成就非聖人不可。大家只是普通人,修煉讓身體健康長壽,身心愉悅還是非常簡單的,一本《道德經》足以,長壽的辦法就是那麼簡單。

華夏新聞 | 時事與歷史:華夏五千年最高極的養生秘笈-道德經與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