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周恩來為討好尼克松命令漁民嚴冬下水撈鮑魚 凍死3人 ——中共進入聯合國與尼克松訪華內幕 (下)

周恩來為討好尼克松命令漁民嚴冬下水撈鮑魚 凍死3人 ——中共進入聯合國與尼克松訪華內幕 (下)

圖為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周恩來在北京機場迎接。(法新社)

接上文:中共進入聯合國與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內幕(上)

周恩來命令漁民深海打撈鮑魚宴請尼克松

1972年2月21日11點27分,尼克松專機“空軍一號”在北京首都機場降落,周恩來率領葉劍英、姬鵬飛、喬冠華等中共官員到機場歡迎。隨後,周恩來陪同尼克松登上防彈紅旗轎車進城。按照慣例,外國元首來華訪問,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陣容通常由120人到155人組成,而中共給尼克松準備了371人組成的陸海空三軍儀仗隊,這是中共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規模。尼克松下榻在釣魚台國賓館18號總統樓。高規格、高禮儀的接待,使尼克松非常滿意。

1972年2月21日晚,為歡迎尼克松總統及夫人一行,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辦了盛大國宴。

周恩來用貯存30年以上的茅台酒招待尼克松、基辛格,並事先安排好解放軍軍樂團現場演奏《美麗的亞美利加》和《牧場上的家》,這是尼克松就職儀式上演奏的樂曲。

國宴排菜規格是中共建政后少有的排場,多達幾十道,其中包括冷盤9道、熱菜6道、點心7道及甜品、水果、酒水飲料等等。宴會結束7天後,中美雙方共同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

當時負責接待尼克松的是“34號特供處”,1949年成立的食品“特供”機構,對外只用數字“34號”來代表。

為了準備宴會所需原料,特供處工作人員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一道“芙蓉竹蓀湯”,其中的竹蓀產自四川長寧。當年長寧縣裡接到上級通知,緊急調集2斤竹蓀,說這是一項“政治任務”,千萬耽誤不得;還有一道菜需要新鮮蠶豆,而春播蠶豆一般七八月才收穫,如何在天寒地凍時節找到新鮮蠶豆就成了“政治任務”。

早在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前,周恩來就打聽到美國人喜食海味,就吩咐準備1000公斤新鮮鮑魚。國務院將采捕鮑魚的命令層層下達,直至遼寧大連長海縣漳子島人民公社的潛水隊。接到任務后,從來不在這一季節捕鮑的潛水隊員,冒着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和被鯊魚襲擊的危險,經歷上百次深海捕撈,終於趕在1972年1月底前完成了這一“政治任務”。

周恩來用一噸鮑魚招待尼克松的事,後來被寫成文章,稱道周“好客”。《中美聯合公報》發表后,周恩來致電遼寧,表揚潛水隊是中美談判的“幕後英雄”。

當年奉命下海撈鮑的大連獐子島老漁民王天勇接受《蘋果日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那時不知要給誰撈,上邊說是‘政治任務’,又正是寒冬臘月,上邊都不理,一定要下水,還指定要最好最大的。”我是遼寧大連第一批“海碰子”(潛水捕撈高手)……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時,在國宴上吃到的鮑魚就是我帶人從海底撈上來的……我們一共收穫了1500公斤鮑魚,又從中選出一噸優質鮑魚裝上軍艦,轉乘飛機運抵北京。

“深度披露”在推特觀察發文爆料:“1972年,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周恩來為了宴請尼一行人,在零下20度嚴寒下,命令10個漁民在冰凍的海面上一天打上500斤鮑魚。當天,他們完成了任務,可有3位漁民卻因此被凍死了,其中一位年僅17歲,他叫何高。後來,《紐約時報》記者馬托夫把這一事件報導出來,尼克松夫婦活在深深自責之中。”

為迎接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北京市做了大準備。很多地方悄悄換了名字,“反帝醫院”改成了“首都醫院”,“工農兵大街”也恢復了它原來的名字——地安門大街。

外國記者被安排到一些工廠、學校、農村採訪。北京好多街道都被“動員”起來,只要居委會老大媽一聲吆喝,家家戶戶打掃衛生,那些小衚衕馬上就乾淨。外國記者訪問北京家庭,其實也是事先布置好的,居委會派出所事先踩好點,家裡人口多的,先挪出去幾口。那個時候的中國,未經許可跟外國人交談有可能招來大禍,所以市民對一些問題的回答也都事先被訓練過了。

美國記者去兒童醫院參觀,所有的兒童就換上新衣服,玩具也全換了新的,連院長護士都換上新的白褂子。

2月23日晚,北京開始下大雪,但按照計劃,尼克松第二天要去長城。第二天一大早,尼克松夫婦很驚訝地發現,昨天夜裡厚厚的大雪驟然“消失”。周恩來早就給北京市領導打電話布置掃雪任務了,北京連夜出動了100多輛洒水車,60萬人從釣魚台一直掃雪到烽火台。

因為尼克松去上海那天正值中國新年,成千上萬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回滬探親,為了預防不測,他們被全部勒令返回農村。

毛澤東在游泳池見尼克松,拒絕美國翻譯在場

尼克松到來的9天前,毛澤東因心臟病突然休克,差一點死過去。那時他睡在建在游泳池之上的大會客廳里,健康狀態不穩定,隨時都可能有生命危險。因為要在游泳池見尼克松,客廳特意做了布置:大量的醫療設備就被挪到大廳一角,連床在內都用屏風隔開。會客廳四壁都是書架,擺滿舊書。由於身體腫脹,毛特別做了大號的新衣服和鞋子。

22日,周恩來舉行午宴歡迎尼克松。午宴后休息了片刻,中南海給周恩來打來電話:“主席要會見尼克松總統,請基辛格博士也來。”

為了嚴密控制會談記錄,中共拒絕美國翻譯在場。對這一違背外交慣例的要求,尼克松未表示任何異議地接受了。

尼克松在當天日記中記載:“我們被引進一個陳設簡單、放滿了書籍和文稿的房間。在他座椅旁邊的咖啡桌上攤開着幾本書。他的女秘書扶他站起來。我同他握手時,他說:‘我說話不大利索了。’……儘管他說話有些困難,他的思維仍很敏捷。”

分賓主落座后,毛澤東對尼克松說:“我是世界上頭號共產黨人,而你是世界上頭號反共分子,歷史把我們帶到一起來了。”在談到這次會晤的背景時,毛澤東說:“是巴基斯坦前總統把尼克松介紹給我們的。當時,我們駐巴基斯坦的大使不同意我們同你接觸。他說,尼克松總統跟約翰遜總統一樣壞。我不知道他怎麼會有這個印象,不過我們不大喜歡從杜魯門到約翰遜你們前任的幾位總統。中間有8年是共和黨人任總統。不過在那段時間,你們大概也沒有把問題想通。”

尼克松說:“我知道,多年來我對人民共和國的態度是主席和總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們帶到一起來的,是認識到世界上出現了新的形勢;在我們這方面還認識到,事關緊要的不是一個國家內部的政治哲學,重要的是它對世界其它部分、對我們的政策。”

尼克松繼續說:“例如,我們應該問問自己——當然這隻能在這間房子里談談——為什麼蘇聯人在面對你們的邊境上部署的兵力比面對西歐的邊境上部署的還要多?我們必須問問自己,日本的前途如何?我知道我們雙方對日本問題是意見不一致的,但是,從中國的觀點來看,日本是保持中立並且完全沒有國防好呢,還是和美國有某種共同防禦關係好呢?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決不能留下真空,因為真空是會有人來填補的。例如,周總理已經指出,美國在到處伸手,蘇聯也在到處伸手。中國面臨的危險空間來自何方?是美國的侵略,還是蘇聯的侵略?這些問題都不好解答,但是我們必須討論這些問題。”

“這些問題你同周總理去談,我只談哲學問題。”

尼克松說:“主席先生,我讀過你的一些言論,知道你善於掌握時機,懂得‘只爭朝夕’。”

毛澤東說:“‘只爭朝夕’,我這個人說話像放空炮。比如這樣的話:‘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各國反動派!’”

“像我這種人。”尼克松微笑着把話題引向自己。

“你,作為個人,也許不在被打倒之列。”毛又指指基辛格:“這個人也不屬於被打倒之列。如果你們都被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了。”

尼克松在與毛的談話中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他直接了當地對毛說:“我想主席投我一票,是在兩個壞東西(共和黨和自由黨)中間選擇好一點的一個。”

告辭的時候,尼克松說:“主席的著作推動了一個民族,改變了世界。”毛澤東只以居高臨下的口氣說了尼克松一句好話:“你的《六次危機》寫得不錯。”

這次談話本來因毛澤東身體原因,只想進行10分鐘或15分鐘,卻延續了將近1個小時。

中美建交之後

基辛格第一次訪問中國大陸剛剛結束,周恩來就作為安撫使節去了越南河內。越共領導人疑心毛澤東要用他們跟美國做交易,黎筍說:“越南是我們的國家,你們沒有權利跟美國討論越南問題。”

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后,周恩來為了繼續拉攏越共,再去河內,再繼續多給錢。從1971年開始,援越款項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最高峰是1974年,對這些國際“盟友”的賄賂,等於對中國大陸老百姓的加劇掠奪。

中美建交之後,阿爾巴尼亞霍查給毛澤東寫了封長達19頁的信,稱毛澤東跟美國來往是“骯髒事”。阿國是毛從蘇聯陣營拉出的唯一東歐國家。為了堵霍查的嘴,中共也是多給錢。

中美建交后,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認中共,中共也向越來越多的國家提供經濟援助。1970年之前,受援國是31個,之後是66個。生活水準遠遠高過中國、人口只有30萬的馬爾他,1974年4月,一次就從中共拿到2500萬美元的援助。作為交換,馬爾他總理明托夫回國時,佩戴了一枚毛澤東像章。

1971到1975年間,大陸官方平均每年外援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5.88%,當時中國大陸大多數人在挨餓。

尼克松為了大選,在西方給毛澤東正名,大談毛澤東等人“對事業的忠誠”,基辛格稱中共領導為“清教徒式的、保持了革命純潔性的一組人”。尼克松部下說:“在毛澤東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毛澤東想從美國得到先進軍事技術和設備,他對金日成說:“搞這些關係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發達技術。”

1954、1958年,毛就曾經兩次掀起台灣海峽危機,利用美國可能會扔原子彈的威脅,從赫魯曉夫那裡獲取使中共核武器工業起步和發展的關鍵性援助。毛對美誇張“蘇聯威脅”,就是想騙取美國的先進軍事技術和設備。從基辛格第一次訪問中國大陸,毛澤東就開始吹風,到基辛格1973年2月再來時,毛澤東乾脆直接提出建立聯盟。毛澤東對基辛格說:“我們應當搞一條橫線——美國、日本,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歐洲。”這些國家除中共之外都是美國的盟友。據基辛格記載:周恩來“呼籲我們牽頭組織一個反蘇聯盟”,中方希望這個聯盟“由美國領導”。基辛格果然中計,在給尼克松的彙報里說:“蘇聯問題成了我們全部談話的中心”。

1974年,連任總統的尼克松因政治醜聞不得不被迫辭職,成為美國第一位辭職下台的總統。

蔣介石對尼克松有先見之明。1967年尼氏曾見蔣介石,謀求為其總統競選提供資金。蔣介石1971年12月14日的日記記載:“尼丑未當選以前,來台北相訪,彼滿懷我協助其選舉資本,因其未先提,而我亦未提也。此等政客,成事不足,敗事有餘。”3年後,尼克松遭遇水門醜聞下台,也驗證了蔣介石的“敗事有餘”之說。

評述:

尼克松為一己私利,承認中共政權,把中共引進聯合國,遺禍世界。

1967年,蔣介石曾痛心地說:“可惜是自由世界,在對抗共產罪惡……非常緩慢,有些地方,甚至背道而馳!”“誤以為中共的第二代可能轉變;誤以為大陸七億人口,仍然是它可以控制的戰爭資產;誤以為只要和中共坐下來‘談’,就可以減少它的恣睢暴戾……”

台灣失去聯合國合法席位后,許多國家包括美日紛紛與其斷絕外交關係,至1978年底,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的只剩下21個。但如今台灣卻獲得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免簽,台灣人贏得了自己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