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被“聰明”誤了前途的人 往往都不夠踏實

大家可能聽過這樣的對話:

一個家長說:“我孩子,就是不愛學習,上次考試,全班倒數第五。”

另一個說:“你家小孩人很聰明,他要是認真起來,學習成績肯定好。”

這樣的“安慰”很受用,接着家長們開始津津樂道地說起自己小孩的聰明事迹。

顯然,家長說這些話時,帶着期許、無奈、自我安慰,但如果常對孩子說這句話,無疑是害了他們,讓他們忽視了勤奮踏實的重要性。

鄰居家有個孩子,小時候是大家口中的“聰明孩子”,上課時只是偶爾聽聽課,很多時候都是在看漫畫、睡覺,回到家也沒有熬夜刷題,但每次考試都能穩居年級前十。

上了高中,經常打遊戲,一開始,考前突擊,成績還能排在中游,到後來越來越差,只考上大專。回去重讀,開始拚命學習,努力了半年,終於考上重點大學。

但是大學四年後,他還是因為掛科太多只能回到家鄉,在家人的介紹下窩在一家小公司里,拿着微薄的薪水。

看着以前的同班同學很多都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他有時會說:要是我努力一點,肯定比他們強。

我聽了后笑笑不說話。

聰明這東西,聽起來好聽,在沒有實際行動之前,只是逃避問題的手段。

論聰明,其實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一些人稍微高一點,但也是差不多的區間,除了極個別的“天才”。

聰明是一種能力,但不能成為一種技能。所謂的能力,是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厚積薄發的過程,而不是天生自帶的。

被“聰明”誤了前途的人,往往都不夠踏實。

被“聰明”誤了前途的人 往往都不夠踏實

人人喜歡聰明的人,但最經得起考驗的,是踏實和認真的態度。

很多年輕的職場人,心比較浮躁,眼高手低,雖然願意學習新東西,但沒有用心在工作任務上,只想快點了事,不夠踏實。

有個助理,名牌大學本科畢業,聰明,活潑,她的簡歷也很出彩。招進來后,從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她學得很快,跟同事也相處得很融洽。

於是領導把一些業務聯繫和溝通工作交給她做,主要工作就是報銷公司的票據,貼好票據,完成財務上的流程。

半年後,她問上司為什麼總是讓她做這些瑣碎的事情?

上司反問:“什麼叫瑣碎的事?”

她答不上來,想不出來,只好說:“我總覺得,我的能力不僅僅能做這些,我還能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

上司又問她:“你覺得,在你現在所有的工作中,最沒有意義的最浪費你的時間精力的工作,是什麼?”

她說:“貼發票,然後報銷,然後到財務去走流程,然後把現金拿回來給您。”

上司跟她說了自己的一個工作經歷:

“我剛工作那時,擔任財務助理,其中有一項工作,就跟你現在做的一樣。我建立了一個表格,上司來查問時,我能迅速告訴他準確的數據。

通過數據統計,我漸漸發現了一些上級在商務活動中的規律,比如,哪一類的商務活動,經常在什麼樣的場合,費用預算大概是多少;總經理的公共關係常規和非常規的處理方式,等等。

當我的上級發現,他布置工作給我的時候,我會處理的很妥貼。有一些信息是他根本沒有告訴我的,我也能及時準確地處理。

漸漸的,上級基於這種良性積累,越來越多的交待更加重要的工作。我升職的時候,他說我是他用過的最好用的助理。”

最後,上司跟她直言:你是個聰明的人,學東西很快上手,但你不夠用心,沒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所以你覺得自己沒有進步。

助理聽了后沒出聲,若有所思。

被“聰明”誤了前途的人 往往都不夠踏實

不同的教育背景確實給了人們不同工作門檻的敲門磚,但一件事情做得是否成功,是否長久,取決於你的做事態度。

大多數人,很有可能將來所做的工作,跟當初所學的專業一點關係都沒有,重要的是你在工作中養成了怎麼樣的良好的工作習慣。

這個良好的工作習慣,指的是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以及是否學會了如何用最快的時間接受新的事物,比別人更短時間內掌握規律並且處理好它們。

具備了以上的要素,你就成長為一個被人信任的工作的人。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工作機會就會提供到你面前,你就有了比別人多的學習機會。

有時候你覺得自己是千里馬,但始終遇不到伯樂,很可能就是因為你覺得自己聰明,但不夠踏實。

聰明卻不夠踏實的人,往往不認為自己的能力有問題。

在基層工作時間長了,他會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抱怨那些看起來資質普通的人,總比自己更能走狗屎運,或者更會討領導歡心,等等,慢慢地,就影響了工作心態。

有些看似簡單的工作,會循序漸進的、隱約的,成為今後發展的分水嶺。年輕人應該把當前該做的事情做好了,至少要有可以拿出手的東西。

聰明不是人生暢通無阻的直通道,工作需要聰明人,更需要做事踏實認真的人。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