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月旦評的末路

來源: 張鳴

作者: 張鳴

fcsjt%20%284%29 1

漢代選官,是所謂的察舉征辟制度,征即天子親選,辟即三公九卿加二千石(郡太守)選任。而天子之征後來則轉化為舉孝廉(名目還不止孝廉,但孝廉最常見)。無論征還是辟,主要看士子的名聲。當然,官員可能自己就認識一些人,但主要是靠鄉里士人的輿論。所謂的察,就是考察這種輿論。

東漢時節,汝南地方,每月初一,士人即聚會評議人物,人稱月旦評。別的地方,雖說未必一定初一做這個事情,但大體也差不多。定時或者不定時,總會有個機會大家湊到一起喝喝酒,議論議論本地的人物,弄出名聲來,郡太守就憑借這個,選拔人才,推薦上去,或者乾脆自己留用。這樣的選拔,實際上要比後來的科舉制度,一考定終身要靠譜些,但是,實行久了,也會出現變異。

月旦人物,最初大概是公允的,說優點,也說缺點,大體上,對一些冒尖人物,都能給一個差不多的公論。有些人,在品題人物方面,特別有眼力,比如汝南地方的許劭,無論什麼人,經他品題之後,給一個幾個字幾十個字的評語,即使是惡評,連本人都會覺得到位,入木三分。這個本事傳出去之後,外地士人,也來找他品題。比如曹操,就特意卑詞厚禮,來纏著他,要一個評語。許劭不喜歡曹操,被纏得沒辦法了,就說,你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三國志》注說,許劭的評語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了,大為高興。不消說,人家說到他心裡去了。

儘管到了東漢末年,這樣的品題,對一個人的仕途,還是有影響的。但各地選拔推舉上的人才,卻大多是官宦子弟,沒有顯赫的門第,即使表現再好,機會也不多。即使進入仕途,升遷也難。沒辦法,儘管察舉制度本身不錯,但是,其中的人為因素太多,而人有難免會有人情。一個人進入仕途,主要靠高官的推舉,儘管高官參考的,是士庶輿論,但被選拔的人,一旦進入仕途,從此官民兩重天。而且在講究儒學的時代,被推舉者,也等於或者真的就是高官的門生。日後這些門生故吏自己做了高官,第一個要感謝的,自然是自己昔日的恩主,感謝的方式,最好的,就是把恩主的子弟也推舉上去。這樣一來,那些祖祖輩輩做高官的人,門生故吏滿天下,他們的後代自然會受到很多的優待。只要表現不是太糟,大體都能被推舉上去。

在這種情況下,月旦人物,就成了一種擺設。跟人物的名聲倒是有關,但跟人物的仕途關係不大了。善於察人的許劭,空有一副好眼力,但是人家來找他品題,也就是好玩。這個品題,即使流傳開了,對這個人日後的發展,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不過,這個本事,倒是讓在亂世中的他,多了一點保全身家的機會。比如漢末大亂之際,他最初投奔徐州刺史陶謙,陶謙待他,很是客氣,大加優禮。然而,他卻看出來,此公外寬內忌,不可久留。於是早早就開溜,投奔了揚州刺史劉繇。果然,他走後不久,陶謙就把投奔他的名士都給抓了。

進入魏晉之後,選官制度從察舉,一變為九品中正制,公然注入了門第的內容,寒門從此歇了,這在東漢,徵兆就已經有了。月旦評這檔子事兒,除了留下一個月旦、月旦評以及月旦人物的概念之外,什麼都沒剩下。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