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延安日記(52)

來源: 延安日記

作者: 弗拉基米洛夫

cghcjhg

1944年9月28日

毛澤東想知道美國人對中共部隊究竟有多大興趣。我想,他開始估計到美國不大可能同蔣介石決裂而轉親延安。他認為,如果美國政策能這樣改變,那就是目前同美國人打交道的理想的結果,也正是他所夢寐以求的。

盟國想控制中共軍隊而又不改變中國政治力量的相互關係。蔣介石是他們的人,他們害怕的,倒是可能成為盟友的共產黨。

蔣介石是靠得住的。他是「經過考驗的反對布爾什維主義的力量」。至於毛,作他後盾的是共產黨。美國人無法了解共產黨領導人立場的可靠性。毛將來會怎樣行事?這是他們感到為難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切疑懼的主要根源。他們不能光相信他的話,他們不敢信任他,雖然很想這樣做。因此,美國人正努力使國民黨制度起碼在表面上民主化,使它看上去是進步的。

延安在紛紛議論重慶政府將來改組的問題。中共中央主席絕不放過這次機會。當地報紙上掀起的新的反蔣運動就說明了這一點。儘管語氣很激烈,但它顯然考慮到形勢可能會變化而留有餘地。林伯渠最近在國民參政會上的講話就是一個證明。林伯渠強烈要求改組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林伯渠講話的所有細節都與美國駐重慶的官員不謀而合。毛力圖使美國人相信,合作是可能的,他是忠實於他們的,從而促使美國人與他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我可以想得到,蔣介石一定會氣得發瘋!

1944年9月29日

依丘吉爾看,俄國對打敗納粹所作的貢獻是「無可估量的」。

「俄國牽制和打擊的敵軍,比在西方與盟國交戰的多得多。多年來,俄國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承擔了陸上作戰的重任。」

日軍在中國佔領了一些重要的機場,給陳納德的空軍造成了困難。日本的十個師入侵印度失敗,被打回緬甸了。

丘吉爾認為把希特勒比作拿破崙是不能容忍的。在他看來,希特勒只不過是個屠夫而已。

中共中央主席因美國人對他的信任和過度的施捨而受寵若驚,他的政治本質也就暴露無遺了。就連在這兒見到過很多事情的我,看到他走得這麼遠,一味地允諾,保證,擔保,甚至作出近乎公開背叛的聲明,也不由得大吃一驚。

他被盟國的施捨軟化了,毫不隱瞞他對莫斯科的真實感情。博古同志把毛澤東的這種卑鄙行徑詳細地告訴了我。

1944年10月2日

白宮宣布,唐納德·納爾遜辭職。

納爾遜認為他作為美國戰時生產局局長已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他的中國之行使他相信,美國對中國承擔的義務已順利完成。

納爾遜的辭職已被批准。他將在美國政府中任職。

法國的叛國份子亨利·貝當逃到德國去了。

延安的代表林祖涵在第三屆國民參政會上,要求解除對特區的封鎖,給中共以合法地位,並要求把軍隊聯合起來,抗擊共同的敵人。

戴維·巴雷特非常熟悉中國的風俗習慣。他在社會上交友很廣。他甚至比他的上司德帕斯上校名氣更大。1937年以前就多次來過中國。1937年以來,他一直在美國駐重慶的武官處工作,經常到成都去。

他親切、好客,討人喜歡,是個有趣的交談者。表面上忠實。可是,他雖然禮貌周到,卻很謹慎,不說一句欠考慮的話。

咽喉炎可把我搞苦了,體溫高達攝氏40度。呼吸短促,聲音嘶啞。對著鏡子一照,臉色煞白,眼睛都凹進去了。

1944年10月6日

美國又一批軍事專家到達延安。

在昨天抵達這裡的人中,已經通知中共領導的有:美國駐中國的武官莫里斯·德帕斯上校,美國情報機關的喬治·阿姆斯特朗上校(名義上是個軍醫),愛德華·麥克納利上校和兩個中士。這個組由威廉·伯金准將率領。

毛澤東趕緊去機場,等待著滿載客人的道格拉斯飛機的到來。他在那兒等了很久。毛是從來不等人的。

中共中央主席由朱德、葉劍英、周恩來等陪同。

毛澤東千方百計地找機會同美國軍界和政府的高級官員接觸。看來他想使他們改變主義,使他們相信,美國與特區結成聯盟是可能和必要的。我覺得毛不願意向美國當局派來聯繫的小人物吐露他內心深處的思想,所以他拚命爭取要和美國政界的首腦人物直接會晤。我相信毛在會晤時是不會毫無保留的,因為他怕事情傳出去,在莫斯科面前丟醜。他寧願保持沉默也不會暴露自己的真實目的和感情。他需要會談,但不是同上校或使館秘書們去談。

德帕斯是一位有經驗的情報官,曾多次來過中國。能講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對下級隨和,不愛交際,話不多。

他五十來歲,長得很粗壯,禿頭,有一個典型的英國人那種寬下巴。

周恩來往往不暴露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毛澤東利用了周與康生之間的緊張關係,今天寵這個,明天寵那個。

周是毛澤東處理黨和軍隊的重大問題的主要助手。

周的身體非常好,他從沒說過自己有什麼病。他總是干很多工作,而且常常在夜裡工作。他的妻子是鄧穎超。他們自己沒有孩子,有個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