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咸豐皇帝和他的小圈子

sdfsdf 3

咸豐皇帝奕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道光雖說生了九個兒子,但儲君之位,卻只能在第四子奕詝和第六子奕欣之間選擇,其他的兒子,不是早喪,就是年紀尚幼。種種跡象表明,第四子奕詝,顯然比他們家的老六缺乏才幹。但在師傅杜受田這個老官僚的指點下,靠著裝老實,竟然蒙了他的爹,在爭儲中取勝。

姓愛新覺羅的滿人皇帝,沒有一個不自命不凡的。接下父親留下的爛攤子,尤其是跟洋人妥協,五口通商之後的爛攤子,他立志要只手回天,開創一個新局面,不僅要把稀爛的吏治整頓好,而且還要爭取把洋人趕出去。為此,他驅逐了以穆彰阿為首的父親時的重臣,開始籌建自己的班底。領頭的,開始兩年是他的老師杜受田,後來,則是肅順。

如果說他老子是苦命天子的話,咸豐皇帝奕詝命更苦。繼位不久,就天下大亂,太平天國攪了大清的大半個天下,西南,西北,甚至山東,烽煙四起,大股小股的亂黨,成王稱帝者不知凡幾。

肅順在應對內亂方面,出的主意倒還不算壞。這也是因為八旗兵真的不中用了,在亂民到來之時,只能在逃跑上顯示出自己的本事。敢上戰場的八旗將領就不多,上去之後,也是百無一用。肅順是滿人中的聰明人,就是尖酸刻薄一點。早就知道他的同胞,除了提籠架鳥之外,幹嘛都不行。所以,大亂到來,滿人王朝要想保命,不用漢人是不行的。所以,湘軍崛起之後,朝中的漢人大臣倒是一肚皮猜忌,反倒是肅順,早早看出了曾國藩等人的潛力。建議皇帝放手任用,對付太平軍,方才有點起色。

然而,當時大清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內亂,而是洋人不滿南京條約簽訂之後,滿清王朝安設的玻璃門,讓中國名為開放,實際則沒開。多次撞到玻璃門上的英國人和法國人,最終壓不住火,找了個借口,跟大清開戰,佔了廣東,掠走了兩廣總督葉名琛。接下來,儘管咸豐選擇裝聾作啞,但只要開放的問題不解決,戰火早晚會北上燒過來。

在應對洋人方面,咸豐和他的小圈子,似乎沒有一個好主意。當然,首先是皇帝昏聵。在繼位之初,他就安心要表現強硬的。在他看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挽回下墜的道德人心。皇帝這樣的姿態,也的確鼓舞了朝中眾多臣子,一時間,群情激奮,鬥志昂揚。然而,當英法聯軍北上,輕而易舉拿下大沽炮台之後,所有人又是一陣慌亂,包括皇帝自己,也心驚肉跳,只好答應談判。

然而,妥協之後,皇帝對於洋人公使來京,又是一肚皮的不情不願。加上這個時候,他的親信班子里,又多了一位來自科爾沁草原上的戰將,僧格林沁。科爾沁草原上的蒙古騎兵,一向是大清的預備隊,預備隊出馬,皇帝膽兒肥了不止一點兩點。所以,他竟然聽從僧格林沁的建議,準備在英法公使進京換約的路上,讓清兵化裝成土匪,襲擊這些使節。這招兒因為洋人的傲慢,不肯走陸路而作廢,但當使節乘船進入之際,僧格林沁居然還是悍然開炮,在水路上也伏擊了洋人使節。戰果倒是挺輝煌的,但大禍卻惹下了,給了英法大打的一個最好的借口和戰爭動員。

在這個過程中,聰明的肅順,肯定沒有加以勸阻。不僅如此,當英法聯軍登錄北塘,進軍八里庄了,應邀前來談判的巴夏禮等二十幾個洋人代表,居然被抓起來了,關進了天牢,而且馬上就受到了酷刑。待到聯軍進軍北京之後,這些人中,已經有人被折磨死了。這事,作為皇帝的心腹,也不可能不知道。也許,肅順和咸豐,都聽信了僧格林沁的豪言壯語,要在京南大平原上,用他的蒙古騎兵橫掃洋人。那個時候,肅順們連大臣提建議,用澆濕了棉被來對付洋人的大炮,都還將信將疑。曾經在大沽奏捷的僧格林沁說了話,焉能不好使呢?就算相信僧格林沁,也得留點後路吧?此時的肅順,已經跟他的主子一樣昏了。

這種時候,咸豐和他的小圈子的見識,顯然不如朝中那些曾經跟洋人打過交道的幾位,比如曾經去過香港的耆英,還有跟洋人談判過的桂良和花沙納。然而,這幾位,說什麼皇帝都不信。

最後的結果是,僧格林沁的騎兵被洋人輕而易舉地掃蕩了,八里庄張家灣一戰,變成了洋人槍炮的一場屠殺。咸豐和他小圈子,只能逃到熱河去了。死也不肯見洋人,堅持做鴕鳥到底的咸豐皇帝,最終死在了熱河。有資料證明,咸豐選擇做鴕鳥,事先是跟肅順他們商量過的。所以,有的西方學者,認為此時的肅順,其實是保守派的首領。

然而,在咸豐死後,作為顧命八大臣的小圈子人員,得罪了小皇帝的親娘西太后不久,就被西太后聯手在北京掌握兵權的小叔子恭親王奕欣,輕鬆就給幹掉了。這麼聰明的人,明知道京城步兵統領麾下幾萬兵馬,都在奕欣手上。而且熱河上下,人們都風傳小叔子和嫂子見過面了。然而,在送咸豐靈柩回京之時,肅順他們居然沒有做半點防範,結果在路上就束手就擒了。

由於高陽的緣故,好些不滿西太后的人,替肅順惋惜,其實,就當時而言,肅順其實一點都不高明。不諳世界大勢,固執地待在井里的咸豐和他的智囊小圈子,命里註定,就是悲劇。沒有見識,缺乏眼界,再聰明的人,也是笨伯。

來源: 張鳴

作者: 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