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古人這兩幅對聯 寫盡了人生

作者:儒風大家

第一幅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這是李嘉誠辦公室懸掛的唯一的一幅書法,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

‌‌“發上等願‌‌”和‌‌“擇高處立‌‌”就是要格局遠大,眼界開闊,‌‌“志當存高遠‌‌”。我們做人立志、發願要高遠,要有大志、遠志。

唐代詩人王維說,‌‌“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必小。‌”

我們常說,眼界決定境界,如果沒有開闊的眼界,很難做出大的事業。只有發上等願望,擇高處立,才能開闊我們的眼界。

志向遠大之人總有一天會幹出驚天動地的宏圖大業,而目光短淺之人永遠只能是一凡夫而已。

青年時的孫中山愛議論國事,旁人揶揄他:‌‌“看你言高志大,莫非你想當廣東都督?‌‌”

在這些人眼中這廣東都督就偉大的不得了了,而孫中山卻說:‌‌“我乾的事比廣東都督大多了。

正是有這樣遠大的政治理想,才使他走上了‌‌”棄醫從文‌‌“的革命道路,成為辛亥革命第一人。

‌‌”結中等緣‌‌“和‌‌”就平處坐‌‌“就是要腳踏實地積極穩妥。我們不要孤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而是要把自己擺在平處。

做事求平穩,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想做大事、難事的人,就必須要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件簡單的事。

‌‌”享下等福‌‌“和‌‌”向寬處行‌‌“。下等福才是生活的本真。一切的奢侈和繁華,不過都是過眼雲煙,粗茶淡飯最養人,平平淡淡才安康。

而且,沉溺在奢侈和繁華中,還會損傷我們的身體。正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所以道家教我們返璞歸真,諸葛亮教我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樸素、勤儉、安康就是最好的福氣。

第二幅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這幅對聯出自曾國藩之手,也是曾國藩一生智慧的體現。

大處著眼,是說做人眼界要開闊,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思考問題一定要有全局意識,一定要看到未來

然而大處著眼必須要與小處著手配合,老子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處著手,這樣才能避免空談和眼高手低。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是修養之要。曾國藩認為多言,多說話是凶德,是惡習。

所以他提出要‌‌”戒多言‌”,不議論他人是非,不吹噓個人瑣事;不說違反原則的話,不講違背良心的話。

來源:儒風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