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鬧心的孩子千篇一律,智慧的父母萬里挑一

來源: 蘇菲馬文 作者: 蘇菲馬文 鬧心的孩子千篇一律,智慧的父母萬里挑一

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村裡的娛樂活動不多,大人們盤腿坐在炕上打麻將,我就坐小板凳上寫作業,成績基本穩定在全校前十。全村都誇我爹媽運氣好,白撿了個好孩子。後來我家有了二胎,妹妹學習不太好,大家擔心她考本科都懸,我媽仍然一意孤行地執行??「放養??」策略。結果我妹一路逆襲,現在模擬考試的名次已經在考入985/211水平。

每次我媽向別人誇耀,說自己特別會帶孩子,我內心就吐槽,你會啥啊,就會打麻將吧。後來慢慢讀了一些養育孩子的書,發現我媽??「農村婦女??」身份的背後,其實是一個教育孩子的高手。

有時候,村裡的人會說,我們家的孩子打啊、罵啊都沒有用,他就是學不好。

我媽說,好孩子不是打罵出來的。讓孩子做什麼事,要給孩子講原因,還要和孩子商量著辦。

別人問,為什麼你帶的孩子不挑食,不用人喂飯?

我媽答,吃飯是她自己的事。告訴孩子,想吃什麼就和我說,我做給她吃。不好好吃飯?過了飯點也沒有零食吃,知道餓了,下一頓就好好吃飯了。

別人問,為什麼你的孩子學習不用你管?

我媽答,學習也是她自己的事。告訴孩子,每天先把作業寫了,再看電視,看完睡覺。不按時寫作業,磨蹭到半夜?到點了關燈睡覺,第二天交不上作業,她就知道以後得自覺抓緊時間寫了。

雖然我媽的育兒經看起來簡單粗暴,但是她能做到耐心地和小孩子解釋每一件要做的事,讓孩子懂的道理,主動去做,做錯能改,這並不容易做到。

很多家長,特別羨慕別人家孩子,想讓孩子學習好、懂事。孩子表現的不好,家長馬上就生起氣來。孩子怎麼寫作業這麼磨蹭?他怎麼一直打遊戲?他怎麼跟算盤珠子似的,撥一下才動一下?這麼想著,不好聽地話就直接說出來了,??「你能不能快點???」??「我說的話你就是記不住是嗎!??」家長越是這樣,孩子對家長的反應越是冷淡、遲鈍。

如何改變現狀?

《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合理安排時間》這本書正是專門為家長們親身打造的,跟著這本書學習,家長將改變自己教養孩子的心態,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幫助孩子成為獨立地、更夠自主管理時間的人。

這套書的作者]高取志津香專門研究了日本和美國父母、學校的教育方式,將美國教育的一些優勢引入到日本,提出了一套可行的訓練方法,並出版了一系列書籍。這套書的可做操作性非常強,在日本父母中引起了很大反響。因為東亞文化的共同點,《忍住!別插手》這套書也同樣適用於中國父母。

如果你正為熊孩子頭疼,這本書將改變你和孩子的溝通方式,讓孩子能夠管理自己,為自己負責;如果你的孩子只有3歲,那正是你接觸本書的最佳時機,你將以最科學、最有效的方式,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這套書一共有三本,第一本《合理安排時間》的主題是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這本書一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孩子面臨的問題,調整家長的心態和態度;第二部分則給出了一系列具體方法,加強孩子的時間意識、做事分清主次、學會分配、制定計劃等,並且穿插了14個具體的訓練場景,讓父母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來實踐這些方法。

關於時間管理,家長要知道的三件事

1. 時間管理是孩子自己的事

《合理安排時間》這本書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合理分配時間,上學不遲到,按時寫作業,按時睡覺。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這麼小,怎麼可能這麼懂事?

這就是家長的問題所在。管理型的家長,總是把孩子該考慮的事都幫他安排好,要求孩子無條件無從命令,孩子做不到,家長就生氣。

仔細想想,既然知道孩子年紀還小,又怎麼能要求他服從這種軍事化管理呢?這不是更違背孩子的天性嗎?

家長到底是想要孩子聽話、服從,還是想要孩子能夠管好自己的時間,成為一個做事有計劃的人呢?到底哪一種才是真正對孩子好?

顯然易見答案是後者。家長首先要知道,管理時間就和吃飯穿衣一樣,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的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這樣的好習慣,這樣,將來孩子就懂得遵守時間,做一個誠信的人,懂得管理時間,做一個生活充實的人。

2. 孩子應該尊重他人的時間

很多家長的口頭禪是??「都是為了你好??」,孩子聽多了也煩。事實上,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這個世界不會圍著孩子轉,讓孩子在小時候就要明白這個道理,他才不會變得任性驕縱。

孩子有了珍惜他人時間的概念,就會自發的守時守信。書里有一個例子,美國的一個媽媽和她3個孩子約定,當媽媽坐在椅子上閱讀或是織毛衣,都屬於媽媽自己的時間。於是,每次她坐在椅子上,孩子們都懂得不去打擾她。

3. 孩子的時間感與成年人不同

大家都知道,小時候時間過得慢,年紀越大,越感覺時間飛逝。所以,小孩子做事沒有緊迫感,經常毫無意義地打發時間。童年的悠閑時光對孩子而言是很珍貴的回憶,家長不必為孩子的??「無所事事??」感到焦慮。

但是家長又想培養孩子的時間感,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怎麼辦?答案是慢慢來。家長要陪著孩子,一起在摸索中成長,切不可急於求成,以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教孩子時間管理,家長能做什麼?

1. 加強孩子的時間意識

特別小的孩子沒有時間意識怎麼辦?志津香給出了兩個特別實用的方法。

第一,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有意識地帶上時間。??「起床啦??」,可以換成??「7點了,該起床啦??」。??「快點收拾出門??」,可以換成??「10點的時候要出門,我們要提前準備好??」。孩子不認識鐘錶的時候,也可以指著錶針對他說,??「等短針指到數字6的時候,我們就要吃晚餐啦??」。

第二,在家裡的每個房間都放一個時鐘。比起電子時鐘,走時針、分針的時鐘更容易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流逝。知道某個時間可以做想做的事,孩子就會更多地去看時鐘。

2. 親子共同列清單

家長可以通過引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當家長問孩子,今天晚上要做什麼,孩子可能會說,想要打遊戲,想要看動畫片,還要完成作業。家長把這些事都記錄在紙上,然後問孩子,哪件事是今天非做不可的,哪件事是第二重要的。這樣,孩子就會主動分析事情的優先順序,主動給事情排序。如何沒有時間做所有的事,就和孩子商量把玩樂推遲。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作用是引導,讓孩子意識到什麼是最要緊的,什麼是可以推遲的,切不可命令孩子,為孩子做決定。

3. 學會計算時間和分配時間

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估算一下,一天要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多少時間。對於幼兒園階段的小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記錄做每件事情的開始和結束時間,最後計算出每件事花費的時間;對於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先讓孩子預測一下花費的時間,事後再記錄下來,預測的准,就畫個大笑臉,預測的不準,就畫一個哭臉,這樣孩子就對做事花費的時間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學會了計算時間,孩子就有能力對要做的事進行時間上的分配。列出放學回家要做的事之後,孩子就能估算出這些事是不是能做完,今天該做哪些。

4. 制定目標,倒推計劃

讓孩子了解要在什麼時候做什麼,準備時間是多少,孩子才能更好的掌握時間。

孩子動不動就玩過了睡覺的時間怎麼辦?父母提前和孩子約定好晚上幾點前要上床睡覺,也告訴孩子,睡前換衣服、刷牙需要30分鐘來做準備,這樣,孩子在睡前的30分鐘,就知道該做準備了,不會掌握不好時間。

書里還給出了一個訓練案例,媽媽和孩子一起籌備爸爸的生日。在生日前的兩周,就要一起討論、準備禮物了;生日當天,白天要準備大餐,還要按時去取預定的生日蛋糕。通過一起籌備這件事,孩子對於完成一個大目標,要怎樣去做計劃、按時完成,就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計劃失敗了,怎麼辦?

1. 最重要的是溝通

孩子該做好的事沒做好,答應的事沒完成。怎麼辦?

別發火。看著孩子的眼睛,慢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孩子作出答覆。

只有心平氣和,才有溝通的可能。如果一味地朝著孩子發火,孩子是接收不到正確的信息的。

志津香的建議是,用商量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問問孩子:這次不能按時完成一定是有理由的,可以告訴媽媽嗎?以後怎樣做才能按時完成呢?

2. 敢於讓孩子碰壁

讓孩子知道,這是他自己的時間,需要自己管理。如果自己不守時,那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書里給出一個案例,一個媽媽每天早上都要催促孩子們起來上學,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出門的時候手忙腳亂,媽媽天天喊著??「快點!要遲到了!??」絲毫沒有作用。這一天,媽媽對孩子們說,媽媽再也不催你們快一點了,但是每天早上8點準時開車出門。結果第二天,孩子還在磨蹭,媽媽卻在8點真的開著車走了。這下,孩子們知道不守時的後果了,連學校都去不了了。這之後孩子們就再也不用媽媽催促,開始主動收拾,在8點前準備好一切,等待出門。

3. 結合孩子的特點,調整計劃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順利完成書中的練習。這時候,就要家長認真了解孩子的情況,調整計劃。比如說,孩子天性好動,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那麼在制定寫作業計劃的時候,父母可以提議孩子,每隔15分鐘休息一下。

只要父母陪伴孩子,多和孩子溝通,總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完成計劃。

《合理安排時間》這本書內容非常豐富,通過可愛的手繪插畫,講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書中也有一些很實用的測試表,測試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你的孩子屬於什麼樣的性格,相應的,應該採取哪些制定計劃的方法、督促的方法;最棒的是,書里提供了豐富的可以在生活中實踐的14個訓練方法,有些方法下還給出了不同年齡孩子適用的版本。

這本書可以說是最有趣味、最實用的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讀完此書,你會認識到,原來不是孩子太鬧心,是做父母的修鍊還不到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