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極簡父母法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極簡父母法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周末,孩子帶朋友來家裡玩。三個十來歲的小姑娘,沒過10分鐘就把整潔有序的房間,變成了古羅馬的競技場,那場景可以用「一片狼藉」來形容。

這時,作為媽媽,十有八九已經處在了崩潰的邊緣,但是,她當著孩子朋友的面,又不好發作。幾句毫無震懾力的提醒,媽媽自己聽了都覺得尷尬。

等孩子的朋友一走,媽媽終於沒忍住,像發怒的獅子一般,把孩子痛罵了一頓。

孩子一邊哭,一邊收拾著戰場,心情差到了極點,臉上寫滿「不服氣」。

媽媽見此情景,氣還沒有全消,內疚感先上來了。如果她剛才能夠好好跟孩子說話,現在就還是母慈子孝、一片祥和的景象。

大家都說,衝動是魔鬼。這話用在父母身上,也不例外。

那麼,父母要怎麼做才能保持理智,不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呢?

今天為大家解讀的這本書《極簡父母法則》就能給出答案。

《父母極簡法則》這本書一共羅列了100多條成為優秀父母的重要法則,滲透到育兒問題的方方面面。

這本書的作者是來自英國的理察·泰普勒,他的「泰普勒人生法則系列」圖書,長時間占據歐美暢銷書榜單。今天要解讀的《極簡父母法則》就是該系列中的一本。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相關情況,接著,我們就來說說書中的三個主要內容。

第一個主要內容是:育兒無捷徑,理智是前提。

第二個主要內容是:三條法則,幫助父母培育出「別人家的小孩」。

第三個主要內容是:進退有度的父母,就是孩子口中「開明的父母」。

《極簡父母法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主要內容,育兒無捷徑,理智是前提。

父母這所大學,門檻最低,不用考試,誰都可以進。但是,不同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就如不同的考生考出來的成績一樣,參差不齊,甚至相差懸殊。

書山有路勤為徑,那麼育兒之路何作舟呢?

育兒之路雖然有千萬條,但沒有一條是捷徑。不過,父母的理智卻是所有育兒方法的基礎。

張愛玲的父親不求上進,母親卻生性好強,一心想把愛玲培育成人人羨慕的才女。

不幸的是,張愛玲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愛玲一直跟父親生活,但她內心是非常想念母親的。

張愛玲16歲那年,想出國與母親團聚,遭到父親的毒打與軟禁,這更增加了她奔向母親的渴望。經過一番周折,她終於從父親的魔爪中逃了出來,如願以償投入了母親的懷抱。

然而,母親並沒有給張愛玲帶來想像中該有的溫暖與呵護。她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都寄托在了女兒身上,導致她對愛玲的要求極為嚴格。

如果愛玲達不到母親的要求,就會被母親訓斥一番;如果愛玲反應不及時,就會被母親羞辱為「豬」;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愛玲生病的時候,母親完全不心疼、不憐惜,甚至還罵她是「害人精」。

張愛玲的母親雖然非常重視愛玲的教育,只要是把錢花在教育上,她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但在日常生活中,她缺失理智的態度和行為深深刺痛了愛玲的心。

最終,愛玲對母親的愛消失殆盡,只剩下無盡的恨,她甚至沒有去見母親最後一面。

儘管張愛玲在文學方面頗有建樹,但她的內心世界是不健全的。她甚至都不敢生孩子,就怕自己重蹈母親的覆轍。可見母親對她造成的心理傷害有多大。

其實,張愛玲的母親與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一樣,都是愛孩子的。只是她太過緊張,又不懂得放鬆自己,孩子有一點點不順她的意,她就感到烏雲蔽日,整個人生都不美好了。

這樣的心態,面對孩子的不完美,失去理智在所難免。

《極簡父母法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像張愛玲母親這樣,總是處於緊張狀態,要求孩子盡善盡美的父母,並不在少數。

比如,外面下大雨,孩子狂奔回家,忘記在門口的地墊踩上幾下,媽媽剛拖過的地瞬間多了幾個帶泥的鞋印。

這時,缺乏理智的媽媽可能就爆發了,優雅溫柔全都被拋諸腦後,隨之而來的是嘮叨與呵斥。

或許孩子原本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媽媽的,但媽媽一發飆,非但孩子的好心情沒了,估計孩子往後都會變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再犯錯。

再比如,孩子比賽失利、成績退步、摔倒受傷,缺乏理智的父母都會表現得焦躁不安。

那育兒有道的父母又會怎麼做呢?

他們或許內心會有波瀾,但他們會儘量讓自己保持冷靜。地面髒了,再拖拖就好;比賽沒贏,努力了就好;至於受傷,那總是難免的,不管嚴不嚴重,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及時處理傷口才是關鍵。

心再大點的父母,還會安慰自己:「只要孩子好好的,其他都不是事。」孩子有18年的時間慢慢成長,總會長成更好的模樣,總會被調教成更優秀的人才。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一個主要內容,為人父母,要學會寬容、學會放鬆,才能理智地對待孩子的淘氣和不懂事,才能讓孩子的身心發展得更健全。

《極簡父母法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我們接著來說說第二個主要內容,三條法則,幫助父母培育出「別人家的小孩」。

要想培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僅僅有理智是不夠的。書中提到了多條育兒法則,我們來看看其中最發人深省的三條。

第一條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社會上,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比比皆是,這其實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在同齡人上初中的時候,魏永康在上重點大學;在同齡人上大學的時候,他被學校勸退了,理由是自理能力太差。

造成這樣的後果,大部分原因都要歸結於他的母親。

魏永康的母親從來不讓兒子做家務,就連餵飯都餵到了高中。在母親這般「呵護」下長大的魏永康,是不可能擁有自理能力的。

或許這個故事有點極端,但是其他父母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魏永康母親的影子。

孩子4歲時,媽媽嫌他吃飯太慢,乾脆餵他;爸爸嫌他走路太慢,乾脆抱他。

孩子14歲時,媽媽嫌他房間整理得太亂,乾脆自己來;爸爸怕他騎自行車上學太辛苦,乾脆天天接送……

獨立生活能力是孩子的必修課。父母的這些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

此外,理財和做決定的能力也是獨立生活能力的一部分。

等孩子長大一些,父母可以定期給孩子基本數額的零花錢,由孩子自己支配,自掏腰包購買衣服,或以錢生錢,賺取外快。

對於是否參加學校活動,是否選擇父母眼中的好專業,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決策有風險,但孩子會在風險中學會承擔責任。

作為父母,不可能為孩子的生活謀劃一輩子,孩子終究要學會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儘早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極簡父母法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第二條法則是,享受陪伴孩子的時光。

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也要享受陪伴孩子的時光。

父母的陪伴,不是簡單地待在孩子身邊就好,而是要摒棄一切雜念,和孩子玩遊戲,為孩子讀故事書,和孩子一起看電影,就連家務都不要想。

前段時間,冉瑩穎做客「天天向上」。她的兩個孩子吐槽她,在家裡總是看手機。冉瑩穎解釋說,她是在手機上處理公司的事。

其實,父母都不容易,除了孩子還有很多事情要忙。但是,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時,還在做著其他事,這種體驗,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好的。

肖肖在陪女兒打羽毛球的時候,隔幾分鐘就要拿起手機看看。儘管她是在工作,但是這種行為對女兒是極為不尊重的。

幾次下來,女兒明顯不高興了,放下球拍,掉頭就走。這時,就算肖肖跟她解釋,用手機是因為工作上的事,她也是不會聽的。

當我們有機會陪伴孩子的時候,就要做到全神貫注,工作、家務都可以稍微放一放。

這個世界不管缺了誰,都照樣會轉,但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光,一旦錯過了,就很難再彌補回來。

《極簡父母法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接著,我們說說第三條法則,父母是孩子堅強的後盾。

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都不敢回家告訴父母,這是因為父母沒有給足孩子安全感。

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在他們身邊,無條件支持他們。

上小學二年級的樂樂在學校被懷疑偷東西。爸爸趕到學校的時候,樂樂正在班主任辦公室里站著,眼睛都哭腫了,還堅持自己沒偷同學的手錶。

爸爸了解樂樂,他說沒偷就一定沒偷。

爸爸明確表示,校方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認定樂樂偷盜,這是傷害孩子自尊的行為,希望校方能作進一步調查,還孩子一個公道。

最後,同學的手錶在自己家裡找到了。儘管他向樂樂道了歉,但要樂樂的內心做到毫無芥蒂還是比較困難的。

幸虧,從始至終,爸爸都是信任樂樂的。爸爸的信任讓樂樂覺得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戰。雖然他被冤枉了,但他的內心依然充滿陽光。

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不信任孩子,唯獨父母不可以。在孩子遭受挫折和委屈時,父母要成為大樹,為孩子遮風擋雨。

以上就是今天要講的第二個主要內容,要想培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不但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盡情享受與孩子的共處時光,並讓自己成為孩子的避風港。

《極簡父母法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最後,我們來說說第三個主要內容,進退有度的父母,就是孩子口中「開明的父母」。

孩子長大後,特別是成年以後,對父母的依賴就會越來越少,這時,父母就該適當地放手。

不管孩子在工作上還是選愛人上有什麼決定,父母都不要主動提意見,就算要提,也要提孩子需要的意見。

陳宇是一名教師,他覺得多年來按部就班的生活消磨了他的鬥志,他想開辦培訓班,自己創業。於是,他去徵求父親的意見。

他以為父親會斥責他,放著安穩的工作不要,非得冒風險創業。

然而,父親只說了一句話:「創業很辛苦,而且不一定成功,爸爸覺得不太值得。如果你覺得值得的話,爸爸支持你。」

陳宇最後還是選擇了創業。雖然他沒有採納父親的建議,但是父親的建議讓他明確了創業的艱辛和不易,也堅定了他想試試看的決心。

其實,就算父親強烈反對,陳宇還是會堅持創業的。父母的建議終歸是建議,決定權還是在孩子自己手上。

如果孩子最後做出了相反的決定,父母也不必沮喪,反而應該相信並支持孩子的決定,畢竟孩子已經成年,有自己的判斷和把握。

其實,選愛人跟選工作一樣,父母都要做到最大程度地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的眼光。

孩子選的愛人不一定符合父母的標準,但父母應該保留自己的意見。因為,就算父母反對,孩子也不一定會妥協;就算孩子妥協了,他也會責怪父母。

所以,父母要始終堅信,孩子選擇的伴侶就是最好的。

《極簡父母法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好了,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到這裡就差不多了,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

首先,我們說到了,理智是所有育兒方法的前提。父母失去理智,就等於失去風度和優雅。當父母在狂躁的狀態下教育孩子時,孩子是口服心不服的。

其次,我們說到了最發人深省的三條法則。孩子自己的事情應該讓孩子自己做;如果父母有時間陪伴孩子,就應該放下一切雜念;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保護好孩子,不能讓孩子在受委屈的時候,孤立無援。

最後,我們說到了,在孩子成年以後,父母應儘可能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工作和人生伴侶,並給予孩子最大的支持。

育兒是父母永恆的課題。從孩子尚在腹中到成家立業,父母無時無刻不在操心。

父母有時會覺得孩子是個可愛又溫暖的小天使,有時又會覺得孩子是個淘氣又調皮的小惡魔,就算孩子長大成人,也不讓人省心。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這幾十年裡,有時幸福得無以復加,有時又悲傷得懷疑人生。這種感覺,堪比坐過山車,幾乎每天都在體驗。

但是,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無瑕的孩子,父母不該要求孩子盡善盡美,小瑕疵會讓孩子顯得更加可愛。

願普天之下的父母都能放慢腳步,等等孩子。在父母的包容和體諒下,孩子終究會越來越優秀的。

華客 | 新聞與歷史 :《極簡父母法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