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為什麼見識這麼重要?

來源: 萬維鋼 作者: 萬維鋼 為什麼見識這麼重要?

有的人認為,最微小的物質比什麼都重要,有的人卻在追求自我實現。他們之間的差距,當然不僅僅是錢多錢少的事,而是認知上的。

大人物應該有什麼樣的見識呢?

1.

有個十幾歲的小男孩,生活在大城市,家裡經濟條件不錯,在好學校讀書。可是因為他的爸爸很少回家,因為他的媽媽脾氣很差。也許是因為以前過了苦日子,他的媽媽竟然會給家裡的冰箱上鎖,來防止孩子偷吃東西。男孩感覺不到家的溫暖。

有一次,男孩在外面撿了兩隻流浪貓,覺得非常可愛,就抱回家想偷偷養起來。不幸的是,他的媽媽發現小貓的時候,小貓正在喝她杯子里的牛奶。於是當著小男孩的面,直接把小貓的頭往牆上撞,活活給撞死了。

男孩非常難過。但是除了難過,一個很特別的想法在他心裡埋下了種子,並從此伴隨了他一生。

這個大城市就是100年前的美國紐約,這個男孩就是以提出??「需求層次理論??」聞名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洛斯,這個想法就是——滿足了基本的經濟需求,對人而言,遠遠不夠。

2.

馬洛斯的需求層次理論說,人的需求像是一座金字塔,是有不同層次的。底層是生理和安全需求,往上是愛、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滿足了底層的,就會有高層的需求。

馬洛斯的理論一直有爭議,但是你得承認,它很好地描寫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的人像馬洛斯的媽媽認為,最微小的物質比什麼都重要,有的人卻在追求自我實現。他們之間的差距,當然不僅僅是錢多錢少的事,而是認知上的。

這個認知不是智商,人的智商和身高一樣,是正態分布,再高也高不到哪兒去;可是人的成就卻是冪律分布的——是一系列苦練和正反饋積累的結果——差距如同雲泥。

成就到了一定程度,你就算把他所有資源和財富都拿走,他還是能像穿越小說里的主人公一樣干出一番大事業,因為他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智識——智慧和見識。

大人物應該有什麼樣的見識呢?

3.

美蘇冷戰期間,雙方曾經有過一些表示友好的舉動,比如再對方國家辦展覽。1959年,蘇聯搞了一個美國展,其中展示了美式的大房子,裡面有各種家電。蘇聯宣稱這種生活是一般美國人享受不到的,但其實那就是美國普通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沒錯,電冰箱早在1920年就已經在美國家庭普及了。

當時尼克松作為美國副總統訪問蘇聯,跟赫魯曉夫一起參觀了這個美國展。二人走進樣板房,尼克松看到裡面有一台洗衣機,他找到了一個話題靈感。尼克松說:??「咱們兩國為什麼非得搞火箭競爭呢?咱們搞一個造洗衣機競爭不是更好嗎???」

可是赫魯曉夫有完全不同的思路。赫魯曉夫說:??「你們美國人不要以為蘇聯人沒見過洗衣機,其實我們蘇聯每個新房裡都有洗衣機,而且我們的洗衣機都是一樣的,不像你們美國搞各種不同型號的洗衣機,這不純屬浪費嗎???」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廚房辯論??」,尼克松因為這個辯論拿到了很高的個人形象分。現在我們可以判定,赫魯曉夫在這場辯論中完敗。中間有個小花絮是,尼克松說美國將會讓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輛汽車,赫魯曉夫可能太過急於找回場子,竟然說蘇聯能讓每個家庭都擁有一架飛機!尼克松馬上反問,你想把這些飛機停在哪兒?

1959年,世界各國正在從傳統向現代演變。赫魯曉夫在別的方面可能才智過人,在一個更傳統的場合肯定遊刃有餘,但是面對??「現代世界??」,竟然沒有一個最基本的見識。

這是因為現代化的見識不是常識。

4.

就算是生活在發達國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現代化思維。

美國社會學家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曾經有一項研究,他比較了波士頓工薪階層和精英階層的文化差異。他發現,工薪階層的一個特點是只相信自己的親友,而非常不信任外部世界,甚至可能對陌生人有一種自發的敵意。他把這些人稱為??「都市村民??」——住在都市裡,卻仍然是村民思維。

相比之下,中產階級和精英階層的人沒有那麼強烈的親緣意識,他們很容易和陌生人合作,而且非常信任辦事規則。

再看看今日的中國,這個現象不是很明顯嗎?小城鎮的人們特別講究親屬和熟人關係,沒有關係寸步難行,這也是為什麼有理想的年輕人非要去大城市。什麼叫發達?什麼叫精英?真正的差異是思維模式。

像這樣的差異,我們還可以列舉很多,請允許我用??「普通人??」和??「精英??」來標記這兩種思維。

精英能夠理解複雜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處處使用簡單的形象思維。

精英探索未知,普通人恐懼未知。

精英能從長遠打算,普通人缺乏自控力。

精英注重個人選擇和自由,普通人認為別人應該和自己一樣。

精英擁抱改變,普通人拒絕改變。

精英跟各個階層的人都有交往,普通人只跟本階層的人交往。

精英愛討論想法,普通人愛討論人和東西。

精英把自由時間花在學習上,普通人把自由時間花在娛樂上。

……

還有一個區別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精英特別注重效率,而普通人強調公平。這個結論來自2015年的一項新研究,讓受試者玩一個遊戲,在兩個選擇中決策:選第一種,兩個人的總收益會大幅增加,但是分配很不均勻;選第二種,新增收入在兩個人之間分配更均勻,但是總收入的增加沒有第一個結果快。結果,越是精英人物——比如耶魯法學院的學生——越傾向於選擇第一種,而普通人更願意選擇第二種。

現在世界的一個趨勢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而這個研究說明精英對此根本不在乎。這也是為什麼??「精英??」,在美國幾乎已經是一個貶義詞。

問題在於,如果精英比普通人僅僅強在他是個富二代或者官二代,我們完全有權鄙視他們;可是,如果精英的成功是基於努力程度和見識水平,那我們的道德優越感還有多大意義呢?

好在在中國,??「精英??」目前可能還是一個好詞。

中國不但跟美國搞了洗衣機競爭,而且正在取勝。在美國中產階級日漸萎縮的時代,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快速崛起。有人說,非得有房有車或者百萬年薪才叫中產階級,在我看來純屬誇張。只要往馬洛斯金字塔的頂層攀登,有自我實現的需求,就是中產階級。

我們也想成為精英。既然現代世界跟我們的直覺、心靈雞湯、寓言故事和成語典故都非常不同,那我們就想用精英的眼光和思維模式去理解、玩轉和改變這個世界。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親身參與,而最快的則是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