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我想在北國的風雪裡,喝一碗羊雜湯

來源: 深夜談吃 作者: 楊燕妃 我想在北國的風雪裡,喝一碗羊雜湯

每要寫吃吃喝喝那點事時,便會有眾多要讓人流口水的食物湧上來,要抉擇寫那些兒,的確為難了些。

十多年前,俺還是留守婦女,在家守著一份據說是全世界工資最低的職業不放。作為牛郎的大俠不得不一年回個一次家啥的。我們當然比不過牛郎織女那般非同凡響。但也的確是兩地生活,不方便了許多。

而對大俠來說,家裡除了有他牽念的孩子及織女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鄉味。其中,最值得念想的即是羊雜。所謂羊雜,即是羊下水配土豆粉煮制而成。

吃動物下水的事兒,也許是漢人的權利。有的人說是因為我們過窮日子那會兒,沒肉吃,只好吃下水。但我不這樣認為。覺得要追問為什麼,只兩個字:好味(這是南國語言,用北方話說是,好吃)。

在我的家鄉,現在只要是農家,仍保留著入冬的第一場雪後,或者是小雪過後殺羊的習慣。農人家,辛苦一年,入冬後天寒地凍,貓在自家的熱炕頭上,小炒一點羊肉,熬煮一碗羊雜,陪飯佐酒皆相宜。羊是自家養了一個夏季的羊羔。特意請會宰殺的師傅宰殺並處理好了,一冬的肉便不用再發愁了。

羊雜便是宰羊這一天要請師傅吃的。外加一個羊脖子肉給師傅帶走。

媽媽今天便是最忙的,小孩子們則是跑進跑出添點亂,偶爾也會幫點小忙。當然重頭戲還是在吃上。中午一碗蓋帽兒羊雜端至眼前,熱氣騰騰騰,紅油羊雜白粉條相得益彰,能不流口水嗎?

吃羊雜,重在下水洗得乾淨,羊肚,一截兒羊腸(羊小腸作為商品賣出去,可能是製藥佳品)洗乾淨,沒膻味兒,也是需要一定技巧。

北方大多是綿羊肉,且多為羔羊,膻味兒自然是小。再加上恰當的烹飪方法。羊雜聞起來香,吃起來夠味兒。鑒於此,羊雜漸漸成了一種地方美食。羊雜可當肉食來解饞兒,也可以作為肉菜配主食,更可以作為小吃食兒,久在外的遊子解饞的佳品,上班族下班後的小吃,餓了解餓的首選食物。

一年,春節前大雪封路,正顛簸在路途中的大俠,為了不困於途中,選擇了坐大巴回家。短短三個小時的車程走了一天。至傍晚時分才趕至縣城。縣城間已是一派過年的新氣象了。到處燈火相耀,中國紅的對聯彩燈,漂亮的窗花紙已經佔領了一整個縣城了。

大俠下車後,對著銀裝素裹中露出的點點紅色,一時找不到南北,同行的夥伴下車後並不言語,看大俠在發懵,便提醒說:先來一碗羊雜暖暖身子如何。

羊雜兩個字立刻激起這個男人心中的故鄉情。他頭也不回的往家的方向開步走,說回家吃去,坐了一天車,屁股此刻不想沾別人家的凳子。

當晚,大俠並沒有吃到羊雜。在雪花兒優雅無聲的下落中,推開了自家的門,他的妻子正在燈下看著身著南國棉衣挾帶北國寒氣的他走進家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