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為什麼我們應該感謝中國至少還有「羅翔」?

前兩天,羅翔老師因為一段「心存愧疚」的往事,又被刷上了熱搜。

事情的緣由很簡單,還在讀博的羅翔幫助過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奶奶,當時迷路的老人想去援助中心,因為路途遙遠,羅翔就說搭計程車帶她過去。

結果聽了這句話,老人撲通一聲就給他跪下了。因為在此之前,老人已經走了很久的路,也問了很多人,可是都沒人理她,羅翔是唯一一個肯幫助她的人。

到了援助中心後,老人沒讓羅翔上去,她說了一句話,讓羅翔心裡咯噔了一下:

「別影響你的前途。」

這句話對羅翔內心的衝擊很大,因為他在車上時,已經知道了老人的故事,但由於不想惹麻煩,就沒有說出自己的律師身份。

為什麼我們應該感謝中國至少還有「羅翔」?

為什麼我們應該感謝中國至少還有「羅翔」?

老人這句話就像是一根細針,一下子戳破了他內心剛剛膨脹起來的,「虛偽的道德優越感」氣泡。

這件17年前的往事,是羅翔在一檔訪談節目中提到的。現在,43歲的羅翔依然會對這件事感到愧疚。

他一直在用這件事提醒自己:

「真正的知識要從書本走向現實。」

「公平和正義不僅僅要在書上得到體現,更重要是在每個個案中,得到迴響。」

很多人看到這段故事,都被羅翔老師的自省精神打動,要知道,大部分人連搭計程車送老人這一步都做不到。

這件事讓我聯想到了最近發生的另一個新聞,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看非常有意思:

在一場演講中,衡中的張同學說「我就是一隻來自鄉下的土豬,也要立志,去拱大城市裡的白菜」。

雖然看完整個視頻,我們可以把白菜理解為「大城市的各種資源」,但「豬拱白菜」這個比喻顯然不太恰當。

不管是其中自我貶低(也可能是自嘲)的姿態,還是咬牙切齒,復仇掠奪式的語氣,都讓很多人感到不舒服。

為什麼我們應該感謝中國至少還有「羅翔」?

關於這件事,易中天老師在微博上說了一段話,其實非常恰當:

高考結束了,可以對張同學說幾句話。

首先,你不是「土豬」,別人也不是,沒有人是。

其次,城裡也並非只有白菜,還有青椒(大學青年教師的別稱)。

上海邯鄲路某大學血案當事人之一就是。

所以張同學,你得想清楚了。不要白菜沒拱著,先變成了青椒。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應該是讓所有人都活得有尊嚴。無論在城裡還是鄉下,也不管是白菜還是青椒。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羅翔老師原來就是一個非常自大的「青椒」。

去年接受GQ採訪時,他說自己剛進入社會時就是名利導向,在學校,大家最看重的可能就是職稱。

所以他整個人生目標都朝向評職稱,每次都志在必得,但兩次都沒有成功。

「我當年像今天的年輕人一樣,面臨著像阿克頓勳爵說的四大挑戰:對極度權力的渴望,對貧富不均的憎惡,對人間天堂烏托邦的嚮往,以及將自由和放縱混為一談。」

當時的羅翔是有些偏激和功利的,跟這位衡中的張同學很像。

不僅如此,年輕的羅翔還非常狂妄。

嶽麓書院有一副對聯,其中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

老家在耒陽的羅翔給續了一句:「大海東流,無非耒水漣漪。」

怎一個狂字了得。

在學習了一定的法律知識後,他還喜歡空談法律,與人爭辯,如果得出的結論違背常理,他還會覺得很驕傲。

「我們學法律還是有用的,得出的結論就跟你不一樣,有一種知識的優越感。」

本來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東西,非要用老百姓聽不懂的「黑話」來描述。普通人越是不懂,才顯得他越專業。

「人越是喜歡探討抽象的概念,人越是覺得自己崇高。」

為什麼我們應該感謝中國至少還有「羅翔」?

後來的羅翔,如此評價當時的自己。

但其實,這種優越感非常脆弱,前幾天他還跟湖南老鄉一起吐槽「除了湖南以外的人都好蠢,吃不了辣椒就算了,竟然不吃大米吃饅頭」。

結果下次老鄉會就把他排除在外——「我們這次開的是長沙老鄉會,你又不是省城的。」

聽了這話的羅翔去問另一個長沙老鄉怎麼也沒被邀請,結果對方說「今天是長沙市的老鄉會,我是長沙縣的。」

那個瞬間,羅翔突然發現,這種帶有鄙視鏈的優越感瞬間就會崩塌,原來以此為榮的自己是如此的愚不可及。

他驚覺,這種優越感無處不在,甚至出現在了他對別人的善意中。

小時候,作為獨生子女,他經常感到很孤單。

於是就時不時邀請乞丐到家裡來,給他們倒水,請對方吃飯。父母雖然不太高興,但還是會默默幫乞丐做飯。

但很久以後,他才意識到那並非真正的善意。他並不在意父母的不滿,也不用付出任何勞動,唯一要做的,只是發出一個邀請。

責任是別人承擔的,他只負責享受做好事的快感。這不過是一種自以為是的悲憫。

這種虛幻的自我滿足感,一直持續到羅翔自己獨立面對真實的生活——

讀研究生的時候,有同學帶來了一個老鄉,穿得破破爛爛,身上還有味道。

了解以後,羅翔才發現,那是一個尋求幫助的農民工。尚未畢業的他們能做的很少,只能讓他住在宿舍,同時提供一些法律援助。

後來農民工沒待多久就走了,他以為這事就了了。

沒成想,幾天後他發現農民工居然就睡在學校的地下通道里。當時還是大冬天,寒風凜凜。但農民工已經不好意思再接著打擾他們。

羅翔他們一幫人湊了錢,幫農民工回家。臨走的時候,農民工含著淚說:「我一定會還你錢的。」

課本上抽象的概念還原成了現實存在的人,羅翔頭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原來真的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

他原有的世界,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撼動。羅翔被從自我的洞穴里拽出來了一部分。

為什麼我們應該感謝中國至少還有「羅翔」?

03年,他又遭遇了開篇的老奶奶事件,過後,羅翔深受震撼。於是,開始踏踏實實去做法律援助的工作。他給自己設置了目標,每年必須做一到兩個。

《南方周末》的記者陳濤曾說:

一個有著社會責任的人,他無法忘記,雖然自己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但是小時候和他一起玩尿泥的小夥伴們現在還在社會的底層掙扎著。

羅翔是因為網課出圈的,但其實,最初上網課的時候,因為總是要兩地奔波,他想過放棄。

同事勸說他,每年有數百萬人都會參加法考培訓,這些人可能是中國傳承法制最直接的力量。你為什麼不去影響他們呢?

思量再三,羅翔留了下來。

為什麼我們應該感謝中國至少還有「羅翔」?

他也不再講「黑話」。

B站上,他用搞笑的例證、喜感的口音、最樸素的方式,把晦澀的法律知識講出來。學不學法的人,都衝著法外狂徒張三來看,畢竟,他那種講法,誰都能看得懂。

他還在課堂上提醒學生,「法學人很容易陷入技術主義,脫離社會常識高高在上談法律,陷入自我封閉。」

對學生,他沒太多功利的期望,但希望他們要「努力做到追求光明,追求公平正義,憐憫弱者」。

在微博里,易中天和羅翔的想法非常一致。

他對張同學說:

我看過你的視頻,尊重你的選擇,看好你的天分。我只是希望,等你將來有條件的時候,能夠致力於消除城鄉差別,彌合社會裂縫,改善生存環境,讓鄉下和底層的生活變得更好,這要比拱白菜」更有意義和價值。

路漫漫其修遠兮,願君上下而求索!

為什麼我們應該感謝中國至少還有「羅翔」?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