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65歲老人因喝濃茶導致重度貧血,真相究竟是什麽?

較真要點:

1、“長期大量”飲茶,理論上可能影響鐵的吸收,但普通人適量飲茶,完全不用擔心缺鐵。

2、補鐵,不僅要注意食物的含鐵量,也要考慮如何提高鐵的吸收率。

3、富含肉類和維生素C的飲食結構,可以提高鐵的吸收率,過於清淡的飲食可能影響鐵的吸收,並不健康。

查證者:雲無心丨食品工程博士

a2b04019438e2d7e8a5aa9f05ba242fb

最近有則新聞稱,一位65歲的老人“平時非常注重保養,飲食清淡、作息規律,就愛喝茶和散步”,最近卻突然暈倒,送到醫院檢查出是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後經詢問發現,老人“酷愛喝濃茶,隨身攜帶的茶杯裏,常常是一半茶葉一半水,一天的茶葉量在50克左右。”

其實,“鐵攝入不足”在人群中普遍存在,隻是沒有明顯的症狀時,大家不會關注。能達到新聞中這位老人缺鐵的程度,還是很少見的。

那我們還能喝茶嗎?為了避免缺鐵,日常飲食中又應該注意什麽呢?

一般人喝茶不會導致缺鐵

茶是一種很健康的飲料,其中的茶多酚、茶氨酸、茶皂素等,都有益於健康。其中的咖啡因,適量攝入對於健康也是好處遠遠超過“可能的壞處”。當然,理論上講,如果“長期大量”飲茶,其中的草酸、多酚、咖啡因等成分,可能會影響鐵的吸收,例如茶多酚可以和鐵形成難以溶解的物質。

所以說,不管是茶還是咖啡,健康建議都是“適量飲用”。

那麽,多少是適量呢?

一般是以咖啡因的攝入量為指標,建議“每天不超過400毫克咖啡因”。茶葉的咖啡因含量一般在20-40
毫克/克的範圍。咖啡因在開水中的溶出率非常高,估算的時候可以假設全部都泡到了茶水中。

按此標準估算,如果新聞中這位老人真的是每天能喝掉50克(一兩)茶葉,那咖啡因的攝入量大致在1000-2000毫克,實在是非常的“大量”了,加上這是他的日常習慣,就是典型的“長期大量攝入”,確實有可能影響鐵的吸收。

然而,普通人完全不用擔心喝茶導致缺鐵。普通的茶包,每袋的茶葉是2-4克。即使每天喝5包,每個茶包泡兩三杯水(這個飲水量已經超過每天的推薦飲水量了),總的茶葉量大致在10-20克的範圍,也還不是非常“大量”。而大多數人每天喝的茶葉都在10克以內,就更不用擔心“大量”了。

避免缺鐵,要注意肉類和維生素C的攝入,不能一味追求清淡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鐵會造成貧血、嗜睡、易疲勞等一係列症狀。而人體不能產生鐵,每天還會流失一些,所以需要從飲食中補充。

人體每天需要攝入多少鐵由兩個因素決定:“每天流失多少鐵”和“從飲食中吸收鐵的效率”。人體每天流失多少鐵其實沒有太精確的數據,一般估算為0.9–1.0毫克/天,大致相當於14微克/千克體重/天。

需要注意,“0.9–1.0毫克/天”是“需要攝入的鐵”,而不是“食物中應該含的鐵”。食物中的鐵隻能被我們吸收一部分,因此,“人體的吸收率”和“食物的含鐵量”是同等重要的考慮因素。

食物中的鐵可以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兩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肉類和動物內髒中,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

人體對血紅素鐵的吸收率較高,可達15-35%。而非血紅素鐵吃進肚子後,吸收率受個人體質、飲食中促進鐵吸收和抑製鐵吸收的成分等因素的影響,相差很大。

其中,促進鐵吸收的因素是維生素C(以及抗壞血酸的衍生物)和肉類。在一項研究中,牛肉、雞肉和魚肉使玉米中的非血紅素鐵吸收率增加了2-3倍。而抑製鐵吸收的主要因素是植酸和多酚化合物,此外,鈣和某些蛋白(比如牛奶、雞蛋和大豆等)也有一定程度的抑製作用。

總之,不同的飲食結構中,鐵的吸收率相差很大。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飲食中富含肉類和維生素C的人群,鐵的吸收率可達15%,而飲食以穀物、薯類為主,肉類和維生素C攝入有限的人群,鐵的吸收率隻有5%。

很多老年人把“飲食清淡”“多素少肉”作為養生之道,認為這是在保養身體。其實,這種飲食可能影響鐵的吸收,也跟真正的健康理念不一致。就補鐵而言,食物中既要有足夠的鐵,飲食結構也要合理,才能提高鐵的吸收率,避免缺鐵。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65歲老人因喝濃茶導致重度貧血,真相究竟是什麽?

相关推荐: 20歲失業小夥同時娶2位妻子,每人給785元彩禮

印度尼西亞一名失業的小夥即將結婚的時候,他的前女友突然找上門要求嫁給他。男子隻能同時娶了 2 位妻子,每人給了 175 萬印尼盧比(約合人民幣 785 元)。 據印尼媒體 7 月 28 日報道, 20 歲的科裏克 – 阿卡巴爾來自印度尼西亞西努沙登加拉龍目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