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1世紀最不靠譜的育兒經,上海人此刻都懂

近期上海疫情送菜難問題牽動著無數人的心,筆者所在小區也遇到了類似問題,當居民組織蔬菜團購時,業主群就有人跳出來指責團購存在傳染風險,並給出了視頻案例——許多小區封控前並無病例,封控後反而不停冒出,懷疑物流配送和病毒傳播有很大關係,倡議大家取消團購。

這引起了業主之間的一場大論戰,筆者有幸參與其中見識到了某些話術:

“這麽做(禁止團購)也是為你們好,為了大家的安全,為了大家早日解封。”

乍一看無懈可擊,確實大家都抱著同一個願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如果不是家裏確實揭不開鍋,誰願意去買溢價的團購套餐呢?

446c7994ac9030af72066ae706c941a4

這種自己已經屯夠物資,就站在道德製高點指責別人,嘴上說著“都是為了你好”,其實卻剝奪你的正常需求和權利的話術,不僅不會產生正麵效果,反而容易引起逆反心理,激化矛盾。想想,這不就是21世紀最不靠譜的卻最喜歡被拿出來濫用的育兒經嗎?

就拿手機這個最經典的“親子關係炸藥”來舉例,家長自己已經脫離苦海,不用每天做功課以及學習至半夜,天天在家無事就愛刷手機。但是臨到孩子的手機使用就成了嚴加管理,美其名曰:“我這是為了你好,為了你將來不被社會所淘汰……”

可我們要理性想想,這是不是某種蠻橫式教育的思維慣性?手機在現代社會的定位早就超離於【休閑】和【娛樂】的代名詞,外賣快遞、應聘、升學谘詢、物資補給,哪樣都離不開手機。青少年最強烈的社交需求當然也離不開手機。更別提我們在手機上的其他“剛需”都是青少年需要的,豈能在這個時代於手機問題上仍秉“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規訓態度呢?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青少年時期是否也特別注重朋友間的“義氣”,在意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因為青少年本來就是一個特殊的成長階段,大腦隻增大了5%,可大腦內部的組成部分卻變化驚人,換言之,青少年時期的大腦正經曆著一場大革命。因此,青少年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心理需求,同伴交往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2935cb53ce7d11a40a06834590070d2b

父母作為成年人已經過了這一大腦混亂的時期,就站著說話不腰疼,不顧孩子的個性化需求而一竿子打死,這種教育姿態其實並不具有說服力和領導力。

站在製高點式的說話方式讓孩子難以接受,而另一方麵,父母也擔心另一個極端——與孩子太像朋友式的溝通會讓自己喪失有權威性。那麽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到底應該注意些什麽?

1、平等溝通

我們常常會發現,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說出心聲,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原因便是朋友之間的交流通常是平等的,而父母則時常呈現出居高臨下的態度,這隻會讓孩子內心築起更高的牆。那麽如何才算是表現出平等來?

首先,我們需要在行為舉止上展現出來,那便是降低自己的“高度”,俯身與孩子交流,或者蹲下身子、坐下來、彎下腰等都是可以的,當我們和孩子的視線平齊時,孩子才不會感覺到壓迫。我們還可以時不時地和孩子拉拉手,拍拍肩,彼此對視一笑,擊個掌以示鼓勵,身體距離的拉近,更會拉近我們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

其次,在語言上我們也需要與孩子呈現出平等的姿態。比如當我們想要和孩子談話時,可以說“我們來聊天吧!”,而不是“你過來,媽媽跟你談談。”後一種說法可能會讓孩子感到緊張,這樣從一開始,不平等性就出現了。除了言語的措辭之外,在談話中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也非常重要。因為孩子也渴望像大人一樣,可以隨意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那麽我們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讓他們放下戒備,敞開心扉。除此之外,和孩子的溝通是有來有往的,我們可以主動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以及對事情的看法,這樣在相互傾訴的環境中,孩子也更能進一步向我們訴說自己的感受。

最後,平等更是要尊重孩子,把孩子當一個獨立的人。作家龍應台曾經寫過這樣一個故事:她帶兒子去墾丁玩,去上廁所的時候問他:“你要不要去?”而兒子卻說:“媽,我要不要上廁所,自己難道不知道嗎?”等龍應台回來,兒子又問:“請問,你會不會問你朋友要不要上廁所?”見媽媽搖頭,兒子繼續問:“那你為什麽要問我上不上廁所呢?怕我尿在褲子裏嗎?”

雖然對於大人來說這就是一件芝麻蒜皮的小事,可沒想到戳到青春期兒子的痛點,兒子回去還特意寫了一封信:“媽媽,你一邊給我自由,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是的,當我們把孩子看做了獨立的個體,溝通才能真正發生。

2、不評價

價值中立原則是心理谘詢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強調谘詢師在接待來訪者時不輕易作出自己的判斷和指導,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帶入谘詢過程中。

這聽起來容易,實際做起來卻很難,因為每個人都受限於自己的成長經曆,我們很難不帶有自己的價值觀去和別人交流。

但是至少我們可以不輕易評價,不去打斷別人的傾訴,這樣才能更好地得到來訪者的信任,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谘訪關係。

比如在我的來訪者就曾有過這樣一個案例,我將它命名為“嫌棄自己家庭的女孩”。

這位來訪者才上初中由父母帶來谘詢,主訴厭學,長時間不願去學校。然而在打開心扉之後這位女孩卻告訴我,影響她不去上學的主要原因其實在於她的父母給不了她良好的經濟環境。

307f929585f06ea04d9400205ecfa8ca

她就讀於一所不錯的民辦學校,周圍的同學家境都比較好,而她相比而言是其中最差的一個。於是她就開始抱怨為什麽自己樣樣都比別人優秀,唯獨經濟條件不如同學,甚至開始覺得這樣父母配不上自己,認為父母能給自己的隻有“愛”了,其他的他們都給不了……

對於這樣一個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來訪者,我相信或許換成鄰家大媽肯定就上去一頓說教了,“消費主義洗腦。”“父母養你不容易。”“你怎麽能這樣對待父母”……

可是一旦代入自己的價值觀進行評價,就會喪失和她建立的良好關係,本來好不容易找到轉機(父母的主要訴求複學)的口子也就永久封閉了。

因此,受過專業訓練的谘詢師都不會評價她違反主流道德的觀點,讓她繼續說下去。這聽起來很難,或許後麵的一個秘訣可以幫助你盡量做到不帶有自己的主觀評價。

這一秘訣就是盡量說自己觀察到的客觀事實而不是帶有自己觀點的評價。

比如說,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以下兩句句子。

句子1 威斯特布魯克是個差勁的後衛。

句子2 威斯特布魯克在過去的5場比賽中,場均命中率不足30%,而且每場都送出不少於4次失誤。

c3d3f6630704ce2ff0a4f417c9115161

1就是一個帶有自己情緒的主觀評價,我相信如果你當著威少麵這樣說他的話,他一定會上來和你理論兩句。

2則是一個盡可能客觀的描述,聽起來雖然刺耳,但不帶有個人的情感偏見,威少聽完句子2或許會反思一下自己,而不是跳起來捍衛自己。

同樣的例子,在教育孩子時,或許我們可以用客觀的描述來代替評價。比如用客觀數據:“最近一周,我下班回家已經看到3次你在玩手機。”來代替主觀評價:“一回家就玩手機,怪不得成績差!”

3、探尋背後的需求

與孩子的溝通如果隻是流於孩子表麵的行為,那麽溝通往往又會成為指責或教育。其實,孩子的行為背後有著他自己獨特的需求表達,當我們理解了這部分的內容,再帶著共情與他探討,往往會事半功倍。

如何真正理解孩子背後的需求呢?或許我們首先要放下有色眼鏡和我們一貫的預設。比如,近期由於疫情的來襲,不少地區又開始了線上學習,每次網課,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過多,會不會成癮的問題。實際上,我們不妨先想想,為什麽在居家網課期間,孩子除了上課之外,用電子產品的渴望會比平時更強烈?相比而言,從前能夠去到學校上學,與老師麵對麵,與同學齊聚一堂,豐富的人際互動能讓孩子獲得很多支持。然而居家學習,卻切斷了這一途徑,他們再也難以與同學玩耍、交流,甚至是打鬧,這剝奪了一部分他們原本正常的社交需求。不過,各種社交app或線上網課的直播課堂,能幫他們維持與同學、與老師、與外界的“鏈接”。家長們看到孩子,手機微信聊到飛起,課堂的討論區頻繁發言,瀏覽各種視頻了解外界……因為這是他們的“出口”。在這樣理解了孩子的需求後,我們還會隻是簡單地指責他“為什麽總是離不開電子產品”、“為什麽你就學不會控製”嗎?或許,我們和孩子的溝通就會有對他需求的理解和肯定,並建議他嚐試其他更多的替代性活動,如親子遊戲,和同學來一場視頻聊天會等。

當我們開始習慣在孩子背後的心理需求上下功夫時,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問題行為會越拉越少,而家長的焦慮也能自然轉化為有效的行動去支持孩子的成長。

溝通是聯係家庭成員之間的橋梁,在每次溝通中所傳遞的話語信息隻是其中一部分,心理學研究表明,溝通時的語氣、態度更是容易引導最終的結果。或許有時,我們可以變換一種說話方式和說話語氣,就會讓一些誤會消解。與孩子通過溝通所建立起來的親密關係更是未來孩子在成長路上時時都能回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