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辭掉互聯網大廠年薪60多萬的工作 我去擺攤賣涼皮

(image)

前段時間,小師辭掉了拚多多年薪60多萬的平台運營工作。幾周後,她成為了男朋友李卷卷涼皮攤上擦黃瓜絲的擺攤小助手。

這個涼皮攤是倆人一起張羅著做起來的,李卷卷在攤上操作,小師負責備料和線上的賬號運營,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李卷卷同樣是互聯網行業出身,他給賬號打上了一個標簽:“上班卷同事,下班卷涼皮”,現在已經積累了三千多粉絲。

“我們一開始就在用互聯網思維去做(擺攤)。”李卷卷表示。拉人建社群是首要的。“我們定了一天加多少個人(微信)的目標,拉多少人入群,這個在我看來是比較重要的。”

在互聯網行業工作了十餘年的韓輝,最近也開始了自己的擺攤事業。她一邊每天出攤,一邊學著開直播、拍視頻,想借此“賦能”自己線下的小攤兒。

隨著現在地攤經濟的發展和商場市集的興起,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擺攤大隊。在小紅書搜索“擺攤”有180多萬篇筆記,幾十屏刷下去,幾乎都是年輕人在分享擺攤經曆,其中不乏互聯網從業者。

他們跟尋常擺攤人不同,在互聯網環境的熏染下,他們已經形成相對固定的互聯網思維框架,並且很自然地把這種思維帶到了擺攤,比如什麽用戶思維、係統化、流程化、各種社群的運營……有的人因此在市集上一枝獨秀,收入頗豐;也有的人铩羽而歸,來了個“地攤兩日遊”。被注入互聯網思維的擺攤,開始呈現出一些超越攤位本身的內容和價值。

(image)

李卷卷的涼皮攤 受訪者供圖

一、擺攤,他們是認真的

張小團(小紅書ID@張小團團的南京生活)在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做產品經理。最近,她多了一重身份——後備廂市集的調酒攤攤主。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她隻能利用周五晚上和周末出攤。

調酒本來對於張小團而言是愛好,現在為了能順利通過擺攤來把愛好變現,她花費了不少心思和精力。

若周五下班去擺攤,周四張小團就需要備品了,提前做好冰塊,將需要的酒品和檸檬、薄荷一類的備料放在保溫設備中。周五早上,張小團的車子拖著被塞得滿滿當當的後備廂向公司駛去,接著她得把需要冷藏保存的備料提去辦公室的冰箱。下午五點半下班後,張小團把冷藏了一天的滿滿一大桶備料重新拎回車裏,然後開往水遊城的後備廂市集,很是折騰。

張小團有一張非常詳細的大表,裏麵記錄著原料、庫存、成本等信息。對於擺攤所涉的各個方麵,她幾乎都有一個成型的規劃,就連車輛怎麽裝飾,如何布局,張小團都單獨列了清單。

(image)

正在後備廂市集上調酒的張小團受訪者供圖

同樣還在上班的李卷卷也為擺攤付出了很多。從選品開始,他就跟小師經過了慎重的考慮:夏天涼皮暢銷,且味道不大、沒什麽油煙,即使擺完攤去上班也不會有什麽影響。李卷卷找了個生意很好的涼皮師傅,跟著他學了一周,花了5000多的學費,這才把卷涼皮的手藝給學來。

(image)

李卷卷正在卷涼皮 受訪者供圖

雖然李卷卷二人沒有很重的經濟負擔,但一來小師辭職的這段時間在家無事,二來他們想掙點日常買菜錢,所以對於擺攤這事是認真的,還買了輛二手小三輪,前前後後投入了七八千元的成本。

比起張小團和李卷卷,韓輝的小攤承擔著更重的家庭擔子。像大多數專職擺攤的人一樣,韓輝要賺錢,要通過擺攤開創一份自己的小事業。

韓輝在互聯網行業工作了十餘年,經曆過大大小小數家平台。在2020年辭職以前,她在石家莊負責某家裝互聯網平台的城市運營工作,管理著幾十家裝飾公司和相關的貸款金融業務。工作強度很大,薪水卻很少。

那時,韓輝家裏陸續在老家河南買了三套房子,貸款加起來近200萬,僅每個月的貸款就要13000多元,經濟擔子逐漸加重。“各個 KPI
全部完成到手也不過才6000多塊錢,不能夠滿足我那時的日常開支。”再加上那時自己懷孕,更想逃脫互聯網的高壓環境,便果斷辭職回了焦作老家。

今年寶寶斷奶之後,韓輝就在家待不住了,她辭職的這段時間,全家的開支和房貸都由丈夫一力承擔,壓力確實不小。焦作沒有很好的企業,考慮了很久,韓輝決定自己擺攤創業。“擺攤的話隻要自己努力一些,辛苦一些,把每天的營業額做到500以上,就能解決很大的問題了。”韓輝現在一天出三次攤,早上賣早餐,中午賣快餐,傍晚賣糖水。她是專門在網上找了個廣州師傅學來的糖水,交了4000多元學費。

(image)

韓輝的糖水攤 受訪者供圖

因為擺攤,李卷卷成了同事和朋友眼中的“酷guy”。“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但可能會顧及到很多東西,或者執行力沒有那麽強,所以當我們做成擺攤這件事,並且做得還不錯,大家反而會覺得我們很厲害。”

小師之前在上海拚多多工作,負責平台運營,裸辭前年薪已經到了60多萬。“之前的工作很辛苦,長時間在外地出差,工作節奏接近007,太累了。”這樣的節奏持續了大概一年半,小師忽然驚覺現在這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違背了自己生活的本性。”

現下擺攤卷涼皮,看上去身份成了小商小販,但卻有了時間來享受生活,過程中也得以接觸到各種有趣的靈魂。“主要還是心態的轉變。”小師說到。

“我們認識的一位賣鹵肥腸的大哥,他之前是在美國開甜品店的;有位賣甜品的姐姐,本職工作是醫院的急救人員,自己去法國花了30多萬學做甜品。”接觸之後,小師才意識到路邊的擺攤人都有著各式各樣複雜的背景,擺攤不意味著沒文化、沒見識,也從不是一份不體麵的工作。

二、互聯網碰撞擺攤,1+1>2?

有意思的是,這些有互聯網背景的擺攤人都想用互聯網運營的一些手段來“賦能”自己的地攤事業。

李卷卷和小師都從事互聯網運營工作,對於社群的建立和維護比較在行。通過賣涼皮他們得以接觸到很多線下流量,加微信、拉人入群的操作可以最便捷地將線下流量轉換為線上的私域流量。

一個多月下來,他們的社群已經有兩三百人,其中不少是同小區的住戶。李卷卷會引導著大家討論一些偏生活化的問題來增加群內的用戶黏性。“下一步會更注重大家的需求是什麽,適當鋪一些產品。”通過社群,李卷卷還注意到了大家普遍在什麽年齡段,從事什麽工作,消費能力如何。在李卷卷看來,這就是用戶畫像,是可以在以後持續輸出價值的信息。

張小團也在擺攤時通過觀察勾勒自己攤位的用戶畫像:70%都是比較有氣質的美女,剩下的20~30%,有一些比較有氣質的或者是喜歡喝酒的小哥哥。男孩子會點比較烈的酒,女孩更看重美觀程度。基於這樣的用戶畫像,當有比較時尚的年輕人在攤位前停留,張小團就會多招呼下,因為這是她的目標用戶。她下一步的設想是,借助一些運營的手段把自己的調酒攤宣傳出去,比如在社交平台上曬照片打卡立減。

正在運營社群的還有韓輝。韓輝剛開始擺攤不久,但已經是抖音、微信社群兩頭兼顧。早、午餐出攤時,韓輝會給顧客發糖水的兩元抵扣卡片,背麵印著微信號,還標注著進群有搶免單的機會。“她還會在群裏做出攤的先行預告,包括出攤時間、數量,備餐視頻等。韓輝想要通過這些措施最大可能地盤活微信社群,增大與消費者的黏性和關聯度。

做線下擺攤,同樣離不開傳統零售商業的思維。李卷卷表示,供應鏈方麵,傳統商業其實更在行。“做實體的朋友們更熟悉如何找到便宜的貨源。”李卷卷說,他們的涼皮、黃瓜、豆芽等備料要如何選擇,都有經過餐飲朋友的指導。

但僅有渠道還不夠,互聯網思維追求效率。了解到貨源渠道之後,李卷卷組建起小的微信群,把他這一條涼皮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人都拉了進來,包括涼皮廠家的財務、配送的師傅、接單的業務員。“頭一天在微信上麵訂貨,經過內部配貨之後,配送師傅第二天可以很高效地把貨品送到我指定的地方。”

“如果沒有這種線下市場的資源整合能力,沒有建立起這種關係的話,我可能每天都要去菜市場進貨。”李卷卷提到,互聯網出身的他們眼裏隻有流量和數據。所以不管是營銷網絡,還是一些傳統商業的思維方式,線下的傳統實體給了李卷卷他們很大的啟發。

擺攤近兩個月,李卷卷的涼皮攤已經收入3萬餘元。“跟之前(在互聯網上班)比肯定有差距,但就南通現在的情況,月入一兩萬已是非常不錯。”在後來的複盤中,李卷卷和小師都覺得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與互聯網思維在其中的運用不無關係。

不約而同的,這幾位擺攤的互聯網人都懂得利用直播在網絡上“開疆拓土”、吸引關注。“擺攤時會同步開著直播,一直到結束。”李卷卷做到了擺攤賣涼皮和線上引流兩不誤。

從最初決定擺攤,韓輝就做好了一係列配套的規劃,其中就包括開設抖音直播。布置好攤位後,她會在旁邊架一部手機,一邊顧著前來消費的客人,一邊跟直播間裏的網友聊天,回答他們的問題。最多的時候,直播間裏有700多號人看著她擺攤。

同其他攤主有些不同的是,擺攤本身的收入可能不是互聯網人的最終目標。

李卷卷和小師對每天賣多賣少並不是特別在意,他們始終更注重線上運營,想通過擺攤卷涼皮為“李卷卷”這個IP引流,先把賬號給做起來。等到一定程度,後麵也可能會衍生出更多的價值,比如知識付費、文創。“我們在互聯網大廠的職場經曆,以及一些理財方麵的積累,都是可以分享出去的知識。”

韓輝同樣把寶押注在了線上資源。“我給自己的規劃是以後靠直播和發表原創視頻掙錢,所以菜品這一塊隻要夠我日常維持就可以了。”

但把互聯網思維與擺攤聯係在一起,碰撞出來的未必都是稱心如意的結果。

剛從阿裏“畢業”不久的麥餅也在杭州擺了兩次攤。在考察了一番市場後,他發現冰粉、手打檸檬茶等“賽道”已經很泛濫,成了紅海,他需要找到一條藍海賽道,於是便敲定了冰激淩:低投入、簡單易上手、高效、占據天時、街邊市場競爭小。

結合自己在互聯網設計崗時形成的用戶思維,麥餅把衛生問題、宣傳問題都考慮在內,通過電子牌傳遞出清晰的產品信息,能夠更快地讓消費者明白自己產品的市場定位是什麽。“做互聯網和擺攤,二者還挺像的。”麥餅說,工作中做APP時,有些功能沒想好,也會先上去讓用戶試一下,擺攤賣冰激淩亦是如此,他不知道自己能賣出什麽名堂,先試一下,小步迭代。

萬事俱備,隻差實戰。然而隻出了兩次攤的麥餅很快認清了現實:第一次收入36元,第二次收入174元,不可謂不慘淡。“如果靠這個來謀生,怕是要吃不上飯了。”麥餅也考慮過直播,支架都買好了,但終究是有點拉不下臉,也就沒有付諸行動。所以有些事情,即便前期策劃的再充分到位,也難免敗北,互聯網思維拯救不了一切。

後來麥餅還是找了家新的互聯網公司上班,擺攤賣冰激淩成了短暫的回憶。

(image)

麥餅的“互聯網棄子再創業招牌” 圖源受訪者小紅書

大環境不好,大家對於互聯網裁員早已見怪不怪。在李卷卷的小紅書評論區,時常可以見到有人說自己要被裁員,工作不好找,想先找他們學習擺攤過渡一段時間。此外還有些帶孩子的母親,生意失敗的大哥,想額外有些收入的,也會向卷卷他們求助。

最初他們並不曾打算教學、開培訓,但隨著李卷卷の卷涼皮被越來越多人熟知,想來學習的人越來越多,卷卷也便開始收起了學徒,線上教授配方,偶爾解答下問題,收費98元、99元,線下學習和指導培訓的,收費一兩千元。現在也做起了加盟模式,出來了李卷卷“分卷”。

在互聯網大踏步發展的這些年,“互聯網思維”常被人津津樂道。但互聯網思維到底是什麽,沒人說得清楚。每一個互聯網人,都有著自己的“互聯網思維”。麥餅和張小團認為是用戶思維,李卷卷和小師注重運營,他們在乎流量,更懂得如何在受眾注意力稀缺時打造關注度。

當互聯網思維和線下擺攤碰撞,成功失敗、酸甜苦辣兼而有之,各種突破擺攤安全區的嚐試,也不失為地攤經濟帶來了另一種活力。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