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為業績爭得麵紅耳赤,海南離島免稅動了奢侈品正價店的“奶酪”

8月初再度爆發的疫情一度令海南旅遊零售業者感到壓力。這幾天,三亞多個免稅城取消靜態管理,界麵時尚看到,即時便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布消息,希望用最新的免稅購物優惠攻略,吸引旅客回歸。

如今打開小紅書,隻要搜索“海南”,總會看到與三亞和海口免稅購物攻略相關的內容。這些內容有的來自海南免稅從業者,有的來自赴海南旅客自發分享的購物心得,裏麵記錄著各種各樣免稅店的購物心得和優惠力度,又以化妝品、珠寶、腕表的免稅購物攻略最為詳盡。

1000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在疫情之後的這幾年,海南已經成為國人奢侈品免稅購物的最火目的地。免稅價格“真香”是吸引國人赴海島旅遊消費的最核心驅動力。

一塊進口名表在免稅城的最終到手價,與國內有稅正價店的價格相差幾千、甚至上萬,因此消費者在貨比三家後,最終選擇到海南免稅購物的例子不勝枚舉。

2021年海南離島免稅購物人數已經達到672萬人次,購物件數7045萬件,分別較2020年同比增長49.8%和107%。這也促使2021年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同比增長80%至495億元,其中,化妝品、手表、珠寶首飾的銷售額位居前三。

免稅生意的火爆正吸引越來越多奢侈品公司到海南開設免稅店,畢竟歐美日韓等旅遊零售市場遲遲未等到購買力強勁的中國遊客回歸。海南離島免稅的收入有助於彌補中國旅客缺席而損失的海外旅遊零售收入,這是歐美奢侈品公司喜聞樂見的。

1000圖片來源:新華社

不過,消費者不知道的是,如火如荼的海南離島免稅生意,卻一定程度上動了部分奢侈品牌本土有稅零售的“奶酪”。

一些業內人士向界麵時尚透露,在這些奢侈品公司內部,中國本土有稅零售團隊與負責海南免稅市場的旅遊零售團隊已經為海南免稅的業績應當歸屬於哪個團隊,爭得麵紅耳赤。

“肯定存在一個競爭關係。”奧緯谘詢副董事合夥人周啟諾向界麵時尚記者坦言,“我們之前也跟客戶做過一些類似的研究,就是看?遠來說(奢侈品牌)應該怎樣去管理海南免稅的業務。”

值得厘清的是,奢侈品公司在中國入境口岸或離島的免稅生意歸屬於其旅遊零售業務。在全球範圍內的大部分奢侈品公司內部,傳統上其旅遊零售團隊與有稅零售團隊是分開的。因此在中國,奢侈品公司的本土有稅零售業務與各機場入境口岸免稅店、海南離島免稅等免稅業務,長期以來也就歸屬於不同團隊進行管理。

具體來看,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迪奧Dior、蒂芙尼Tiffany、寶格麗Bvlgari等奢侈品牌的母公司法國LVMH集團,卡地亞Cartier和伯爵Piaget母公司瑞士Richemont曆峰集團,以及雅詩蘭黛和科蒂等美妝集團,他們的中國分公司長期以來並不負責中國市場的旅遊零售業務,後者通常由這些公司的亞太區旅遊零售團隊統領,而具體商務合作和運營等則由位於中國香港或新加坡的旅遊零售人員執行管理。

事實上自2011年4月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出台後,海南免稅業務就劃入了上述奢侈品公司的旅遊零售業務,具體由中國香港團隊人員統籌管理,這一情況一直延續至2022年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出台以後。

以2020年之後就定期在海南三亞巡展的瑞士“鍾表與奇跡”高級鍾表展為例,這一雲集了卡地亞、伯爵、積家、朗格等瑞士名表品牌的展銷會,至今仍然由曆峰集團香港旅遊零售人員主要負責,而中國內地有稅業務團隊幾乎不參與,或者隻是扮演一個輔助支持的角色。
1000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在疫情爆發之前,海南離島免稅業務的歸屬權在這些奢侈品公司內部並未引發爭議,但如今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兩邊都想分到這塊“大奶酪”。

曆峰集團旗下某腕表品牌中國團隊一位不具名管理人員告訴界麵時尚,“去年(2021年)內地業務受海南免稅衝擊蠻大的,我們這邊要麵對海南強勢的價格競爭,收入也被分割掉了相當一部分。”

在關於業績歸屬權的討論上,中國內地有稅團隊與香港旅遊零售團隊都有各自的立場。

周啟諾告訴界麵時尚,在有稅零售業務負責人看來,“海南仍然是中國市場的一部分,中國消費者也沒有離境消費,因此認為海南免稅業務應當由在華團隊去管理。”

可另一方麵,亞太區旅遊零售團隊與該地區各國的免稅渠道商有著根深蒂固的長期合作關係,在大中華區市場,他們最大的客戶正是中國中免集團。

根據中國中免近期赴港上市發布的招股書,中國中免是中國中國唯一一家覆蓋全免稅銷售渠道的零售運營商,涵蓋口岸店、離島店、市內店、郵輪店、機上店和外輪供應店,並且擁有全國最大的免稅店。

中國中免目前經營195間店鋪,包括在中國29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經營的187間店鋪,以及8家境外免稅店,包括6家在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以及柬埔寨經營,另有2家郵輪免稅店。

因此不僅是海南離島免稅,上述所有中國中免旗下的免稅店都是這些奢侈品公司亞太旅遊零售團隊需要鋪設的重要渠道。

“所以如果把它(海南離島免稅)分給中國本土有稅零售團隊管理,會出現兩個問題。”周啟諾表示,“第一個是跟中免談判的時候,沒辦法通盤考量所有業務,比如在鋪貨和定價的時候,無法專門為海南免稅定製。”

其次,奢侈品牌也很難讓海南免稅店保持一個與內地專賣店同樣地服務水準。“不管是市場營銷,還是一些促銷手段,都需要中免和品牌方去合作。一旦分開管理,可能會影響到有稅團隊在其他免稅渠道的業務。”

事實上,部分奢侈品牌為了避免其海南免稅店和內地有稅零售之間的激烈競爭,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對這兩個渠道的鋪貨做出區隔。

比如法國高級珠寶品牌卡地亞在海南免稅渠道就不會銷售當季最新商品,也會根據海南渠道專門規劃一些商品,目的是為了不影響內地有稅零售的生意。

德國高級製表品牌朗格A. Lange &
Söhne中國董事總經理龔焱近期也對界麵時尚表示,其海南免稅店的貨品比內地專賣店會更少一點,主要偏向定價在10至20萬的品牌入門級產品。朗格計劃於2022年第四季度前後在開設海南首間免稅店。

不過,前述瑞腕品牌不具名管理人員告訴界麵時尚,“一開始離島免稅和有稅渠道鋪貨做出區隔,但香港(旅遊零售團隊)為了做生意,產品差異也在縮小。隻能說盡量找差異化產品,但這對於對價格敏感的客群來說很難實現。”

2020年7月海南離島免稅新政推出後,離島免稅購物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高至10萬元,同時也取消了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珠寶首飾和腕表單價高,複購周期長,因此定價在10萬元以內這個價格區間內的腕表和珠寶首飾恐怕難免對內地有稅零售形成競爭壓力。

不過,不管在奢侈品牌內部,有稅團隊和旅遊零售團隊在海南免稅業務上如何博弈,海南免稅店作為品牌在華全渠道策略的一個觸點,其最終目的依然是贏得中國消費者。因此,雙方團隊如何有效協作,在為赴海南旅客提供有競爭力的免稅價格的同時,又不損害彼此的利益,最終實現三贏局麵,才是未來要努力的重點。

奧緯谘詢周啟諾提到,目前已經看到奢侈品牌采取了兩種舉措來平衡中國有稅團隊和旅遊零售團隊的利益。

第一種“是設立一個專門管理海南免稅業務的部門,同時匯報給中國團隊和旅遊零售團隊。”這個部門可以同時平衡兩邊對於價格方麵的一個差異,旨在“避免直接衝擊到內地有稅零售業務。”

事實上,美妝公司如Coty科蒂集團就已經在中國內地增設旅遊零售負責人的崗位,負責協調中國有稅團隊和位於新加坡的旅遊零售團隊之間的工作。

另一種,也有奢侈品牌專門設立了“一個中國消費者收益表”,集中追蹤中國消費者在不同有稅和免稅渠道的消費,還有不同渠道的利潤。通過這一收益表,奢侈品公司可以統籌“分配貨源,優化定價,來最大化品牌的整體利潤。”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收益表通常會由一個集合中國有稅和旅遊零售管理層的委員會來管理。

盡管終端的海南旅遊消費者很難知曉上述諸多努力,但他們最終需要看到的是優惠的免稅價格和不亞於內地專賣店的專櫃服務。

“我們(有稅零售團隊)會多做一步,在一個免稅的環境下還是保證大家有一樣的體驗和服務。”朗格中國董事總經理龔焱就表示,“雖然最終業務是屬於中免的,但是我們的執行同事,以及與客人的溝通都是按照直營模式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