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身價暴漲的街頭小吃,我吃不起了

毫不誇張地說,這屆年輕人最樸素的舌尖上的童年回憶,正在消失。

糖炒板栗、棉花糖、烤紅薯、熱奶寶、雞蛋仔等一係列曾經在放學路上常見的快樂,好像已經被逐漸藏進城市的犄角旮旯裏。

取而代之的,卻是外賣軟件上花裏胡哨的加料版童年回憶,以及社交軟件上精美如模型的 ” 拍圖道具 “。

0207b9defffee14ac86d6b340bf4355d

聖誕限定款河南街頭小吃——熱奶寶。

不管消費者作何感想,一張張濾鏡疊滿的圖片,終究逐漸取代了記憶裏香甜可口的味道。活在種草帖裏的街頭小吃,料越加越多、價格越來越貴,卻失去了作為平價食物原本讓人留戀的樸素滋味。

一、被 ” 包裝 ” 過度的小吃消費

哪怕你不是遊走於各個社交平台的衝浪達人,也一定知道這個秋冬被熱奶寶、草莓塔承包了。在它們麵前,什麽第一杯奶茶、第一個柚子都要統統靠邊。

沒有舉著熱奶寶拍照的年輕人,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走在街頭文化的最前沿。

作為河南的街邊小吃,它似乎還有過一個接地氣的別稱 ” 熱冰淇淋
“。在一不小心躋身網紅小吃行列後,年輕人們都自動選用了這個帶點嗲氣的名字—— ” 熱奶寶 “。

沒人說得清它的具體來曆,從各項能夠檢索到的數據來看,它更像是網紅小吃界的 ” 天降紫微星
“,從某座城市的街邊一炮而紅,然後迅速傳遍大江南北。

1bb3cee5d6269ba61ea971e4bb79d4ff

百度指數和 360 指數忠實地記錄了熱奶寶的 ” 飛升 ” 過程。

通過一些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我們能夠勉強還原它曾經的 ” 落魄 ” ——血糯米、甜筒、植物奶油雜糅在一起,1
元一個,配料雖略顯簡單草率,但勝在口感飽滿、價格便宜。和現在被裝飾得花裏胡哨的熱奶寶一比,簡直判若兩 ” 寶 “。

c8b9b9cf845ff4e33c7e463a0433a27d

網友在某書關於熱奶寶的回憶。

走紅後的熱奶寶,發展出了肉鬆、奧利奧、焦糖餅幹、白玉豆乳等多重口味。除此之外,不少商家還緊跟節日潮流,順勢推出了萬聖節、聖誕節等節日限定皮膚。

在配料、外觀和節日氛圍的多重 buff 加持下,熱奶寶的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8 元一支已經成了 ” 入手不虧 ” 的抄底價。

無獨有偶,烤紅薯和棉花糖也成了被花式擺弄的 ” 受害者
“。曾經在放學路上忍不住買一個暖胃又暖手的烤紅薯,如今已難以承擔這項重任。

它們被剖成兩半,安安穩穩地躺在了商家準備的花哨紙盒裏,旁邊附贈的叉子還順勢剝奪了邊啃邊剝的樂趣。

9d33ebe25be4df86dcf904e83045c48c

某書上的 ” 烤紅薯 plus 版 “。

如果隻是換個包裝還不足以令人鬱悶至此,那麽往剖開的紅薯中塞入的各種調料就實在是 ” 是可忍,薯不可忍 ” 了。

麻薯、珍珠、芝士、肉鬆等一係列配料爭先恐後地疊在紅薯上,不是口味加倍,而是甜膩加倍。很難不讓人懷疑,研發出這種 ” 烤紅薯 plus
版 ” 的人,自己事先真的有嚐過嗎?

和初步 ” 增肥 ” 的烤紅薯相比,過去白白淨淨的棉花糖現在已經進階到了與 IP” 聯名 ” 的 3.0 版本。

不滿足於花形、心形的商家,全力打造出了獨角獸、外星三眼仔等跳脫出三界之外的生物。看到這些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棉花糖,拋開幾十塊的高價不談,還是想多問一句:”
你覺得這真的好看嗎?”

7c73cba45ad30a28748db1cd64d3834f

獨角獸、外星三眼仔造型的棉花糖。圖源:小紅書

二、年輕人的街頭美食,卷瘋了?

如果說熱奶寶、烤紅薯、棉花糖的 ” 包裝 ” 還表現在膚淺的外在,那麽糖炒板栗通過產地來提升身價的操作就是玩起了真 ” 內 ”
卷。

此前一張上海零食店鋪的價格表被頂上了某書首頁,人們驚訝地發現,原本濃眉大眼的板栗也開始 ” 咖啡化 ” 了。

如果板栗能開口,也要大呼一聲 ” 卷死了 “。本是菜市場同一個攤位上的兄弟,怎麽還玩起了咖啡豆產地鄙視鏈的那一套?

” 板栗咖化 ” 的受害者,除了板栗還有顧客。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15 元一袋的板栗能吃得香甜,48.6
元一份的板栗則是再美味也不會觸碰的貴價商品。

咖化的板栗被商家強行賦予了區分消費者的功能時,就已經與街邊小吃存在的意義背道而馳。

如今,板栗、紅薯、糯米甜筒這些樸素的地攤美食似乎已經逐漸被年輕人賦予了更多要求,包括且不限於自拍道具、社交主頁的填充內容,乃至檢驗愛情忠誠度的道具等。

以前隻考慮能否以低廉的價格滿足口腹之欲的東西,現在甚至還要考慮和自己的 OOTD(今日穿搭)配不配。

咖啡、奶茶、冰淇淋帶頭 ” 卷 ” 在前麵,用洗衣液瓶子盛放的奧利奧奶茶、被裝在砂鍋裏的生薑咖啡也不甘落後 ……
正如一個過氣的互聯網笑話—— ” 本想點一杯平平無奇的奶茶解渴,誰知到手竟是一杯八寶粥 “。

6bab7f4016bd7aebcc04f92b1f100edc

” 洗衣液 ” 奶茶和 ” 八寶粥 ” 奶茶。圖源:小紅書

當這股精致卷的風氣順著互聯網蔓延,商家總有新的想法來裝點商品,讓它依靠外表先聲奪人,比如最近大有取代熱奶寶頂流地位趨勢的草莓塔。

這種本質由 ” 糖葫蘆 + 奶油蛋糕 ”
構成的社交新寵,盡管看起來搖搖欲墜、無從下口,且價格是糖葫蘆和奶油蛋糕總和的好幾倍,仍然無法澆滅年輕人對它的熱情。

甚至還有的網友稱它為愛情的試金石——從小聽到大的 ” 你到底愛不愛我 “,在這個冬天敗給了新晉頂流 ” 你願不願意花 88
元為我買一個街邊的草莓塔 “。

當街邊小吃在社交媒體中遊走一圈再回到現實後,注定 ” 身價倍增
“,社交價值、情緒價值等附加值早已被精明的商家算進了商品價格中。在年輕人群體裏,新式小吃消費產生的
” 精致卷 “,讓不少原本樸實無華的食物被迫躍層。

令人遺憾的是,互聯網的潮流來了又去,我們手中的食物卻似乎一直在做加法,無論是配料、包裝,還是價格。

三、有些東西不需要 ” 網紅 “

過去的街頭美食,主要為街上往來的行人服務,無論高低貴賤、貧富差距,隻要你想,就能隨手從路邊小攤上帶走一份暖乎乎、熱烘烘的物美價廉的食物。

像炒板栗、烤紅薯、棉花糖這樣的小吃,之所以能夠深深根植於一代人的記憶中,也是因為在你人生的某一瞬間,曾有過它們的陪伴。當你被秋冬寒冷的風吹到麻木時,似乎總能在某處街角聞到紅薯、板栗散發的香甜。

印象中,醫院和學校外的烤紅薯、炒板栗攤位特別常見,徹夜不眠看護病人的家屬、等待接晚自習孩子回家的家長、結束自習後要獨自走回家的學生
…… 都能花上幾塊錢,從這些小攤上得到一份溫暖的慰藉。

從前,我們不會專門為自己在街頭隨隨便便能買到的小吃拍照,更不會為了它們絞盡腦汁地精心挑選濾鏡並編輯 500 字以上的文案。

但如今,拍照上鏡、凸顯個性、獨特到引人注目 ……
這些在消費前後產生的,和街頭美食看似毫不相關的要求,正在一點點啃食著重塑街頭美食標準的權利。

91fc122eff39eccd08c1e9b1171ff00c

美食濾鏡正在逐漸形成一種新型 ” 詐騙 “。圖源:小紅書

但很多人卻忘了,熱奶寶之所以能夠迅速傳遍大江南北,主要還是因為它材料簡單、製作方便,甜筒、糯米和奶油的三重搭配既便於攜帶又能給人飽腹感。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追逐潮流已經在不自覺間形成了習慣。我們常常會用 ” 熱點 “” 火 “” 流行 ”
去評價某些事物,在形容一些東西前最先想到的詞就是 ” 網紅 “。

仿佛隻有不斷挖掘新信息的人才能從社交圈中脫穎而出,名為 ” 獵奇 ”
的探照燈不放過生活的任何縫隙。所以,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麽街頭美食要被迫加入不必要的 ” 精致卷 ” 中。

但原本大可不必如此,那些樸素的美食帶給我們的情緒價值,也不曾因為它們不夠上鏡而缺少半分。反而是愈加浮誇的風氣,在年輕人生活與消費的方方麵麵築起了搖搖欲墜的高塔。

被潮流 ” 綁架 ” 的街頭美食也是如此,一時間憑空出現又快速消失。

似乎可以這樣說,平價是街頭美食的通行證,” 網紅 ” 則亮起了通行路上的紅燈。

看到那些被改造得千奇百怪且價格不斷攀升的 ” 網紅 ”
街頭美食,不免讓人擔憂。當它們失去了根植於市井的本質,淪為不斷更迭的潮流符號之後,我們的下一代還能夠稱什麽為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