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對你來說,2020,最難忘的流行語是什麽?

2020,最難忘的流行語

胡範鑄(範之)

2020 ,最難忘的流行語是什麽?

不過,要回答這一問題,首先就必須回答什麽是流行語?

我們認為:所謂流行語,並非隻是一個新出現的話語模式,也不隻是高頻使用的詞語,而是廣大的社會公眾的集體性言語行為,是無數公眾借助對於一個話語事件的不斷轉發,一個詞語的不斷引用形成的社會性述說。它是民間最深刻的一種聲音,是無數公眾的集體的聲音。

思想者必須能夠傾聽到這一聲音,並加以確認,這才是記錄、選擇、評論年度流行語的真正意義。

年度十大流行語評選不應是一個語言學的狂歡節,更不應是一批流行語評選專家和語言學機構的年度秀。

從《咬文嚼字》到新浪網,各大機構發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語早已結束,本公號可能是全國最後一個發布年度十大流行語的。

之所以最後一個發布,原因就在於當一年還未結束,何來年度十大流行語?誰也不是神仙,無法預測在12月初就發布年度流行語之後是否還會出現更值得關注的流行語。

那麽,什麽是2020最重要的流行語?為什麽?

對你來說,2020,最難忘的流行語是什麽?

1. 新冠疫情(今年最深刻改變全球生活秩序的一個詞語)

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無疑是深刻改變了全球社會生活秩序的衛生事件,直至2020年12月31日,全球累計染病人數已達83091663人,累計死亡人數已達1810015人。迄今,在全球範圍內,這一疫情還在繼續。

與之相關的封城lockdown疫苗逆行人等等也都成為年度重要的詞語之一。

2.老子到處說(中國網絡史上傳播最熱而又最戛然而止的詞語)

老子到處說出自《人物》雜誌對於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艾芬醫生的專訪。

艾醫生與因發布疫情檢測報告信息而受訓的李醫生同院,而那份檢測報告單的圖片最初就是她發給同事的,為此她也曾被約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嚴厲的斥責:於是,當時有一種很絕望的感覺,於是,幾乎所有的醫生再也不在朋友圈和各種群裏討論,於是,其後的發展幾乎已經盡人皆知,全院超過200人被感染,有4位醫護人員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艾醫生痛定思痛,如果這些醫生都能夠得到及時的提醒,或許就不會有這一天,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評不批評,老子到處說,是不是?

一語甫出,不但成為有史以來網民轉發形式最為豐富、轉發動力最為強烈的一句話,還標誌了網民轉發行為史的一個重要轉折。

與之相關的還有不能,不明白吹哨人。

3.內卷化(一個群體發生危機後最需要警惕的一個詞)

內卷化,本是社會學術語,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最早出自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指農民在人口壓力下不斷增加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勞動投入,以獲得較高的產量。然而,勞動的超密集投入並未帶來產出的成比例增長,出現了單位勞動邊際報酬的遞減的現象。但在高校中,卻被用來指被誌願參加的競爭,如老師要求論文五千字,不少同學為評優寫了一萬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務,但獲優比例並未改變。

如今更多地不僅指一種被自願的競爭,更指在無力和外部競爭的情況下,轉向內部互相傾軋的非理性競爭。

對你來說,2020,最難忘的流行語是什麽?

4.不講武德(權威最需要小心的一個詞語)

武術大師
馬保國一向自命不凡,但一次和年輕人王慶民比試中,卻僅僅30秒鍾,就被3次打倒在地。事後,網上傳出其烏青著眼瞼的辯解視頻:年輕人不講武德,偷襲我這個69歲的老人家,傳統功夫講究的是點到為止,點到為止他就輸了,如果我這一拳發力,一拳就把他鼻子打骨折了。

於是,年輕人不講武德,便成為諷刺自命不凡者露怯後還要裝腔作勢的窘態或者調侃位卑者不諳規矩,弄得權威顏麵盡失的猛態。

5.打工人(精英自我認識後重新掙紮的一個詞)

打工人,即打工仔,來源於一個名叫抽象帶籃子的網紅,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吹捧自己打工人、保安、大專生的身份,逐漸成為很多上班族的自稱。

打工人,原本多指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通常為外來務工人員。

在流傳中,打工人,不僅成了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統稱,更成為原本自以為是社會精英後來發現自己不過是社畜的自我解嘲。

與此相關的有尾款人等。

對你來說,2020,最難忘的流行語是什麽?

6.社會性死亡(從自我調侃轉向社會性憤怒的一個詞)

社會性死亡,其含義多為在公眾麵前出醜的意思,已經丟臉到沒臉見人,隻想地上有條縫能鑽進去的程度,被稱之為社會性死亡,和另外一個網絡語公開處刑的含義比較接近。

最初出於豆瓣的一個社會性死亡小組,11月,清華美院某2019學姐因盲目懷疑一新生學弟性騷擾自己便在網絡擅自發布該男生的個人信息揚言讓學弟社會性死亡,導致社會的熱議。

7.神獸(最令人得意又最令人煩惱的一個詞)

神異之獸,本指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動物,疫情期間居家上網課的孩子的代稱。

2020年上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各地中小學延期開學,孩子們在家上網課,家長不得不長時間陪伴他們,沒有教師監管,孩子花樣百出,猶如神獸,家長心力交瘁,盼望疫情早日平複,學校早日複課,盡快讓神獸歸籠。

8.凡爾賽文學(從炫耀轉化為自我調侃的一個詞)

凡爾賽文學的得名源自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這部作品細致刻畫了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浮華奢靡,因此最初凡爾賽借指高檔、奢華的生活。

11月初,一個微博認證為作家的網友,在微博上用平實的文字記錄她的富貴生活。由此形成一種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凡爾賽文學語模式,即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說自話,假裝用苦惱、不開心的口吻炫耀自己。

不過,現在的凡學作品多數已不再是炫耀,而僅是一種自我調侃。

與此相關的還有上海名媛。

9.後浪(從最廣大群體轉向極少數,指稱範圍變化最大的一個詞

後浪,語義出自長江後浪推前浪,指晚輩。但形成流行的一個話語事件是今年五四前夜bilibili推出的演講視頻《後浪》。該視頻中,演員何冰用十分浮誇的語言寄語十分有幸的年輕一代:你們有幸
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網絡後用來指那些擁有強大家庭資源的青年群體,並借此諷刺將錦衣玉食的青年群體當做中國絕多數青年現狀的話語模式。

10.脫貧(最可能永久性退出熱詞的漢語詞匯

脫貧本來隻是一個普通的漢語詞匯,意思是擺脫貧困。但在2020年,這一詞語卻有了空前的曆史性的意義。

2020年11月23日,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這一詞語在網絡上並不十分流行,這主要在於真正的利益相關者並非網絡聲音的主導,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真正全社會脫離了絕對貧困,這是一個偉大的曆史性成就,當然,如何鞏固這一成就將可能同樣艱難,真正地祝福那些絕對貧困群體能夠永離貧困。

對你來說,2020,最難忘的流行語是什麽?

《牛津英語詞典》首次選擇不選年度詞語,以表示2020年無法用一個詞巧妙概括的一年。你看呢?

2020年,什麽是你心目中的十大流行語?

走吧,2020

走吧,新冠疫情

走吧,所有人為和自然的災難

讓我們迎接2021

2020,最難忘的流行語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對你來說,2020,最難忘的流行語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