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香港首度封區強檢 萬人禁足兩天 期斷病毒傳播鏈

新冠肺炎疫情在港情況反複,近期新增確診個案中,有一半來自佐敦區,港府今(23日)晨起封鎖區內四條街道,強製區內約一萬名市民接受檢測,期望兩天內完成行動並確定檢測結果,期間居民不可進出,商店停業,是香港首次以圍封形式應對疫情。官員表示,期望藉檢測和隔離斷絕病毒傳播鏈,讓市民可以如常生活。但由於封區消息昨天已流出,部分區內居民連夜拖著行李箱離開,有議員憂慮,這會削弱措施的效果,認為港府行動應更迅速。

首次被劃入「受限區域」的佐敦區四街,分別是東起吳鬆街,西到炮台街;南由南京街,北及甘肅街;範圍內人士由今日淩晨4時起須留在處所,並按政府人員安排,分批接受強製檢測,完成檢測者會被戴上手帶,以資識別;至於在過去14天曾在區內逗留超過兩小時者,亦須在今天內自行到檢測站進行檢測。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早上表示,受影響人口約有1萬人,政府約十個部門動員共三千人落實封區強檢,包括在區內設立51個采樣站為市民檢測、派員上樓找出需接受檢測人士、派飯取藥,並因應區內較多南亞族裔人士而提供翻譯服務,預料今日午夜前完成強製檢測,明日有結果,目標是在下周一早上6時前完成,達至小區清零目標。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解釋,今年首廿日,區內共有162宗確診個案,涉及56幢大廈,而有關區域的汙水樣本呈陽性比例持續高於佐敦指定區域內其他範圍,而「受限區域」的樓宇較舊,日久失修,小區感染風險較高,有需要實施禁足令,截斷傳播鏈。

事實上,在昨天新增的61宗確診個案中,24人居於包括佐敦的油尖旺區,其中8人住在指定檢測區內。

而由昨日下午開始,廟街小販和指定區內街市及熟食市場商戶接獲今天須停業的通知,深夜亦有工人運送食物等物資到區內已關閉的臨時熟食市場,警員則在附近拉起封鎖線。期間,有居民因憂慮受感染而拉著行李箱甚至家具乘車離開,但亦有居民寧願預備糧食,留在區內接受檢測,以免把病毒帶往別區。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在電台節目認為,若港府決定封區,應實時采取行動,現在已有居民離開,難以做到「滴水不漏」。他又建議,雇主不要扣減因行動而未能上班人士的薪金。出席同一節目的工聯會議員陸頌雄則建議港府考慮為未能上班的工友提供每日約500至1000港元不等的補貼。

港府曾在2003年沙士(中國稱非典)肆虐期間,對出現煙窗式傳播的淘大花園E座一幢大廈實施隔離令,但範圍遠少於今次封區。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香港首度封區強檢 萬人禁足兩天 期斷病毒傳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