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一天不足24小時

一條關於 ” 地球自轉加速 ” 的消息,衝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榜的第一。

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一天不足24小時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 月 5 日報道,目前,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平均一天的時間將會比以往快 0.5 毫秒,2021
年有望成為 ” 史上最快一年 “。

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一天不足24小時

報道稱,如果地球自轉速度繼續加快,為了與地球自轉的時間保持同步,世界各地的時鍾可能都需要重新調整,或將首次出現全球時鍾中刪除一秒的場景。

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一天不足24小時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一年 365 天,一天 24 小時,一小時 60
分鍾,時間單位都是固定不變的,一年怎麽就能變快?這刪除一秒又是什麽鬼?

各國之前采用的時間計量係統是以地球自轉為基準的天文時。

天文時是借助天文觀測到地球自轉的平均周期(也就是 1 日),然後將其等分為 86400 份,即一天有 24 小時,一小時有 60
分鍾,一分鍾有 60
秒。長期以來科學界一直認為地球的自轉速率很均勻,是一台相當靠譜的時鍾,因此天文時就被作為當時通用的時間標準。

但 20 世紀中葉之後,人們發現地球其實並不靠譜,其自轉的速率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一天的長度並非恒定不變。

由於地核熔化、海洋和大氣的複雜運動,以及月球等天體的影響,地球自轉的速度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潮汐的摩擦力和地球與月球之間距離的變化,也造成了每日地球自轉速度的不同。

此外,全球變暖對高海拔地區的冰雪融化產生的影響,也會導致地球自轉速度加快,盡管影響的幅度有限。

隨著量子理論的發展,科學家引入了原子時作為時間計量標準。

相對於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天文時來說,原子時是均勻的計量係統,原子時用來衡量時間,本質是尋找一個穩定的周期現象。

但是涉及到人類日常生活的周期性變化,則取決於依地球自轉速度而變化的天文時。

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一天不足24小時

為兼顧人類對天文時和原子時的需要,科學家們規定了協調世界時(UTC),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的世界標準時間。它不與任何地區位置相關,也不代表此刻某地的時間。

而這增加或刪除一秒的說法就由此而來。

你可能納悶了,我每天看著時間,還是一分鍾 60 秒,這增加一秒或刪除一秒又是如何發生的?

當當當,

敲黑板時間到!

↓↓↓

閏秒就是在世界標準時間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一秒,它是天文時和原子時相協調的產物。

以原子時為標準,一天就是 86400 秒。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不斷變化,從 1820 年至 2015
年,天文時的一天如果用原子時來衡量,平均有 86400.002
秒。這千分之二秒的誤差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差異會越來越大。為了讓二者的時間盡量保持一致,科學家在 1972
年,引入了閏秒係統。

閏秒一般被安插在 23 時 59 分 59 秒,以我們所用的時間標準來說,下一秒應為 0 時 0 分 0
秒,但加入閏秒之後,時鍾則顯示為 23 時 59 分 60 秒,之後再進入 0 時 0 分 0 秒。

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一天不足24小時

而閏秒的安插日期一般為 6 月 30 日或 12 月 31 日,或者是 3 月 31 日或 9 月 30
日,這個並沒有固定的規律,具體日期由國際地球自轉服務局(IERS)通過監測地球的自轉速度,統一規定和發布。一般是提前 6
個月通知各國何時需要增加或減少閏秒。

從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全球已經進行了 27 次閏秒調整,而這 27
次都是在等待趕不上趟的地球自轉,也就是說我們的時間一共增加了 27 秒。

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一天不足24小時

1972 年至今 已添加過閏秒的年份

但是近幾年來,由於地球自轉速度正在加快。報道指出,發現過去 50 年裏,地球完成一次旋轉所需的時間慢於 86400 秒(24
個小時)。然而在 2020 年中,這一長期趨勢被逆轉,現在一天的時長常短於 86400 秒。2020 年 7 月 19
日,這一天的時長比 24 小時縮短了 1.4602 毫秒——這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因此 2021
年或將出現全球時鍾中第一次刪除一秒的情形。

那看到這兒,你或許又要問了:” 閏秒對普通人有什麽影響?”

簡單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閏秒的設置與時區無關,全世界都在同一時刻發生。大部分民用設備本身就容易產生秒級的時間誤差,閏秒的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而我們的手機電腦,現在基本都可以與互聯網同步時間,閏秒發生後係統會自動同步。

但從另一個層麵來講,閏秒或多或少會對時間精度要求較高的設備和應用,如現代衛星通信和導航係統,造成影響。主要原因是由於它的不可預測性,因為誰都不知道在未來幾個月裏會不會出現一次新的閏秒,所以係統的設置無法完美規避閏秒帶來的影響。這些通信係統需要與太陽、月亮和恒星的常規位置絕對一致的時間,如果這些係統時間出錯帶來的影響不可想象。

有些國家機構曾經提出取消閏秒的議案並在國際大會上進行表決,但這些議案目前都處於駁回或延期決定的狀態。學界至今提出的新方案也都還存在各種問題,不能完美替代閏秒。

誰來守護時間?英法兩國延續 200 多年的 ” 相愛相殺 “

取消閏秒的建議,曾一度得到了意大利、德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的支持,其中法國最為堅定。法國和英國關於 ” 誰來守護時間 ”
的梁子早在 1884 年就結下了。在當年的華盛頓本初子午線會議上,法國力推 ” 巴黎標準時間 “,結果被英國的 ” 格林尼治時間 ”
打敗。

而現今主要由法國人組成的國際計量局表示,世界標準時間應該完全基於原子鍾的時間即原子時。”
繼續使用格林尼治時間即天文時,就等於允許世界上同時存在兩個時間。”

作為格林尼治時間的發祥地,英國人可不這麽看。包括英國在內的一些國家認為,依靠閏秒調節天文時和原子時的方法已經沿用了近 50
年,這一方法能夠很好地繼續發揮作用。

網友熱評

↓↓↓

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一天不足24小時

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一天不足24小時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一天不足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