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學古隨筆:損盈福謙 鬼神有眼(數文)

文:華翰

來源:正見網

daisies 1466860 1280

一、得意勿忘失意時

元代許名奎在《勸忍百箴》中說:「迅風駕舟,千里不息;縱帆不收,載胥及溺。」意思是講:順著疾風駕船,行走千里也不會停止;如果不收起船帆,船上的貪官將會被淹死。迅:是速度很快的意思。那些乘船、縱意,憑藉勢力的人,好象趁著風力駕船,一會兒功夫,便可達到千里之外,難道不快樂嗎?但是,如果得意忘形,不檢點、反省、自律,放鬆警惕,放肆胡為。必定有船翻人死,災難臨頭之日。所以說:「縱帆不收,載胥(指貪官)及溺(船載貪官,一起沉沒)。」

許名奎有先見之明,他預見到那些貪贓妄法之徒,一旦得勢,便會縱慾不息。其結果就是好景不長,失意遭殃。所以他告誡人們:「得意勿忘失意時」,想一想自己的下場,還是把心思才力,放到濟世惠民的事業上,才為妥當!

「載胥其溺」的典故,來源於《詩經?大雅?桑柔》,這首詩說:「其何能淑,載胥其溺。」原詩是詩人芮良夫,為諷喻周厲王而作。周厲王任性妄為,敗壞王業,他狂貪專制,壓止批評,自己削弱國力,還不能馬上改正以前的錯誤,因此詩人芮良夫很憂慮,便寫了這首詩,諷喻厲王:你應該收斂趕快變好。否則,恐怕只能和船一塊兒,共入汪洋大海了。

二、損盈福謙,鬼神有眼

元代許名奎,在《勸忍百箴》中還說:「蓋貴賤常相對待,禍福視謙與盈。鼎之覆竦,以德薄而任重;解之致寇,實自招於負乘。」

這段話的意思是講:高貴與卑賤,常常同樣相等對待,鬼神會對自大的人降禍,對謙卑的降福,鼎被折足,打翻佳肴,是因為主人才德不足,而職責重大。解卦說:招致敵人來,是因為車上的人所負載的東西的緣故。

貴賤常相對待,這是說,(在神的眼中)高貴和卑賤常常是平等對待的。但是互相變化,沒有固定不變的。古代傅說(人名)從建築工人而做到宰相;商鞅由宰相,後來成了逃犯。所以《易經》謙卦的彖辭說:「鬼神對盈滿的貪官降禍,對窮困善良的人降福。人們也是憎惡驕傲自滿,而喜歡謙虛謹慎的。」這是說:鬼神有眼,損盈福謙,常常降禍給有錢的人,而降福給不足的人,看來鬼神也喜歡謙虛的人。

西漢的董仲舒,在回答漢武帝的策問時,說:「背東西的人卻去乘車,招致敵人到來。乘坐車子,是君子的位置。背很多東西,是小人的事。這是說身為君子(比喻貪官表面上像君子),卻去做小人的行為(例如貪污淫穢),那禍患一定會到來。」這種說法,《易經》中也曾經提到。

三、居安思危,如履薄冰

元代許名奎,在《勸忍百箴》中又說:「訟之鞶帶,不論朝於三褫;孚之翰音,凶於天之躐登。靜言思之,如履薄冰。」意思是講:訟卦中說的鞶帶,一天內三次下令奪回他。卦中說的雞,凶兆在於它想登天。安靜地思考一下處境,要象踏上薄冰一樣,小心謹慎。」

《詩經?小雅》中,也曾寫道;「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首詩是周朝的大夫寫的,用此來警戒周幽王。說:戰戰兢兢,小心謹慎,好象面臨深淵,唯恐掉了下去;又好像走在薄冰之上,唯恐陷下去。 這裡引用它,是勸告掌握大權的高官們,要居安思危,不能忘記了踏上薄冰,接近深淵的危險。

身居高位是件好事,但宦海沉浮難測,一旦官場失勢,則連市井百姓也不如。中國有一句俗話,叫「爬得高,跌得重」,身份顯赫的達官貴人,一旦遭貶,或遇政治鬥爭,輕則流放他鄉,重則身陷囹圄,惶惶然,凄凄然。有不可終日之憂。而平民百姓,無身名之累,心地安然。所以,身處高位的人,一定要考慮下台或倒霉的結果,特別是在民主制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既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煊赫,也有「一旦犯法,永世遭殃」的悲劇。

明代哲學家洪應明指出,身居高位的人,「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通俗而言,是讓人不要「好事都想攫為己有,壞事都推給別人承受。」這樣以免招致他人怨恨,或帶來殺身之禍。

四、受寵之人常有禍

許名奎說:「龍陽君之泣魚,黃頭郎之入夢。」龍陽君(人名)哭泣魚的命運(是因為想到了自己),黃頭郎進入文帝夢中(鄧通卻沒有好下場)。這裡有兩個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戰國策》記載:魏王和龍陽君,在一條船上,釣了十多條魚,龍陽君卻哭了。魏王問他為什麼哭?他回答說:「我開始釣到魚時,很高興。後來又釣到更肥美的魚時,便把先前釣到的魚,丟掉了。如今,我能為王您打掃枕頭和席子,爵位到了顯赫的地步,走在宮庭、道路上,人家都要避開。天下有很多美人,聽說我被大王寵幸,她們都來牽著大王的衣裳,歸向大王。我就象先釣到的魚,也要被大王拋棄了,我怎麼能不哭泣呢?」龍陽君是魏王寵幸的大臣,他能夠想到:受寵之人,會有失寵的下場和災難。

第二個故事是:西漢的鄧通,為人搖船,他的外號叫黃頭郎。漢文帝夢見:天上有一個黃頭郎,推著他上天,穿著一件只遮著屁股的衣服。醒後四處尋找,終於在漸台找到了鄧通,他果然穿著那身衣服。皇帝十分寵幸他,賞賜他上萬錢財。相面的人,為他相面,卻說他最後會餓死。當時,文帝把蜀山賞賜給他,封為上大夫,讓他自己鑄錢用。後來漢景帝就位,有人告發鄧通到境外去鑄錢。後來,將鄧通的錢財全部沒收了,不留一文錢。鄧通寄食在別人家裡,終於餓死了。

五、得寵之時思失寵

許名奎,在《勸忍百箴》中,還說:「董賢令色,割袖承恩,珍御貢獻,盡入其門。堯禪未遂,要領已分。」意思是說,董賢憑藉男色,換來皇帝割袖的恩惠,珍寶御器,都因此進了他的家中。皇帝本想仿效堯的作法,將寶座禪讓給他,打算還沒實現,董賢的身首,已分家了(被斬首)。

這裡有一個故事:西漢時的董賢,字聖卿,是雲陽人。長得很美麗,自己十分得意。他柔順聰明,先做太子的舍人,建平四年,進宮當了侍中,後來做到了大司馬。漢哀帝很寵幸他,出去時坐高頭大馬拉的車。回來後,有人侍侯。妻子和殿中人私通,妹妹做了昭儀,父親董恭做了少府。他一家富貴,震動朝廷,權力大得和皇帝差不多。董賢曾經白天和皇帝睡在一起,歪躺在皇帝衣袖上,皇帝想起床,董賢沒有醒,為了不驚動董賢,皇帝就割下了自己的衣袖,他們的恩愛到了這種地步!皇帝為他在北闕下,修了一座大宅,賞賜了無數珍寶,都放在這座大宅里。元壽元年,司隸鮑宣,上書說:「董賢和皇上,本沒有一丁點兒親戚關係,但是憑著長得漂亮,會說話,朝上爬。皇上賞給他的太多了,用盡了官府的珍藏。進貢的物品,應當只供養君主一人,現在卻都進了董賢家裡,這難道是天意和民意么?」有一天,皇上在麒麟殿擺酒宴,席間看著董賢說:「我想效法堯讓位給舜的辦法,怎麼樣?」這時王譚的兒子王閩,上前說:「天下是高祖的天下,不是陛下您得來的。天子沒有戲言。」皇上不作聲,很不高興。第二年,皇帝駕崩,董賢這個佞人,因罪被罷了官,當天,他便和妻子都自殺了。有人懷疑他是裝死,掘出棺材,把屍體運到獄中檢查,然後把屍體就埋在獄中。他的家屬被流放到合浦縣。官家折賣了他的財產,共有四十三萬萬。太史說:「他(董賢)是什麼樣的人啊,私自偷來富貴,謀劃損害能人,為後世作了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