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大智慧者無妒忌之心

  • 新聞

文:張元之 來源:正見網

bamboo 3644380 1280

無論人在哪一個社會階層,都會與人產生矛盾,從而生出妒忌之心。其實妒忌心卻與人無益於己有害,不是什麼值得追求的。但凡有智慧者,都是沒有妒忌之心的。

衛靈公讓民眾在天冷時挖池,宛春勸諫說:「天冷時興辦工程,恐怕損害百姓。」曼公說:「天冷嗎?」宛春說;「您穿著狐皮裘,坐著熊皮席,屋角又有火灶,所以不覺得冷。如今百姓衣服破舊不得縫補,鞋子壞了不得編織,您是不冷了,百姓可冷呢!」靈公說:「你說得好。」就下令停止工程。侍從們勸諫說:「您下令挖池,不知道天冷,宛春卻知道。因為宛春知道就下令停止工程,好處將歸於宛春,而怨恨將歸於您。」靈公說;「不是這樣。宛春只是魯國的一個平民,我舉用了他,百姓對他還沒有什麼了解。現在要讓百姓通過這件事了解他。而且宛春有善行就如同我有一樣,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嗎?」靈公這樣議論宛春,可算是懂得為君之道了。

能夠聽從下屬的勸諫是不容易的,因為牽涉到要放棄自己的眼前利益,能夠不與之爭功更是不容易的。不爭功也就沒有妒忌之心了。很多時候我們會問:「衛靈公到底求什麼呢?」說出來大家會恍然大悟,他真正求得其實就是國家,因為他是一國之君,國家當然是他的了。既然如此,其他的就成了次要的了。

歷史上很多的修道之人,他們放棄利益和人間的名,不與人產生矛盾,當然也就沒有妒忌之心。歷史上我們認為的名人,其實未必是真正的好人,結局有時甚至會下地獄,而我們所認為的壞人,或許成仙得道了。因為真正的修道之人,是不執著於人間的一切的。人們也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他們到底求什麼」他們真正要的是大自在,也就是得道。其它的在他們眼裡,同樣不重要了。

妒忌之心都是與人的利益和享受有關的,也就是名利。一旦我們有了大智慧,有了更加遠大的目標,妒忌之心也就自然沒有了。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