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古風悠悠:清官不愛銀和屋,送別墅給苦婆婆(數文)

文:曾敬賢 來源:正見網

tea plantation 3358870 1280

一、救危難,延壽命,福澤三代!

唐代,彭城人劉弘敬,字元溥,世代居住於淮河、淝水之間,資財數百萬,平常修陰德,而不炫耀,所以人們也都不知道。他家中雖然富有,但不等別人愁怨,就助之以財。施給人恩惠,從不指望回報。

唐穆宗長慶初年,有個善於相面的術士,在壽春道上,遇見劉元溥,道:「噫!君子請停步,我有言相告。」劉元溥便把他請到館舍中訊問。那人說:「您的財產是很豐厚了,但再過二三年,大限將至,怎麼辦呢?」劉元溥流淚道:「人的壽夭是天命,先生能幫我什麼忙?」術士道:「相貌不如品德,品德不如度量。您壽命雖然不高,但德業甚厚,至於度量,更是特別寬弘。先告訴您以後的事,這二三年內,您要勤修美德,希望你有可能延長壽命。一德可以消百災,還能享受爵祿,何況長壽呢。請勉力為之!三年之後,我還要再來。」說罷就走了,劉元溥流著淚相送。

於是,劉元溥開始準備身後之計。他有個女兒將要嫁人。他抵達揚州,想找幾個女奴作陪嫁,他用錢八十萬,買了四個婢女,其中有個叫方蘭蓀的,很美麗,而風骨姿態,很不像出身微賤之家。劉元溥詢問內情,她沉吟很久,才答道:「賤妾死罪,本不敢說。既然主人深問,哪裡還敢隱瞞。我世代是名族,家鄉本在河洛。先父為官於淮西,不幸遭逢吳寇,反叛跋扈,因我母與賊寇姓氏相同,被朝廷懷疑是賊黨親屬,於是身遭屠戳,全家被抄沒入官,從此我就沉淪下賤,無處申訴。而我家其他的親戚,在吳寇被平之後,全被官軍收捕為俘虜,連下落也不明了。賤妾一身,換了兩次主人,現在才到此處。」劉元溥嘆息了很久,便說道:「鞋子雖新也不能頂在頭上,帽子雖舊也不能被腳踩著。你雖然家族喪亡,但還是衣冠士族之女,而且又如此抱冤,就是三尺童子,也能為之憤慨!何況男子漢呢?如今,我如不能洗雪你的冤枉,便當為神明所誅!」於是便詢問她的親戚,便焚掉了她的賣身契,把她認作外甥女,用家財五十萬,先於自己的女兒,而將她(方蘭蓀)盛操盛辦的嫁了出去。

長慶二年春天三月辛卯,方蘭蓀既已出嫁,劉元溥夢見一人,身穿青衣,手執牙簡,望塵而拜,劉元溥向他靠近,他便潸然流淚道:「我就是方蘭蓀的父親,感君之恩,何以報答!我聽說陰德是可以感動天地的。如今您的壽限已到盡期,我當為您請求於上帝,特來奉告。」說罷便走了。過了三天,劉元溥又夢見方蘭蓀的父親立於庭前,紫袍象簡,侍衛嚴整(大官氣象),向前致謝劉元溥道:「不才我僥倖得請於上帝,上帝答應我:延長您二十五年壽命,富及三代,子孫不再有禍事。那些殘害我家的人,都要受到審理,現存的禍其身,已死者子孫遭殃。上帝又憐憫我的冤情,任以重職,負責主宰淮海之間的山川。」於是,嗚咽再拜而去。

天明之後,劉元溥隱約記著夢境,但還不甚相信。到了三年之期,相面的術士,果然又到了,迎上來祝賀劉元溥道:「您的壽命延長了。先讓我看看您的眉毛和頭髮之間。」劉元溥把帽子向後斜,露出了額頭。術士道:「噫!這是有陰德,而上感於天帝的征相。從今以後二十五年,餘慶延及三代。」劉元溥這才把方蘭蓀父親的事,告訴了他。術士說:「春秋時,晉國的韓厥,暗自保存了趙氏。司馬遷認為:韓氐十代而位至王侯:就是因為有陰德的緣故。況且方蘭蓀之家,已經沒有後人,方蘭蓀之身已為賤隸,如此而能不吝惜那麼多金錢和美麗的容貌,恤存孤女,這難道不是很厚的陰德嗎!」 (出自《陰德傳》)

二、蕭仿有儉僕盛德,83歲當宰相

唐朝的丞相、蘭陵公蕭仿,其清高之譽、儉僕之德,為當時人所推服。他曾統帥軍隊於番禺,有酌泉投香之譽。因此,他家開的商店,外國商賈輻湊,以至長安城店肆中的外國寶貨和藥材,比南方的物品,還要豐盛。並且他還能得到輿論所讚美。唐僖宗誕生於壬午年,即位於癸巳年,年齡十二歲,他想任用德高望重的人,輔佐教化,便把蕭仿從太常卿,提拔為丞相,當時他年已八十三歲了。他擔任幾年宰相,汲引才俊之士,宣導皇帝恩慈,表彰廉儉,使社會澆薄之風,大有新貌。及至他逝世於相位,皇上甚為悼念,廢停正常的朝見三日,而封贈之禮,加以優惠。議論的人說:「崇高的官位和厚重的俸祿,假如他有分享之命,陰靈必然助他高壽。不然的話,哪裡有過了八十之年,而任命他為宰相的?姜太公晚年七十,而遇周文王。而如今蕭仿比姜太公垂釣渭濱時、還大十二歲。可知榮辱之分,豈是偶然呢!」
(出自《唐闕史》)

三、清官不愛銀和屋,送別墅給苦婆婆

唐代人孫泰,山陽人,少年時,師事皇甫潁,操守頗有古代賢人之風。孫泰的妻子,就是他姨媽的女兒。早先他姨媽垂老,把兩個女兒託付給他,說:「姐姐瞎了一隻眼,你可以娶她妹妹。」姨媽死後,孫泰娶了姐姐。有人問他:「為什麼娶姐姐?」他說:「她是殘廢,除了我,讓她嫁給誰?」眾人都很佩服孫泰的仁義。

他曾在都城的街市的小店中,見了一柄鐵燈台。買回家後,命人磨洗,發現是銀的!就趕快前往賣家退貨。

唐僖宗中和年間,他準備把家遷到義興,置買一所別墅,須用二百貫錢。他已經付給賣主一半了,因為要去吳興郡,就約好回來後,再去別墅。過了兩個月,孫泰從吳興回來,停舟於別墅之前,又把剩下的一半錢,交給了賣主。於是,這套別墅,正等著他遷來定居。

這時,他看見一個老婆婆,長慟數聲。孫泰悸然而驚,叫她過來,細問原因,老婆婆說:「老婦曾在此屋,侍奉公婆。如今子孫不肖,使別墅為他人所有。老婦甚苦,所以悲傷!」

孫泰凄然久之,於是騙她說:「我剛剛得到京城的書信,已經安排我到別處為官,就不能在這裡住了。我把這套房子,就交給你和你兒子掌管吧。」說罷,解舟而去,再也沒有回來。

孫泰的兒子孫展,進士及第,在五代梁朝時,官為省郎。

(出自《唐摭言》)

四、李質救七人,延壽十四年

唐懿宗咸通年間,吉州牙將李質,得病將死。忽夢進入冥府,見到主管官吏,對他說:「你曾救出七人性命,應該延壽十四年。」冥吏手
執簿書,過來請示:「可否執行上面的決定?」他們互相商量了一會兒。冥吏對李質說:「事情了結了。」就命使者領送他回家,走到一座高山上,把他推了下來,他便醒了。

李質暗記其事,從此病漸漸痊癒,果然過了十四年後,才去世。
(出自《報應錄》)

五、「我們的女兒,不愁嫁不出去。」

唐朝人范明府,精通術數之學。他被選授為江南某縣的縣令,自己占卜自己的祿命,道:「明年秋天,祿、壽都要完了。」他將要出京城時,又去拜訪一位占卜的術士,卜者說:「你明年七月,大數即盡,何必要到遠處為官呢?」范明府道:「我已知道了,但是因為我還有一個女兒沒有出嫁,我指望得些俸祿,作為嫁女之資。然後就坐等天命。」

范明府到任後,買了一個婢女,詢問她的姓氏來歷,婢女說:「我姓張,父親曾擔任過某處的堰官,遭遇兵寇之亂,被掠賣至此。」范明府驚起,問她父親的名字,原來是往年的至交。他便對自己的妻子說:「我們的女兒,不愁嫁不出去。」便把自己女兒的嫁妝,全部做為陪嫁,送給剛買的婢女,選擇縣裡幕僚中一個謹慎善良的人,做婢女的配偶,替她美滿完婚。

范明府任滿之後,回京,卜者見了他,大為驚駭,道:「你過去為什麼要騙我呢?當時算你的祿壽都將完盡,如今竟然無恙,假如不是你說的生辰甲子有錯,就一定是有陰德,而得到善報了!」范明府道:「全都不是。」卜者詢問不已。范明府便把嫁婢女的事,告訴了他。卜者說:「就是這事了。你的福壽,未可測量了!」後來他又歷官數任,才去世。

(出自《報應錄》)

六、「女孩子依然還是處女」

五代時,蜀國的羅城使(官職名) 程彥賓,是臨淄人。攻取遂寧時,經親率士卒,直冒矢石。城破,他獲取處女三人,生得很漂亮,程彥賓就安排另外一間屋子,讓她們住。過了十來天,女子的父母帶著金錢來贖女兒,程彥賓退還金錢,而把女子交給她們的父母,並告訴他們:女孩子依然還是處女!

父母流著淚,而致謝道:「願公早日為節度使!」程彥賓笑著回答:「我的願望:只是壽命終了時,沒有病就行了。」後來他年逾耳順(六十歲),果然無疾而終。

(出自《儆戒錄》)

七、劉軻改葬屍骸、積大陰德

唐朝時,有個人名叫劉軻,年輕時,遊歷羅浮山和九疑山,讀黃老之書,想學神仙飛升之道,又到曹溪慧能大師處,探求佛教奧妙,於是穿上僧服,法名海納,北游至筠川、方山等寺,又居於廬山東林寺,學習《南山鈔》和《白法論》,俱得其宗旨。他獨處一室,屢次夢見有一人身穿短褐,說;「我是個書生,過去因為遊學,亡故於此室。住持和尚,沒有報告給郡縣,就把我埋在窗下。而屍骸局促,死去的鬼魂模樣,是以真屍為準的,所以我怎麼能安息土中呢?您如果能為我遷葬,必有酬謝。」

劉軻詢問寺里的僧徒,果有此事。劉軻便解下身上穿的衣服,覆蓋書生的屍骸,備下棺木,改葬於虎溪之上。

這天夜裡,他夢見書生,前來致謝,拿來三隻雞蛋,勸劉軻立刻吃掉。劉軻嚼了一個,又吞了兩個。後來,劉軻便精通了儒學,善寫文章,並且登進士第,任職史館。後來,當了侍御史。一切順吉。這都與他改葬屍骸,積陰德有關。

(出自《雲溪友議》)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