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華小夥征婚被網暴事件:是誰在抬高擇偶標準?

清華小夥征婚被網暴事件:是誰在抬高擇偶標準?

近日,一則征婚帖子引爆網絡。據媒體報道,來自山西的張某瑋在某社交平台發布的征婚帖中宣稱自己月入五萬,是一名斜杠青年,本職工作是大學老師,欲找一名有意在當地長期發展的姑娘戀愛結婚。然而當事人卻因外貌缺乏自我管理被網友質疑“精神貧瘠”“過於自信”,是“普信男”代表。

據了解,張某瑋清華畢業後放棄了穀歌高薪,回山西的一所二本學校任教,通過教競賽、寫程序等兼職月入五萬。一年前他曾在社交平台征婚,當時因每月收入3000元被嘲笑“不配找女朋友”。然而如今月入5W了,卻又有人說他形象邋遢。

因為涉及“小鎮青年”、“做題家”、“從大城市回到家鄉”這些具有辨識性的標簽,張某瑋這則征婚帖子原本就極具話題性。當然這則征婚帖之所以能觸發輿論的敏感神經,還是因為一些網友對張某瑋進行樣貌羞辱,以及這些言論招致的另一輪更為激烈的性別爭論。

有意思的是,在這場爭論中,一些立場鮮明、言論極端的賬號背後到底是男是女,我們其實並不清楚。但是這些言論將全部的怒火引向了男性和女性兩個群體,在性別對立的“堡壘”上再添“一磚”,卻是顯而易見的。

一些網友自然而然以性別為界限,顏值高低、收入多少為籌碼,瞅準對方弱點“互扔石頭”。大v下場、網友站隊、口誅筆伐、唾沫橫飛、相互攻訐……一則征婚帖子,帶來的不是一段美滿姻緣,而是一場激烈的互撕與攻擊,這恐怕是當事人始料未及的。

清華小夥征婚被網暴事件:是誰在抬高擇偶標準?
眾說紛紜中,有些觀點需要厘清。

首先,婚戀市場的評價標準永遠都該堅守“感情”這條最樸素的底線。兩個人是否般配、是否應該走入婚姻,首先要具備的當然是感情基礎。

外貌、教育背景、物質條件可以是加分項,但不宜以此對一個人“蓋棺定論”。因為張某瑋相貌普通、沒有進行身材管理,就否定他征婚的權利,抬高擇偶的判斷標準,對其評頭論足甚至人身攻擊,逾越了公共討論的底線。

無論是網絡還是現實生活,任何對他人進行樣貌羞辱的言行都應該被譴責。追求美固然是人的天性,但是,過度推崇“顏值即正義”,對樣貌不佳的人動輒取笑、攻擊,是對普通人生活權利的擠壓。

參差不齊才是人生常態。張某瑋雖然樣貌普通,但是清華“姚班”(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院士創辦的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曾就職於摩根大通、穀歌,這些履曆無不在為他的優秀“背書”。一些人看不到這些,隻關注外表,甚至將外表作為他的“原罪”,無疑是一葉障目,折射出來的傲慢無禮讓人覺得荒謬可笑。

更重要的是,在這場討論中,我們也不能忽視一些言論故意挑動性別對立、不斷抬高擇偶判斷標準的情緒和傾向。

自從脫口秀藝人楊笠憑借一句“有些男人明明那麽普通卻又那麽自信”一戰成名後,兩性話題在輿論場上的熱度始終居高不下。此次征婚事件所引發的輿論風波,很難說一些人沒有代入對“普信男”的偏見。

但其實,婚戀市場上的兩性話題,原本就帶有極大的主觀性,一些人因為自己的某些經曆就將個體感受上升到對女性或者男性群體的批判,抬高擇偶的標準,乃至於煽動情緒、挑動性別對立,這本身就是非理性的。而且不排除一些人以此博眼球、吸引流量。所以我們對此種言論也該保持警惕,在公共討論中謹守底線,謹防輕易被帶偏。

婚戀嫁娶原本應是一個自然生發的過程,而客觀上,網絡征婚隻能把人局限在學曆、樣貌、物質條件的框子裏,注定無法呈現一個人鮮活的人生姿態和感情需求。我們要看到並承認這種局限性,而不能因為這種局限性就大做文章。

說到底,任何時候,互相尊重,心平氣和地看到不同並包容彼此,都該是討論兩性議題的第一步。

好看新聞|時事與歷史:清華小夥征婚被網暴事件:是誰在抬高擇偶標準?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