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戰火烽煙再起 拜登麵臨首個重大地緣政治考驗

正在國際社會輿論近期關注台海問題、朝鮮重新試射導彈,以及伊朗核協議重啟談判動向等地緣政治長期存在的難題之際,俄羅斯和烏克蘭在烏東地區的對峙局勢則有著日益緊張的趨勢。3月26日,四名烏克蘭軍人陣亡。烏克蘭指責是俄軍迫擊炮發動的襲擊所致。不過,俄羅斯否認參與其中,並稱這些士兵是在檢查雷區時被地雷炸死的。俄方還警告說,烏克蘭方麵的挑釁行為可能引發戰爭。有報道稱,俄羅斯正在兩國邊境大規模集結軍隊,引起西方國家的高度關注和回應。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Dmitri
Peskov)4月2日向記者表示,北約組織出兵烏克蘭將是一係列潛在危險事件的開端,並稱“俄方將采取進一步措施來確保(自身)安全”。當被追問這些措施可能是什麽時,佩斯科夫僅表示,俄羅斯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他堅稱俄羅斯沒有采取威脅烏克蘭的行動。

分析人士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京執政至今已達20餘年,盡管他在發展國家經濟和建設上的成就乏善可陳,但在他的領導下俄羅斯還是秉承了曆史上的成功的外交策略,每每當出現機遇時都毫不猶豫的主動出擊,為自己爭取戰略上和實質性的利益。正如俄羅斯憑借2011年爆發阿拉伯之春在燃至敘利亞之後,以幫助阿薩德政權平亂和剿滅“伊斯蘭國”的名義將軍隊派入了中東地區,有聲音指出,如今烽煙再起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邊境局勢也與克林姆林宮的戰略投機心理不無關係。2013年11月21日,由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領導的烏克蘭政府決定,暫停有關與歐盟簽署聯係國協定的準備工作,同時表示將加強與俄羅斯等其他獨聯體國家的經貿關係。烏克蘭社會和政治危機自此爆發,觸發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

奧巴馬劃“紅線”的教訓令人記憶猶新

雖然俄羅斯是在2014年2月才匿名出兵控製的克裏米亞半島,但不少觀察家認為,普京之所以敢於這樣做,禍根早在一年前的敘利亞生化武器危機中就有所埋下。2012年8月20日,作為自由世界領袖,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的一場記者會上向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提出警告稱,在敘利亞衝突中使用或部署生化武器是跨越美國“紅線”的行為。奧巴馬說,“我們對阿薩德政權和當地其他行為者都非常清楚,我們的紅線是我們開始看到一大堆化學武器被轉移或使用。這將改變我的計算方式。”雖然奧巴馬沒有點明,但外界猜測他指的是美國可能進行軍事幹預。2013年4月25日白宮方麵表示,美國情報界相信敘利亞政府在其內戰中曾小規模使用了化學武器。這意味著阿薩德政權已跨過了奧巴馬此前劃定的“紅線”。

盡管如此,外界所猜測的奧巴馬將給予阿薩德政權軍事懲罰的消息並未出現。他在這一自行劃下的原則問題上的反複也引來了國內外的質疑。當時還在世的共和黨籍參議員麥凱恩就批評說,奧巴馬劃下的“‘紅線’顯然是用自動消失墨水寫成的”,因為人們認為“紅線”已經越過,奧巴馬政府卻沒有任何行動。同年8月21日,被由反對派武裝自由敘利亞軍控製的首都大馬士革東部郊區古塔,再次發生生化武器襲擊事件。這次事件中估計受難人數從至少281人到1729人不等。這一事件的發生恰恰是奧巴馬發表譴責阿薩德政權使用生化武器“紅線”說一周年的紀念日。對此,當時正在對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進行訪問的奧巴馬則回應說,“我沒有設定紅線。當代表世界98%人口的各國政府表示使用化學武器是可惡的,並通過了一項條約(《化學武器公約》),即使在國家參與戰爭的情況下也禁止使用化學武器時,世界就設定了一條紅線。”

或許是為了挽回顏麵,參議院民主黨人在事件發生數天後於美國國會中推動了一項授權奧巴馬政府對阿薩德政權使用軍事力量,以應對其使用化學武器情況的立法動議。盡管該法案明令禁止使用美國地麵部隊,但其從未在眾議院或參議院進行過現場表決。要知道,據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事後回憶,法國和英國當時已準備好與美國一道對阿薩德政權進行懲罰性打擊,但隨著美方的退出和英國議會的反對,後來該計劃也不了了之。奧朗德則仍然堅信,這是“錯失了一個本可以改變(敘利亞)戰爭進程的機會”。評論人士指出,奧巴馬這種猶豫不決的表現在克林姆林宮眼前暴露無遺。這從某種程度上也給予了普京在日後敢於出兵吞並克裏米亞和對烏克蘭東部局勢進行幹預的信心。

拜登上台美國注意力對象發生轉變

2014年2月至今在烏克蘭東南部頓巴斯地區的戰爭,由俄羅斯控製在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俄語區的親俄勢力與烏克蘭政府軍交戰中進行。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俄語地區的親俄勢力要求將這些地區並入俄羅斯聯邦。其中,克裏米亞在2014年3月經過公投後宣布獨立並隨後加入俄羅斯聯邦;而頓涅茨克州及盧甘斯克州等地親俄群體也占領了政府建築物,宣布成立國家,但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烏克蘭東部的內戰亦間接導致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空難。戰事從2014年與2015年兩次明斯克停火協議簽署後有所趨緩,但分離勢力沿著兩個爭議地區的邊界繼續與烏政府軍對峙,至今仍有零星衝突。評論認為,盡管在烏克蘭內戰爆發近7年後,俄羅斯再次向烏克蘭東部陳兵的真正原因尚未明確。但這或許與拜登政府在上台後明確中國對美國構成“最大的挑戰”,而不是繼承奧巴馬政府時期對俄羅斯威脅的首要關注有所聯係。

拜登總統在今年2月4日到訪美國國務院發表首次外交政策演講中便明確表示,“中國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者,給美國的繁榮、安全和民主價值都帶來了直接挑戰”。他說,“我們將直麵中國的經濟惡行,反製其咄咄逼人、脅迫性的行為,頂回中國對人權、知識產權和全球治理的攻擊”。他說,“但是我們做好了準備,在符合美國利益時與北京共事。”
在提到俄羅斯時,拜登說,“與此同時,我以完全不同於前任的方式向普京總統明確表示,對於俄羅斯采取的侵略性行動——幹涉我國選舉、網絡攻擊、毒殺其本國公民等行為,美國不聞不問的日子已經過去。我們毫不猶豫地要求俄羅斯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努力捍衛我們的重要利益和我們的人民。我們與其他誌同道合的夥伴聯合行動,同心協力,將會更有力地對付俄羅斯。”

美國政界兩黨逐漸將對中國挑戰的重視取代對俄羅斯威脅的關注是一個自冷戰發生後的曆史性機遇。如果說這是一個宏觀趨勢,另一近期發生的微觀事件可以被看作全世界專權者們對拜登政府捍衛國際秩序和民主決心的考驗。毫無疑問,這就是自今年2月1日爆發的緬甸軍事政變事件。盡管拜登政府在緬甸軍方連日來的血腥鎮壓下隨後宣布立即停止與緬甸的所有貿易往來,直至民選政府重獲政權為止,但這還是不能阻擋軍方安全部隊殺害了至少564名平民,包括47名兒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月3日在國務院發表對外政策講話時明確表示,拜登政府將會用榜樣的力量,“以鼓勵其他國家開展關鍵的改革,取消不良法規,打擊腐敗,停止不公的做法”。他說,“我們將獎勵民主行為方式。”

美國已要求俄羅斯對烏克蘭邊境的“挑釁行為”作出解釋

布林肯說,“但是,我們將不會通過代價高昂的軍事幹預或試圖用武力推翻專製政權來促進民主。我們過去嚐試過這些做法。無論我們有多麽好的用意,都不曾見效。它們給‘促進民主’帶來不好的名聲,讓美國人民失去信心。我們采用不同的做法。”回到上文提到的烏克蘭東部當前日益緊張的局勢,作為雙方衝突間實力較弱和領土被他人大規模吞並的一方,烏克蘭方麵並無理由在7年之後重燃戰火或將衝突再次擴大和全麵化。因此,不少人認為普京當局是在對烏克蘭這名演員出身,此前毫無從政經驗的總統澤連斯基,及以新上台的拜登政府為首的西方陣營加以新的測試和考驗。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4月5日告訴媒體稱,美方已要求俄羅斯對烏克蘭邊境的“挑釁行為”作出解釋。

據了解,自今年年初已有20名烏克蘭士兵在雙方的零星交火中喪命。過去兩周,莫斯科已采取行動,在陸地、空中和海上考驗華盛頓及其盟友。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集結軍事裝備,在阿拉斯加空域附近進行軍事飛行,並在北極地區進行潛艇活動。俄羅斯的戰機和轟炸機也頻頻飛近盟國領空,僅上周一就迫使北約戰機爭相應對10次。此外,3月下旬,俄羅斯3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在一次軍演中同時衝破了北極地區的冰層,此舉正值克裏姆林宮采取行動提高其在北極地區軍事能力期間。俄羅斯近期頻繁的軍事行動促使美國歐洲司令部將其警戒狀態提高到最高級別,特別是關注烏克蘭東部邊境地區的活動,促使拜登及美方官員頻繁向烏克蘭領導層和地區內國家首腦致電。

3月31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向烏克蘭政府軍參謀長致電,稱烏克蘭是北約的重要夥伴,美方將對烏克蘭施以援手,同時對俄方發出警告。第二天,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跟烏克蘭防長安德烈·塔蘭也進行了通話。奧斯汀表示,如果頓巴斯衝突升級,美國“將不會讓烏克蘭單獨麵對敵人”,並再度承諾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還適用於克裏米亞局勢”。到了4月2日這天,拜登跟澤連斯基進行了上任以來的首次通話。在電話中,拜登明確地指責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了“侵略”,並宣稱美方將堅定支持烏克蘭收回克裏米亞及頓巴斯地區。3月底4月初的短短72小時之內,美烏之間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負責人的係列密集通話,美國對俄烏兩國衝突表達了嚴重關切,顯示出力圖以威懾的方式避免局勢失控的決心。

美歐北約組織紛紛表態後,球再次回到俄羅斯當局腳下

4月3日,美國軍事支持烏克蘭的動作再度顯性化。北約組織宣布將派出來自5國的1000多名軍事人員在烏克蘭境內跟烏方軍隊舉辦一場聯合軍事演習,軍演代號為“哥薩克之錘-2021”(Cossack
Mace
2021)。烏國防部參謀總部還指出,此次聯合軍演的設想就是為了幫助烏政府軍應對“侵略國在邊境的大規模進攻,以恢複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另在布魯塞爾方麵,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兼歐委會副主席博雷利4月4日通過推特表示,他剛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通過電話,並指歐盟嚴重關切俄羅斯在烏克蘭周圍的軍事活動,並“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他說,將在接下來的歐盟外長會議中就烏克蘭局勢進行討論。

此外,德國和法國4月3日發表聯合聲明,對烏克蘭東部日益嚴重的違反停火行為表示關切。德國和法國外交部說,“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局勢,特別是俄羅斯軍隊的動向,並呼籲各方保持克製,努力實現緊張局勢的立即緩和”。柏林和巴黎重申,“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澤連斯基並於4月5日與英國首相約翰遜通話。澤連斯基通過推特介紹稱,“俄羅斯最近的行動對烏克蘭、北約成員國和整個歐洲的安全構成了嚴重挑戰”。他說,“通話中感謝約翰遜的持續支持。我們認為,烏克蘭並不孤單。我們得到了七國集團國家的支持。北約是烏克蘭的首要任務。”此前,七國集團外長3月18日發表聯合聲明重申,七國譴責“俄羅斯繼續破壞烏克蘭主權,領土完整和獨立的行徑”,並表示不會承認俄方吞並克裏米亞。有了拜登政府和北約盟國的明確表態,球接下來又回到了普京當局的腳下。

好看新聞|時事與歷史:戰火烽煙再起 拜登麵臨首個重大地緣政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