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論茶道

文:智明
來源:正見網

茶 1542832109

世間萬物皆遵循道,即萬物皆有其自身的規律與法則。茶,當然亦有其茶道。

言茶,自然離不開《茶經》;欲讀茶書,首選則是《茶經》。《茶經》的作者陸羽,是個孤兒,在寺廟中長大,在僧人的指點下,苦讀佛道經典。因僧人好茶,陸羽也耳濡目染,早早歷煉出了一身泡茶技藝。後來,他離開寺廟,行走於世間,擁有了儒家情懷,熱衷於茶道。他融匯儒釋道的精神,並通過艱辛的切身實踐,遂著成一部《茶經》,流傳於世,成為茶文化的經典力作。因此,僧人想他入佛,他卻在佛家修行;俗人想讓他做官,他偏不想做官,只為留下茶道。或許他的天賦使命,便是留下茶道,讓塵世之眾,藉此可覓道,可修心養德。

茶的字形——人在草木間,與草木為伴,是陰涼之物,集草之精華。茶生長在苦境,內心孤寂,即意在高寒,湊不得塵世紛爭、喧囂、功利的鬧熱。

《茶經》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即茶性寒儉,適宜於修習者。而精行儉德之人,主要是指僧人、道士、儒生、一般修習者。他們一是對言行要求極高、極純、極嚴,二是性儉、好靜、少欲、雜念少,他們常借助茶的力量,讓內心清靜少欲。如陸羽所在寺廟之方丈,便是嗜茶之人。茶于修習者而言,即如丹之於道士。修習者求靜,而茶性儉,可以抑制慾念、洞開心扉,二者正好契合。

茶有解渴、提神、療疾、養生等功能,但最主要功能則是養心。故陸羽強調,茶道之最高境界在於:中和。中和,是儒家之最高人格理想,是聖人自具、自足的崇高品質。中,在於不偏不倚,不受外物而驚動,不生內在之漣漪。和,平和對待萬物,與人、與物、與神鬼,和諧相處,各得其所而不爭。所以,種茶、沖茶、品茶等等,無不體現「中和」的教化意義。

茶最適宜種植于陽崖陰林間,既向陽,又可遮陰。因其性寒,必得陽以和之。取水,必乳泉石池漫流水。水從深林來,不受污染;水在石上過,不急不緩,正是「中和」所需。

沖茶的全套工藝,必得「緩、慢、圓」,才能極盡「中和」。品茶必得息心、靜氣、專一,讓身心「中和」。即是說,沖茶的每一環節無不為著引導、教化「中和」之質。因此,好茶的標準則是產地合乎「中和」,工藝合乎「中和」,制茶人性情 「中和」,否則為劣茶。而茶藝,即沖茶的系列環節眼觀像是在表演,實則透露著種種玄機。

自古以來,茶人間「斗茶」,僅是市儈爭鬥習氣。把茶抬成天價,是商業炒作,與茶品、茶道毫無關聯。將茶具、茶藝搞得很花哨,僅是表演,與道心沒有關係。那些好茶的污吏、濁人、醜類,即使品到好茶,茶對他也少見作用,也無法清洗內心深處的污垢,難見提升,其實是玷污了茶。

故而,茶最重要的功能是教化。茶者,察也。人須明察:人生一世,好似草木一秋。萬般如幻,轉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