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仇恨攻擊下的亞裔:做自己也是一種愛

“黑暗不能驅散黑暗,隻有光可以;仇恨不能驅散仇恨,隻有愛可以。”

“黑暗不能驅散黑暗,隻有光可以;仇恨不能驅散仇恨,隻有愛可以。”很多人都聽過馬丁·路德·金博士這句名言,但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美國的亞裔來說,在當下針對亞裔的仇恨攻擊頻發的大背景下,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如何實踐,卻是道難題。時報最近請28名亞洲和美國亞裔攝影師,用他們鏡頭捕捉到的瞬間展現亞裔之“愛”,或許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答案。

照片中的人我並不認識,但他們讓我想起自己的親人。從年邁的母親在飯桌上夾菜送到成年女兒口中的關愛,到分離多年的姐妹再度重逢後的擁抱,到老夫妻一起煮飯、看電視的默契,到孩子熟睡的臉和自製的家鄉美食,把亞裔特有的那種含蓄內斂、不大訴諸言辭、卻總是滲透於行動之中的愛的方式呈現得淋漓盡致。華裔作家伍綺詩在為這組照片配寫的短文中說:“選擇如何被看到是有其價值的,重拾你選擇向世界展示麵孔的權利,堅持讓別人看到你心目中真實的你。自豪並大膽地用我們自己選擇的方式描述自己:我在這裏,這就是我。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愛的形式。”

亞裔在美國長期無聲無息形同透明,現在卻因為反亞裔仇恨攻擊浪潮,被不由自主地推到了聚光燈下。同時被曝光的還有一個冰冷的事實:正如時報兩位亞裔作者在他們的新聞分析和觀點文章中分別指出的,成功和地位並不能幫精英亞裔避免仇恨和歧視;無論成功與否,美國隻有兩種亞裔,“一種是隱形的,一種是邊緣的”。

對於一些亞裔移民,這種認知帶來的心理衝擊或許不亞於仇恨攻擊帶來的切膚之痛。很多亞裔移民在美國落腳都抱定著隻要苦練英語、辛勤工作就能被這個國家接受的信念,也因此把“融入主流”(assimilation)當成在美國奮鬥的最高目標。這種努力已經初見成效,皮尤中心在2012年的一份研究中表明,亞裔在經濟成功和社會“融入”方麵的成績令人矚目。但現在,仇恨揮出的拳頭卻砸碎了亞裔移民通過“融入”獲得幸福的美國夢。

人們通常對所謂“融入主流”有兩種不同的理解:其一是割斷自己與母文化甚至母語的關聯,試圖將自己變得與“主流”一模一樣;另一種是保持自己的特色,以自己的樣子成為主流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大熔爐”與“色拉碗”之間的爭論在美國由來已久,但作家Laila
Lalami在2017年為時報雜誌撰寫的文章中指出,特朗普總統當選後,語言、文化、甚至樣貌與白人不同都越來越被視為異類。“現在應該已經清楚了,‘融入主流’主要是關於權力。因為‘融入’沒有客觀的標準,很多人會舉起手說:‘我看到的時候就知道了。’可問題是:由誰來裁定呢?”

現在,當隔三差五就有亞裔被罵“滾回你的國家”時,很多人也許正因如何“融入”的問題陷入更深的困惑和糾結。這也讓伍綺詩在文中給出的答案顯得更加及時:在“我是誰”的問題上,我們並不需要別人來裁定。“我在這裏,這就是我”,或許以愛驅散仇恨的第一步就是要從愛自己開始吧。

好看新聞|時事與歷史:仇恨攻擊下的亞裔:做自己也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