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今年6月,21歲的李某勇(以下簡稱小李)原本將從四川某大學舞蹈專業畢業,成為一名舞蹈教師或者創業,好讓他母親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他的這個願望無法實現了,他因故意殺人罪已在監獄服刑半年多。

2020年春節,四川德昌縣麻栗鎮發生一起命案,小李的父親李某先突然失蹤,全村上百人四處尋找,母親張某琴還報了警。17天後,李某先的屍體在當地水電站引水渠中被發現,母子倆請求警方盡快查明真凶。

直到小李母子回村指認現場,村民們仍不敢相信凶手就是母子倆。原來,案發當天,小李在家中用鐵錘將父親殺害,隨後與母親一起清理了現場並駕車拋屍。但後來,親戚鄰居們卻集體簽下諒解書,聯名請求法院對小李母子予以輕判。

在庭審現場,小李稱自己之所以作案,是因為父親長期實施家庭暴力,自己想拯救母親和妹妹,然後再接受法律懲罰。最終,經法院審理,小李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其母張某琴犯幫助毀滅證據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深入走訪了小李的母親、親戚、鄰居及相關部門,試圖還原和探尋這起由家暴引發的血案悲劇。如今,兒子在監獄服刑,張某琴自己被判緩刑,隻能在周邊打些零工為生。她說,她和兒女被丈夫家暴多年,但當兒子舉起鐵錘的那一刻,又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她既失去了丈夫,兒子也因觸犯法律失去了自由。她也曾反思,如果不是自己對丈夫的軟弱忍讓,會不會不是這樣的結果……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小李

命案——

父親失蹤 母子四處求助尋人

17天後在引水渠被發現

四川省德昌縣麻栗鎮民主村,距德昌縣城僅十多公裏。2012年,為支持金沙江上的水電站建設,家住四川金陽縣的李某先等數十戶居民遷居至此。

老姚是李某先的幹爹,兩家是對門鄰居。至今,他還記得李某先那天離開他家時的場景,那是2020年1月25日下午,“他平時就喜歡喝酒,那天是大年初一,李某先來我家耍,喝了兩杯白酒。下午四點左右,張某琴打電話喊他回家吃飯,他就離開了。”

老姚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正值春節,家家戶戶忙著團聚,沒發現李某先家有異樣,“一直到了1月27日正月初三早上,張某琴和兒子小李找到我說,李某先初一晚上出門後一直沒回家。當時我就覺得奇怪,為何人失蹤了兩天才說。”

當天早上,村組幹部也接到了張某琴的電話,稱李某先兩天沒回家了,手機一直關機。村民胡先生稱,自己頭天下午也接到過張某琴的電話,說李某先沒回家,“第二天,母子倆到我家說人還沒回來,我們覺得不對勁才去找人了。”

2020年1月27日上午10時許,張某琴來到德昌縣公安局麻栗派出所報警,稱丈夫李某先於1月25日20時左右出門未歸。“村裏發動了上百人尋找,母子倆也在一起找。”村民們回憶,但找了好幾天都沒發現李某先蹤跡。

直到同年2月11日早上,鳳凰水電站的工人發現引水渠閘門上掛著一具屍體,隨後報警。很快,德昌縣公安局組織刑偵技術人員趕赴現場調查,發現死者與此前失蹤的李某先的體型與年齡相吻合,於是通知其家屬前來辨認。

鳳凰水電站距民主村隻有一兩公裏。老姚回憶,當天,他與張某琴及其兒子小李等人一起抵達現場,經辨認確係失蹤的李某先,“失蹤了十七天後才發現。”

老姚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小李看到屍體後突然放聲大哭,“大喊‘爸爸呀’!”經辨認,小李對民警說就是他的父親。在現場,小李和母親張某琴情緒激動,還請求警方盡快查明真相。

經警方勘查,李某先頭部的傷痕,並非電站閘閥造成。民警認為,水閘很可能不是死者落水地點,“那麽,他到底是自己落水,還是被人加害的呢?”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李某先的屍體在水電站被發現

在走訪調查中,村民們告訴民警,李某先有喝酒的嗜好且經常醉酒,懷疑他會不會是醉酒失足落水,但法醫勘驗結果顯示,死者的氣管中沒有進河水,說明是在死後入水,結合頭部的傷情,判斷這是一起命案。

村民們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為確定李某先死因,警方需對其進行解剖檢驗,在征求家屬意見時,張某琴和兒子小李都表示同意,小李還請求民警一定要找出真凶。起初,民警懷疑可能是仇殺或搶劫殺人,並朝這個方向展開了偵查。

真相——

警方調查出母子倆為嫌疑人

兒子錘殺父親 母子拋屍滅跡

然而,在警方調查中,村民們反映李某先除了愛喝酒,沒和誰有過大矛盾,也沒有經濟糾葛。不過,民警發現張某琴有些異常,“死了一個親人,結果家裏人都很平靜,她的表情動作也很不自然,給人一種強行鎮定下來的感覺。”

後來,法醫來到李家勘查,在客廳牆麵及沙發等多處發現有可疑血跡,民警在車庫發現一輛三輪車,車廂後門和左側腳踏處也有疑似血跡斑點。在樓梯間,民警還發現幾把鐵錘,與造成李某先頭部的傷口較為一致。另外,在李家到鳳凰水電站的路上,民警還發現一段監控錄像顯示,1月26日淩晨,一輛三輪車匆匆駛過,很像李家的三輪車,車上坐著一男一女,貨廂裏隱約有個東西……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監控顯示:母子倆淩晨駕駛三輪車拋屍

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這可能是一起刑事案件,張某琴及其兒子李某勇有重大作案嫌疑。

2020年2月12日,母子倆被傳喚至德昌縣公安局。張某琴起初堅稱對丈夫的死不知情,在辦案民警拋出相關證據後,她承認丈夫李某先是被她打死的,“隻打了三四下。”而在另一邊,小李思緒良久說道,“我殺了我父親,與母親無關。”

然而,張某琴卻一口咬定丈夫李某先是她殺的,兒子小李並不知情。到底是誰作的案呢?

據小李向警方供述,1月25日晚上,他親手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大年初一,他跑到別人家裏玩了一天,下午叫他回來吃飯,他就開始在飯桌上罵人。還沒吃完飯,我就上樓了。”小李稱,自家的春節沒有一點節日氣氛,“快天黑時,我聽到樓下有吵架聲,下樓看見我爸正揪著我媽的頭發用拳頭打,我就上去勸架,勸了一會就沒有打了。”

為讓父親消停,小李決定陪父親喝酒。“以前他喝醉了就睡,就不會鬧了。”他和父親喝了一瓶白酒後,父親就躺在客廳沙發上睡著了。“我就上樓去了,一直想我爸這麽多年為什麽還是老樣子,還是要打我媽、妹妹和我。因為喝了酒有點衝動,就有想殺我爸的想法。”小李交代,他下樓看見父親正在睡覺,於是走進樓梯間拿了一把鐵錘,砸向父親的頭部。

“我媽當時緊緊把我拉住,但我酒勁上來,一下將她掙脫開。後來,見我爸沒動了,我才停手,我媽嚇哭了癱在地上。”小李供述,後來他和母親用床單和膠帶將父親包裹好,並清理了血跡。

2020年1月26日淩晨,他和母親將父親屍體抬到三輪車上,駕車運到鳳凰水電站拋進了引水渠。後來,他和母親將床單燒掉,清洗了三輪車上的血跡,並扔掉了父親的手機。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小李接受警方審訊

麵對警方的審訊,張某琴也交代了當天作案、拋屍、毀滅證據等過程,基本與兒子小李交代的一致。但她堅稱是自己作的案,稱當天丈夫對她進行無端打罵,後來見丈夫睡在沙發上,她氣不過就用榔頭敲了他兩下……但是,母子間的聊天記錄顯示,2019年小李曾向她發微信說:“那個瘋子,真該死。你過生日那天,我好想回家把他殺了。”

後經鑒定,李某先的頭部有8處裂創,係被他人以斧錘類鈍器打擊頭部致顱腦損傷死亡,民警在牆麵及沙發等處發現的可疑血跡,正是李某先的血跡。

“死者頭部遭到重擊,且在被打時反抗,身材矮小、體弱多病的張某琴很難控製李某先並造成這樣的傷情。”最後,警方根據相關證據認定,殺害李某先的是其兒子李某勇,其妻張某琴參與了清理現場、拋屍毀滅證據等活動。

講述——

從四五歲起就在忍受父親家暴

“沒來由地打我媽和我,我和妹妹活在恐懼中”

小李,原本是四川某大學的大三學生,學的是音樂舞蹈專業。在同學和老師眼裏,他是一個陽光大男孩,舞蹈訓練也很刻苦。但大家對他的家庭和人生經曆,所知並不多。對他來說,那是一片藏在“陽光”背後的陰影。

紅星新聞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讓小李無法容忍的,正是父親李某先常年的家庭暴力。

“從我四五歲懂事起,我爸就一直沒來由地打我媽和我。手裏有什麽東西就拿來砸我媽,比如煙灰缸、手機、碗等,我去勸阻他,就會來掐我的脖子。”小李事後供述稱,有時父親還拿菜刀和農藥來嚇唬他和妹妹。“這十多年,我和妹妹一直生活在家庭的恐懼當中。”

而在張某琴的記憶中,婚後不久,丈夫李某先就對她實施家庭暴力,稍不順心就拳腳相加。“隻要他喝醉酒就隨時打我和娃兒。到德昌這8年,幾乎天天都打我。我也報過警,提過離婚,但考慮到兒女,想給他們一個健全的家庭。”

小李的妹妹也表示,從她記事起,父親就常常打母親,有時一天打幾次,“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爸用鋤頭把媽媽的大腿打骨裂了。”

小李妹妹稱,母親的手腳常年都有傷,“媽媽被打時,我和哥哥隻能在中間攔,但我爸不聽,有時會連我們一起打。鄰居和親戚都來勸過,但勸了之後他下次會打得更凶……”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母親張某琴指認現場

“喝酒的時候,是一種家庭暴力。不喝酒的時候,又是一種冷暴力,他絲毫不關心家裏的事情,也不去賺錢,不和兒女溝通。”小李供述說。

父親的家暴成為了一種“劣習”,而母親張某琴對此選擇了忍讓。“兩個娃兒都很爭氣,成績都很好,我再苦再累都要熬下來。”張某琴向紅星新聞記者解釋,直到後來兒子考上大學,女兒也上了高中,讓她感覺有了希望。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小李給母親發信息稱,要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2017年,小李離家來到位於成都的某大學讀書,但內心依然沒有擺脫父親家暴的陰影。“我在學校裏,打個電話都能聽到他打罵媽媽,壓力真得很大。但我不會給同學們說這些,一直都藏在心裏。有一次我真的承受不住了,差點跳樓輕生。”小李供述稱,自己也曾多次想和父親好好談談,但每次都事與願違。

有一次,他給父親打電話試圖進行一場父子間的溝通,“我沒有以兒子的身份給他說,而是以男人間的對話對他說的。我說,你不要欺負自己老婆,找點事情做,作為一個男人應該肩負起責任,要對家庭負責。”然而,父親聽後,卻指責他讀書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我說我現在還沒畢業,回報不了你,父子倆就這樣一直吵……”

張某琴也對這次父子對話印象頗深。她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憶,由於父子間溝通無果,兒子氣憤地掛斷了電話,這讓李某先很不滿。不久,小李需要生活費,再加上準備考舞蹈教師資格證,需繳納一些費用。當時,自己在打零工,手中錢不夠,便向鄰居借了些錢寄給兒子。李某先得知後,又將她暴打了一頓。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小李是一名舞蹈專業大學生,正在排練時的照片

2020年春節前夕,小李放假回家,想和父親坐下來談談緩和下緊張關係,“那天媽媽沒在家,我拖著行李箱來到家門口,本來還想擁抱父親一下,結果他進門就給(打)了我一下,說你給老子掛電話。”當時,他沒和父親吵,就獨自上樓了。

而在他回家後,父親一如既往地打牌、喝酒,直到父親再次對母親實施家暴時,血案發生了……

“本來想著大三就去實習,回金陽縣支教兩年,然後再回家去創業。”小李供述說。

然而,隨著他向父親舉起鐵錘,這些美好的願望便戛然而止。

審判——

被害人長期實施家暴有明顯過錯

母子倆予以輕判:分別獲刑11年和5年緩刑

“成績很好的乖娃娃,考上了大學,怎麽會釀成如此大錯,就這樣毀了。”當小李和母親回村指認現場時,村民們都不敢相信,同時又感到十分惋惜。

多位村民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憶,小李當時跪在鄰居麵前痛哭,“各位親戚朋友,讓你們操心了,我李某勇一輩子是個乖娃兒,這件事情我犯了法,把爸爸殺了,我衝動了。我家情況你們都知道,希望警察來調查的時候,你們能如實回答,我對不起你們所有的人。”當時小李說完,親戚鄰居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後來,親戚鄰居集體簽了一份諒解書,稱小李母子長期遭受李某先的家庭暴力,被逼無奈一時衝動致李某先死亡,請求對母子倆予以寬大處理,減輕處罰。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小李回村指認現場時,在親戚、鄰居麵前痛哭

多位鄰居稱,李某先愛喝酒,酒後常常打老婆和兩個孩子,有時不喝酒也打,張某琴被打也不還手。“經常看見張某琴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大家勸她離婚,她說李某先不願離,要離就要把她殺了。”鄰居們稱,李某先懶惰、酗酒,都是妻子張某琴在做農活、打零工供兩個孩子讀書。

“有一年,李某先喝醉酒後,用剪刀刺傷了張某琴的大腿。”一位鄰居回憶,小李曾被多次被父親打得離家出走,有次在河邊找到他,他嘴裏還在吐血。“家庭暴力實在太嚴重了,村組幹部都去調解過多次。”

李某先長期對妻子和孩子實施家庭暴力,也得到了其姐姐的證實。她說,弟弟李某先結婚22年,經常打罵妻子張某琴和兩個孩子,“我勸她離婚,但她舍不得兩個娃娃,說離婚對娃娃影響太大了”。

“他家鄰居找我管一下李某先,但我也管不住。”她無奈地說,2019年9月,張某琴又被家暴,讓孩子報了警,之後想到丈夫被拘留會影響孩子,就沒有追究弟弟的責任。“張某琴是個本分人,一直老老實實地賺錢供娃兒,這個家庭全靠她。”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警方調查

2020年7月,小李和母親被檢方提起公訴,德昌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小李所在大學出具了情況說明,證明他係該校學生,在思想方麵比較積極上進,學習方麵基本能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任務,能和同學融洽相處。

法院審理認為,小李因遭受其父長期對家庭成員的暴力行徑後,心生積怨,麵對其父再次對其母的家暴時,未能抑製激憤的情緒,手執鐵錘連續對被害人的身體要害部位實施擊打,故意非法剝奪被害人的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張某琴明知其子已違法犯罪,卻幫助兒子清理現場和作案工具,幫助轉移屍體,毀滅證據,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幫助毀滅證據罪。

小李受過較高教育,本可通過正常途徑改變家庭成員的不幸生活,卻以殘忍手段剝奪他人的生命,且犯罪後拋屍滅跡,情節惡劣,本應依法嚴懲。鑒於小李能投案並如實供述,有自首情節,在法庭上認罪悔罪,自願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獲得被害人近親屬的諒解,同時考慮本案係因被害人長期對妻子和子女實施家庭暴力行為所引發,被害人有明顯過錯,可對被告人小李從輕處罰;張某琴在後期較能如實供述,考慮其係家暴的受害者,自願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可對其從寬處罰,並可適用緩刑。

2020年9月30日,法院依法宣判:李某勇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張某琴犯幫助毀滅證據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庭審現場,小李說他之所以會作案,自己就想殺了父親拯救母親和妹妹,然後再去坐牢,再去償還父親,這樣就兩不相欠了。但法官表示,“就算一個人再該死,他的命不應該由你來剝奪。”

“現在想起來很後悔,自己衝動了,其實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去解決這個問題,但自己用了最愚蠢的一種。”小李在庭審中懺悔道。

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

小李此前就有殺死父親的想法

反思——

“家庭悲劇不是一朝一夕釀成”

母親內疚 認為或源自於自己軟弱

麻栗鎮民主村多位村民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去年法院判決後,被判緩刑的張某琴回到村裏,平時就在周邊打點零工維持生計。“她平時也不愛和大家說話了,這個事情對她們一家打擊太大了。在農村,夫妻之間吵架、打架的事常有,但經常沒引起重視,沒想到她家出了這麽大個事。”

張某琴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兒子小李已在監獄服刑半年多,自己尚在緩刑期間,也不能到外地去打工。“現在家裏的經濟也比較困難,剛開始回來的時候,基本沒有經濟收入。檢察官資助了我女兒一些,現在家裏的經濟壓力很大,我的身體也不怎麽好,視力也不好,隻能在周邊工地打點零工。”

如今,小李的家顯得十分冷清

張某琴說,因疫情等多方麵原因,到目前為止,自己還沒去監獄探視過兒子,“每個月,他可以打一次電話回來,每次隻能通話幾分鍾,說不上一會兒。”

今年4月15日,張某琴在工地幹活,接到兒子從監獄打來的電話。“他問我身體好不好,說一定會好好改造,讓我不要擔心。”她說,兒子最擔心的就是她的身體,每次打電話也會問妹妹的學習,“以前妹妹成績很好,但受這個事情影響,成績降了一些。她今年就要高考了,我怕影響到她。”

每次通話,她都會對兒子說,一定要好好改造,爭取減刑早日回歸社會。“他本來今年大學畢業,但受這個事情影響,沒法畢業了。他說想在監獄裏自考,努力拿到大學文憑。”張某琴說,自己會盡最大努力支持兒子。

在紅星新聞記者采訪過程中,村民們都說,張某琴是一個好人,哪家有什麽事都會主動去幫忙,就是在丈夫麵前太軟弱了。“我們這個家庭之所以成這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是種種原因造成的。”張某琴對此也有所反思,回村後自己壓力很大,“這段時間才稍微好點。”

目前,她一個人在家,日子過得有些艱難,但是“為了兩個孩子要堅持下去。”

有時,張某琴也想,如果不是自己長期對丈夫軟弱忍讓,會不會不是這樣的結果。“我自己沒有做好,把兒子整成這個樣子。對一個母親來說,心裏很不是滋味。”

在張某琴家的客廳,牆上掛著很多十字繡,這都是她利用空餘時間,堅持好幾年才繡成的。她曾經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和和睦睦,就像牆上的那幅“家和萬事興”十字繡一樣……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大學生不忍母親長期被家暴錘殺父親被判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