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夢斷10043號令:被拒簽中國留學生擬起訴美國政府

美國駐華使領館重啟留學生簽證服務已經一個月,這個積極進展讓中斷一年的中國學生赴美留學逐步轉入正軌。在很多申請者順利拿到美簽的同時,一些特定理工院校的中國學生仍然拿不到簽證,前總統特朗普簽署的10043號總統行政令(下稱“10043號令”)成為他們跨不過的高山,他們也成了被遺忘的“10043受害者”。

10043號令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留學生進行係統性打壓的縮影,該行政令於2020年5月簽署,旨在暫停和限製與中國軍民融合戰略機構有關聯的中國公民通過
F 或 J 簽證進入美國進行研究生以上學位學習或從事科研。

受到10043號令影響的主要是美國政府認定的“敏感院校”畢業生和在校生以及其他有關聯人員,這部分中國留學生原本認為拜登政府上任後會撤銷不公正的10043號令,然而事與願違,他們仍然被排除在可以獲得簽證的群體之外,成為特殊的“10043
學生”。

拒簽,拒簽,拒簽……

該政策出台時,特朗普政府預估受影響人數約為3000人-5000人,然而拒簽案例顯示在具體執行中受波及的申請者並不隻來自普遍認為的“國防七校”和北京郵電大學(下稱“八所院校”)。“國防七校”指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

被拒簽學生團體交給《財經》記者的一份數據顯示,僅在他們統計的310個拒簽案例中就不止這八所學校,雖然大部分學生來自八所院校(共250起,占比超過80%),但其餘案例還包括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和同濟大學等院校的博士、聯培博士以及博士後,國家留學基金獲得者(32起)

,還有零星案例曾經在西工大附中或中北大學就讀。受影響的專業也不僅限於理工學科,也包括文科和商科。

“我做夢也想不到,報考美國藝術院校也會被10043號令影響。別說我不相信,我申請到的學校簽證事務工作人員都不相信,他們曾對我說,‘我們是藝術院校,你放心,不會被影響的,況且拜登總統上台後情況大大改善。’”張小北難過地傾訴。

張小北2021年5月中旬被拒簽,她的本科和碩士都是語言文學類專業,這樣的文科背景原本可以順利獲得簽證,但當她在麵簽過程中表明曾在八所院校之一就讀碩士,簽證官表示要審核申請。在焦急等待三天後,簽證官電話告知她被拒簽,原因是10043號令。

“我當時腦子一片空白,根本不能相信這是現實。我的遭遇連簽證官都很同情,他和我聊了好幾分鍾,除了解釋拒簽原因,還無奈地對我說:‘大環境就是這樣,沒辦法,等大環境好些再重新申請簽證吧。’”張小北說。

和張小北的經曆不同,很多被拒簽案例甚至無需再進入審核環節,而是在報上院校名稱後便被直接出示拒簽單

,單子上注明原因是212(f),這是移民法賦予美國總統的一項行政全權,可以以國家安全名義拒絕任何外國人入境。被拒簽的學生還收到了10043號令的解釋文件。
夢斷10043號令:被拒簽中國留學生擬起訴美國政府夢斷10043號令:被拒簽中國留學生擬起訴美國政府

“我申請到羅格斯大學就讀計算機相關專業,簽證官依次詢問我的專業、錄取大學、父母工作等信息,當對方得知我本科就讀於八所院校之一,先是在電腦上打字,五分鍾之後就告訴我拒簽了,給了我單子,上麵寫著212(f),理由是10043號令,我一看就知道沒必要解釋了。”金雯回憶了自己被秒拒的經曆。

來自這些名單院校的申請者不僅在美國駐華使領館被拒簽,即使去周邊國家申請,也同樣被拒簽。

“2020年因為疫情,我去柬埔寨申請美簽,我要去紐約一所大學讀金融類專業,我在現場過簽,但三天後被告知要行政審查,我隻被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本科院校英文名字是不是XXX,一周後我被拒簽,原因是10043號令。”李子寅回憶說。

有著同樣在海外被拒簽經曆的還有劉江博士,他本科就讀於八所院校之一,2020年獲得瑞士一所知名理工院校材料學博士學位,之後申請到瑞士政府獎學金去美國做博士後研究。劉江以往申請美國簽證時也曾因為院校和專業而被審核,但這一次卻因為10043號令而被徹底拒簽。簽證官暗示他關注美國大選,大選後如果特朗普卸任可能有改觀。

10043號令對來自八所院校的申請者拒簽可謂無死角,不僅申請地點無死角,申請理由也無死角,求學會被拒簽,以J2和F2簽證申請探親也會被拒簽。

李健業想去加州探望在癌症研究機構做訪問學者的妻子,他們因為疫情已經一年多沒見麵了,但他在2021年5月麵簽時不到兩分鍾就因為曾經就讀於八所院校之一的敏感專業被拒簽,原因是10043號令。在他看來,這個政策如果不取消,他入境美國與妻子團聚的希望十分渺茫。

不確定性帶來的傷害

由於被10043號令拒簽的中國學生已聯名給所在學校反映問題,引發美國大學關注,一些大學已在遊說華府盡快取消該政策。康奈爾大學負責國際事務的副教務長溫迪·沃爾福德(Wendy
Wolford)以大學名義致信國務卿布林肯,在肯定國務院重啟簽證服務的同時,也表達對拒簽的關切,她擔憂領事官員對政策解讀不均衡且不可預測會給國際學生及他們所就讀的美國大學帶來巨大不確定性和困惑。(I
am concerned that consular officials are interpreting policies in
an uneven and unpredictable manner that is creating tremendous
uncertainty and confus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their U.S.
universities.)

沃爾福德希望美國國務院能夠為10043號令製定明確的執行準則,以防止阻礙合格學生前往美國讀書。她強調,除非國務院縮小10043號令中所包含的實體範圍,否則領事官員可能以隨意、不明確和過度解讀方式繼續執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Unless
the Department narrows the entities included in 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10043, consular officials may implement the previous
administration’s guidance in ways that are capricious, unclear, and
excessive.)

留學生們對這樣一刀切的拒簽方式非常不認同。在他們看來,僅僅因為與某實體有關聯就判定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這個邏輯從科學角度就說不通,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國政府並不了解科研運作。

“政策打擊麵太廣泛,搞科研的人都知道即便在一個科研小組,每個人的資助經費來源都不一樣,研究內容也完全不一樣,關係完全不同。10043號令不僅認為參與研究小組的全體成員有問題,還認為曾經和現在就讀某個學校的人員全部有問題。”劉江認為,如果按照這個邏輯,美國很多知名大學的實驗室都接受軍方資助,那麽是否應該判定這些大學都和美國軍隊有關係?

“10043號令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隻要你在某校讀過書,就直接被拒簽,這與曆史上那些種族、民族歧視政策沒有任何區別。”劉江說。

《財經》記者就拒簽案例致信美國駐華大使館,詢問10043號令執行過程中是否存在上述現象,美國駐華使館發言人並未就212(f)條款拒簽案例作出回應,而是對243(d)條款拒簽案例進行解釋。

雖然各方在積極努力,但取消美國總統行政令非一朝一夕能實現,很多中國學生很難等到這一天。

章涵就感同身受,她本碩都就讀於八所院校之一,幾乎沒過簽的可能。當談到這個悲劇的現實,她傷心地說,“我轉專業申請到美國大學的地理學博士很不容易,要是這個錄取通知書作廢,我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除了美國,其他國家轉專業申博士很難。更讓我心痛的是,我家裏不富裕,出國讀書申請和語言考試等費用加起來要幾萬元,這都是我自己兼職做家教賺來的,對有些人來說這是小錢,但對我來說這太難了。”

和章涵一樣,拒簽讓很多學生退無可退,因為他們中很多人已經因為新冠疫情推遲入學或者上了一年網課,如果仍然拿不到簽證,將無法再次推遲入學

,一些博士生甚至失去獎學金,因為很多理科項目必須進行實驗室操作,無法遠程為導師工作。對於那些2021年剛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學生而言,情況也不樂觀,他們可以推遲一年,但無法保證明年情況會有所改觀。

康樺申請到加州著名私立大學管理學博士項目,為了這個項目她碩士畢業後做了好幾年研究助理,因為申請商科博士很難,每個專業每年幾乎就隻錄取一人。康樺在2020年拿到錄取通知書,因為疫情已經推遲一年,今年5月她兩次申請美簽,但均因10043號令被拒簽,因為曾就讀於八所院校之一。

若10043號令不取消,康樺別無選擇,隻能重新申請其他國家的項目,一切都要重來,前麵的努力也都打水漂。“之前覺得美國是個公平公正的地方,你有實力就可以獲得想要的資源,結果呢,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它現在很不講道理。”
康樺說。

不想被遺忘

不幸的遭遇將這些“10043學生”的命運聯係在一起,在一個名為“積極樂觀麵對pp10043”的微信群中,被拒簽和即將被拒簽的他們淩晨兩點仍然在討論關於簽證的一切消息,任何中美關係利好都能點燃他們的小希望,他們盼望這些利好能夠改變他們的厄運,就像一個學生留言所說:“多希望某天一睜眼,聽到了10043號令取消的消息。”

王磊是這個微信群的組織者,他被加州知名公立大學計算機係博士項目錄取,但他不打算申請簽證,
10043號令的存在讓他不相信自己有任何機會能夠拿到簽證,因為他的本科就讀於八所院校之一。

隻是坐等不能改變現實,王磊與另外20多名中國學生在2021年5月發起名為“ANB學術無國界”行動,他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注冊同名賬號,試圖喚起公眾關注,他們還開設英文網站https://10043.org/en/以便於國外受眾能夠了解他們的遭遇。與此同時,他們準備用法律訴訟手段挑戰這個不公政策,正如他們在海報中所寫道——“今天限製的是來自北航等八個學校和CSC資助的同學,誰能保證這個禁令範圍不會擴大?今天是STEM學生,誰能保證以後不是所有中國留學生?今日的沉默,是容許無端歧視的開始。”

“如果不推翻這個歧視性政策,那麽會給今後的美國政府設立其他歧視中國留學生的政策留下空間,如果不拿起法律武器反抗,這個政策可以隨時成為今後美國政府打壓中國留學生的抓手,可能隨時被擴大,那麽會影響更多人赴美求學。”王磊如是說。

在美國訴訟的第一步就是籌集資金聘請律師,王磊和團隊已經在過去幾周時間接觸了幾位美國律師,他們初步暫定美國著名民權和移民律師艾拉·科茲本(Ira
Kurzban)為代理律師。科茲本曾對50多起有關外國人權利的聯邦案件提起訴訟,他在美國最高法院為這些案件進行辯護。

《財經》記者就本案致信科茲本,他表示有興趣代理中國學生此案,並已經與中國學生洽談此事,但在現階段不適宜就具體案情和勝訴幾率進行評論。

過往案例顯示,類似案件訴訟費用要數十萬美元,以堪薩斯大學前教授陶峰訴訟美國政府一案為例,前前後後需要75萬美元。

王磊和團隊正在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征詢受10043影響的申請者的訴訟意向,以及他們能夠接受的訴訟費用。到目前為止,他們做了810份問卷,大概有600多人表示願意出300美元至500美元來打官司,他們希望更多留學生能夠支持起訴。

不僅是資金,王磊和團隊還需要尋找合適案例作為原告。根據美國法律慣例,這類訴訟最有力的原告是在美國境內被取消簽證的中國留學生。

據美國政府數據,截至2020年9月,10043號令就已經取消1000多名在美中國留學生和學者的簽證。如今這個數字已遠超1000名,但尋找這樣的案例作為原告並不容易,即便是接受采訪他們也不願意。

“這些在美國被撤銷簽證的人不太願意出來訴訟,因為他們可以繼續留在美國讀書或工作,隻是沒簽證不能回國探親再入境美國。訴訟對他們來說看起來風險有些大。”李林說。

李林本科就讀於敏感院校(非八所院校),之後赴美讀研究生。他是上述統計數據中的1000多個被取消簽證案例之一。去年9月他在美國期間收到美國大使館郵件,他後來發現,許多中國學生的簽證都被撤銷,不僅隻是八所院校的學生,還有其他高等院校學生。

鄭錚是同一批被取消簽證的中國留學生,原本在美國攻讀環境學碩士的他在2020年6月因為新冠疫情回國。三個月之後,他突然收到美國大使館郵件告知依據INA221(i)取消簽證(10043號令所注明撤銷美國簽證的法律依據),理由是簽發簽證後發現不符合獲取美國簽證資格,若要再次入境美國必須重新申請簽證。

“我寫了長信向美國大使館解釋環境工程是非敏感專業,但無濟於事,沒收到任何回複。我還沒和導師說這件事情,我們博士項目實驗室的一位同學也和我一樣被取消簽證,不同的是他在美國境內還可以繼續學業,而我不獲得新的簽證就無法在今年秋天回到美國開始博士項目學習。”
鄭錚無奈地說,“10043號令傷害了太多學生,也徹底打亂了我們的人生規劃。”

雖然成功幾率渺茫,鄭錚也隻能重新申請簽證。“如果不成功,我可能會推遲一年,畢竟這個博士項目很難得;實在不行,我也隻能‘跳車’(申請其他國家和地區博士),我也想考慮訴訟,但一個人的力量太小,如果有很多人,我可能會試試。”鄭錚說。

與10043學生風雨飄搖的赴美前景一樣,對於能否獲得足夠資金和收集有力案例等必要條件開啟訴訟,王磊也沒有太多把握,他和團隊能做的隻是盡全力推進,他很清楚訴訟之路充滿艱難險阻,但他不打算放棄,他的團隊也很團結,大家都明白聚沙成塔的道理。

“也許有人會讓我打退堂鼓,但我想說如今的情況已經非常嚴峻,如果我們不去打官司起訴這個歧視性政策,沒有人會幫我們,即使這個過程很漫長。”王磊說,“我最擔憂的反而是當這個事情的熱度慢慢消散,我們成了被遺忘的受害者。”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所提到的美國簽證申請者張小北、金雯、李子寅、劉江、李健業、章涵、康樺、王磊、李林、鄭錚等均為化名)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夢斷10043號令:被拒簽中國留學生擬起訴美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