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廣州疫情 台灣人親曆: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篩查

【編按】廣州新一輪疫情再起,截至6月11日累計境內確診病例506例。廣州啟動多輪大規模核酸篩檢,為查出確診者與切斷傳播鏈條的做法,引起疫情延燒下的台灣關注。台灣為確保篩檢與醫療量能,除重災區台北市與新北市“廣篩”外,是否該進行“普篩”,成為政治爭議話題。本文作者係在廣州的台灣媒體工作者,親曆了廣州的大篩查,並對照反思台灣的防疫作為。

廣州疫情 台灣人親曆: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篩查

2021年6月3日,廣州越秀區青年誌願者隊伍支援荔灣區廣船鶴園小區防疫和物資派送工作。(VCG)

廣州十天完成1,608萬份快篩;台灣檢測仍是人工方式進行,且堅持不普篩。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時隔一年,在大部分的民眾放下戒心時,變種病毒重新席卷兩岸。身為台灣人,返回工作地廣州也近一年,Alpha、Delta變種變毒在入夏後分別席卷台灣和廣州,原本是國際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卻在這時候失速失控。

中國大陸最初2019年底發生新冠疫情前,已有多家企業主私下在傳,有不明肺炎在傳播。因此消息快的人,早早以過年名義回了台灣。

舊曆年假期還在放,台灣發布即將封關停飛兩岸航班的消息,當地的台灣人在微信群裏炸了鍋。還留在廣州的台灣人紛紛漏夜整理行李,趕上最後幾班航班飛回台灣。麵對一切未知的傳染病,由於當時台灣並沒有實施入境普篩,所以在回台的14天隔離期中,大家都是懷著極大的心理壓力,深怕自己是無症狀感染者,會傷到到家人的健康。因此哪怕是一點不適,都會緊張的打給“1922”(台灣防疫專線)詢問可否進行篩檢,然而獲得的回複一直都是:“如果身體不適三至四天後,還有症狀再通知我們吧!”

麵對未知的病原特性,初期中國大陸未能及時封鎖,導致無症狀者或感染者離省或出境,以致感染擴大。後續亡羊補牢,成立方艙醫院,並封市封省、設力普篩感染區,慢慢降低感染數,讓感染率達到一個可控的範圍。當時輿論一麵倒、認為這種做法雖然有效,但具爭議;周邊的台灣朋友討論起來,也都覺得這種做法要是有病沒病都送進去醫院收治,那還不等死?

時隔一年,疫情說來就來。廣州一開始傳出有一位郭阿婆確診,廣州開始進行全市篩檢,規模甚至在兩周左右就覆蓋了周邊的佛山、東莞,累計逾2,300萬人口,並且對於中高風險的社區進行封區管理。這讓我開始對於封閉管理的看法有了不一樣的了解。這種全麵排查、預防性的封閉管理,讓原本可能高速擴散的疫情,在大部分人未發病前就獲得控製,並且在排查的過程中,有很高的比例是無症狀感染者。這著實令人毛骨悚然,若沒有前期先控製,不敢想像一個月內,幾千萬人口的大陸大城市會變成什麽樣子?

這位首案的郭阿婆足跡遍布廣州老城區,還被戲稱足跡堪稱“老廣州美食地圖”。所有的人還僥幸在想阿婆就是一個突發確診個案,相較同時間的台灣每天確診案例日日破百,顯得不是回事。記得那一天我還在佛山的“黃飛鴻紀念館”進行節目拍攝工作,園區的工作人員還在說:“你確定工作人員沒有荔灣區中高風險區的人嗎?廣佛同城,佛山很快也要排查篩檢了,我不想被匡列”,望著眼前園區內幾百個遊客,我還在想,廣州、佛山兩地加起來幾千萬口人,都是整個台灣人口數了,為了幾個偶發確診案例,需要這麽大陣仗嗎?

廣州疫情 台灣人親曆: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篩查

廣州當地人習慣吃早茶,造成疫情擴散的“早茶傳播鏈”。圖片非當事阿婆。(作者供圖)

當日深夜朋友圈就有許多視頻畫麵:“荔灣區漏夜大規模檢測”、“東山夜未眠”,看著老城區大排長龍等快篩,當晚廣州還在下著暴雨,上萬的民眾撐著傘靜靜的排著隊等候,而基層檢測人員分不清楚是汗水還是雨水的為大家做篩檢。

中國大陸六一兒童節的這一天清晨,中國電信跳出手機通知,指出排查到了我居住的這一區範圍,請配合前往進行核酸檢測。一開始我還焦慮著:“不會也要頂著暴雨去排隊檢測吧?”所幸社區物業也隨即發出通知,各棟樓可就近在社區設立的篩檢站進行檢測。看著鄰居們牽著小朋友的手出來檢測,孩童的哭鬧聲此起彼落,小朋友們還互相安慰:“我都沒哭唷”、“我已經打過疫苗了”,身為台灣人的我,覺得眼前一切實在很“凡爾賽”──我們還在憂心“萊豬也吃了、軍火也買了,所以勒?”(引自台北市府直播,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說法),說好的疫苗沒有著落。

台灣的邊防出現破口,廣州也出現疫情新危機,兩岸同處於在疫苗尚未普及達到群體免疫的時空下,防疫的考驗才真正開始。在同樣疫情突發擴張的情況下,台灣在地方首長的要求下進行部分“廣篩”,廣州則是完成了千萬人次的“普篩”,並且規定核酸檢測證明隻有72小時的效力,幾乎到了三天一篩的程度,中高風險地區甚至更頻繁檢測。

廣州疫情 台灣人親曆: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篩查

廣州小區內設立的快篩站,規定核酸檢測有效期為72小時。(作者供圖)

廣州以重複普篩來掃蕩無症狀者持續感染的做法,顯然有效地防止疫情擴大,大量減少可能被感染的機會。雖然相當消耗成本,但能在持續掃蕩與防堵疫情升高,並在中高風險區進行封區,同時隔離可能的接觸者。這點與疫情危急時期的歐美國家采取的方式相同,讓高密度人口的廣東地區,免於疫情死亡威脅。

台灣對於不普篩的策略,對比下雖然可以節省篩檢成本、減少篩檢人員負荷,在免於封城封市的狀況,讓經濟持續發展,但相對的隻對有症狀的人員與接觸者篩檢,容易缺漏無症狀者與疫調遺漏感染者,造成跨區感染。台灣快篩劑與廣篩未超前部署,導致檢量能不足難以清零,無症狀者的接觸造成跨市跨區感染擴大,引起醫療更大的量能負擔。

台灣中央與地方在對策上對廣篩的矛盾,讓疫情一時難以控製,造成醫療量能與疫情數據上無法反映真實的情況。所幸雙北市長在強力要求廣篩下,讓不樂觀的台灣疫情,沒有持續地向上發展,免於大規模的重症與死亡。隨著滾動式的調整,以及台灣人對疫情的自覺,正等著國際疫苗的救助,少了疫苗的超前部署,讓政府內部持續爭論著疫苗話題──該等本土或是尋求國際疫苗救助的優劣先後的問題。

十幾年前的SARS(中國大陸稱“非典”),突然發生於廣東、最終突然消失在廣州。因此對於不明肺炎,廣州人比任何地方更加謹慎。在回到廣州後,就深刻感受到中國大陸實施普篩的策略,2020年一整年即便是疫情趨緩的那幾個月,出席任何活動、工作場合,基本上也都需要有核酸檢測證明。最誇張的時候,我們公司有一位負責直播轉播工作的本地攝影大哥,最高一個月內做了23次的快篩。

全球疫情統計因新冠死亡已達數百萬人,感染者已破億,在疫苗尚未全球普及前,仍繼續增加中。而亞洲各國除中國大陸自行研發疫苗與強製普篩檢驗同時並行,若單以總體人口染疫率與死亡率來看,中國大陸在都市高密度人口的疫情控製是相當好。

廣州疫情 台灣人親曆: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篩查

廣州在位於市中心的體育中心設立大型疫苗施打站(白色帳篷處)。(作者供圖)

台灣政府策略是不普篩,自身卻有許多製造快篩產品的生技公司,產品都是出口到歐美。現在走到防疫2.0,還是有做到超前部署嗎?台灣都已經出現大規模破口,卻始終不鬆口全麵篩檢,過去不願意添購自動設備,使得目前一天的篩檢能量最高也不過8萬。

疫情下的世界,人類仍不敵自然的反撲。不分富貴貧賤與地域分界,病毒終將是奪走在世美好一切的劊子手。隻有世界一起防微杜漸,屏除利益提供疫苗來戰勝病毒。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廣州疫情 台灣人親曆: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