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哈佛教授:中美不可能脫鉤或冷戰 但中美關係還沒到底

哈佛教授:中美不可能脫鉤或冷戰 但中美關係還沒到底

約瑟夫·奈是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學者、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新自由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以最早提出“軟實力”概念而聞名。在克林頓時期,他曾任美國國防部國際安全事務助理部長。奧巴馬執政時期,他提出的新概念“巧實力”成為奧巴馬政府外交戰略的主軸。

近期,約瑟夫·奈教授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專訪,深入探討了中美關係的現狀和未來可能存在的合作空間。他認為,中美合作領域非常多,但也要注意管控競爭,比如中美新冠疫苗良性競爭已達到造福全球效果。目前中美關係還沒到底,但不可能“脫鉤”也不可能冷戰。約瑟夫·奈認為,優秀傳統文化及脫貧經驗可助中國提升軟實力,但過分強調民族主義會對軟實力起到反作用。

以下是專訪實錄:

中美不可能“脫鉤”也不可能冷戰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首先想要請教您一個比較概括的問題,您如何看待當下的中美關係?真的像一些人所說的,在曆史最低點嗎?

約瑟夫·奈:不,現在還沒有到曆史最低點。畢竟我們要記得,1950年的時候,中美還在朝鮮打過仗。那時候大概是曆史最低點。中美關係好壞程度一直是一個循環,有時好有時壞。我們看到在尼克鬆和毛主席會麵後,中美關係變好了。在克林頓總統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中美關係也變好了。但是我們看到過去10年,中美關係在走下坡路,甚至在特朗普(總統任期)之前就開始了,因為美國覺得中國沒有公平競爭。我們現在處在循環中往下走的階段,但是還不是最壞的時候。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您覺得這是循環中正常的情況嗎?中美關係還是有好轉的機會嗎?

約瑟夫·奈:我希望是的。有時有這些不好的階段要持續10年。我們看過去70多年的曆史,有些循環持續10年、15年、20年。我希望這次不需要那麽久中美關係就能迎來循環向上的階段。這也是有可能的。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在您最近的幾次此采訪中,您說到您不認為中美在冷戰,而是在“有合作的競爭”。您同意現在在中美之間競爭大於合作嗎?

約瑟夫·奈:現在(中美之間)的確有很多競爭,但我想我們應該更關注合作。我想大家沒有意識到,中美並不是在打冷戰。真正的冷戰中,美國和蘇聯並沒有任何經濟上的往來,而且社會上的來往也很少。但是中美之間有幾千億美金的經濟往來,有30多萬中國學生在美國留學,還有幾百萬的中國遊客每年往返於中美之間。這跟冷戰時期完全不一樣。

在此之上,還有一個新的緯度,我把它叫做生態相互依賴性,例如氣候變化和新冠疫情,這是兩個國家都不能夠獨立解決的問題。中美之間的競爭的確會繼續,我們必須要合作才能成功。當我說我們是在“有合作地競爭”,我的意思是我們必須看到競爭與合作是同時存在的。有時候人們把這兩者之一過度簡單化了,事實上我們還是應該同時看到中美關係的這兩個方麵。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我們過去幾年聽到有很多所謂“脫鉤”的討論。您認為中美之間存在進入冷戰的危險嗎?有哪些紅線是兩國都應該避免的?

約瑟夫·奈:我認為“脫鉤”是不可能的,除非現在出現了重大的政治軍事危機。例如中美因為南海或者台灣問題發動互相擊沉軍艦、擊落飛機的戰爭,兩國可能會停止貿易、投資和貨幣的往來,這就可能引發冷戰。我認為隻要雙方都避免發生這種軍事衝突,從中美關係來看,無論是經濟還是生態的聯係都非常大,我不認為存在冷戰的可能性。

中美合作領域非常多 要注意管控競爭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在您的書《道德重要嗎?》中,您談到道德在美國總統在做外交政策決定中的作用。以您在書中提出的評判標準,您會如何評價拜登上任以來的對華政策?它和特朗普時期有何不同?

約瑟夫·奈:拜登和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有相似的地方,例如它都代表兩黨的共識,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都有對中國的不滿,這種情況在特朗普執政之前就存在。很大程度上,我認為特朗普是那個火上澆油的人,他讓火燒得更猛了。拜登在做的是滅火,然後再去認真嚴肅地處理已經存在的深層次矛盾。這種處理是(美國)外交政策一個很大的挑戰。我想這就是為何你會看到兩人的政策有延續性,但是兩人政策的不同也很重要的。拜登的行為更加可預測,也更加尊重人,我想他也更願意去關注中美關係中可以合作的部分。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您談到中美之間存在深層次矛盾。從美國的角度來講,美國想看到中國做什麽?

約瑟夫·奈:中國通過了一些關於知識產權的法律。2015年,習近平和奧巴馬達成協議,禁止偷竊公司知識產權或商業機密以獲取商業利益的網絡攻擊行為。但是這個協議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後就四分五裂了。中美中間有一些階段有出現進步,但是倒退的情況也存在。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中國和美國的社會製度不同,美國是否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

約瑟夫·奈:我覺得美國應該對中國近年來取得的巨大進步表示歡迎,中國讓幾億人口實現了脫貧,對於中國成就應該表達敬意。但是我想美國總是覺得中國應該有更多的言論自由,還有人權的問題。所以中美一定會存在緊張,你可以讚賞中國的成就,但是也看到取得這些成就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這不代表兩種製度不能和平相處。對於全球政治來說,這兩個強國需要去管控競爭,並且在一些領域加強合作。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當大家談論到中美合作的時候,似乎關注點隻有氣候合作這一個重點領域。中美在其他領域有合作的空間嗎?

約瑟夫·奈:另一個合作的領域是當今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可能未必是我們遇到最大的流行病,隨著交通和人口流動不斷增加,病毒是不會在意你是哪個國家的人,病毒隻是想找到寄主。全球各國應該加強抗擊疫情的合作。另外可以合作的領域是關於一些政治議題,例如不擴散殺傷性武器等等。同時中美還應當在網絡領域加強合作,減少衝突。網絡間諜難以避免,但是應該限製這種行為的程度。奧馬巴政府時期我們看到中美是可以在這方麵達成共識的,但可惜的是特朗普政府破壞了這種合作。總體來說,我覺得中美合作領域還是很多的。

中美新冠疫苗良性競爭造福全球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關於您剛才提到的疫情,似乎中美在過去合作的並不多。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的關注點經常是責怪中國或者以陰謀論的方式來揣摩所謂病毒的源頭。這不是對抗疫毫無幫助嗎?

約瑟夫·奈:你回頭看20年、15年前,中美之間在SARS疫情的時候有過很多合作。當時美國疾控中心和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很多研究機構都有合作。當時兩國的科學家有很多很作,中美聯合發表了很多科研報告。應該重新恢複那種合作。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在中美競爭的領域,兩國怎麽樣能夠做到良性競爭?

約瑟夫·奈:我舉一個良性競爭的例子。中國現在向一些貧窮的國家出口很多新冠肺炎疫苗,美國也剛剛宣布了一個重要的疫苗出口計劃,準備向中低收入國家出口5億支疫苗。你或許會說這就是一種競爭,那太好了,中美的競爭如果能讓貧窮的國家獲得更多的疫苗,這樣的競爭應該多一些。因為老實說,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還是其他發達的國家,都不能保證病毒不會變異。如果中美競爭的結果是有更多醫療條件較為落後的國家的人接種了疫苗,那這種競爭就很好。中美甚至有可能在這個領域合作。

優秀傳統文化及脫貧經驗

可助中國提升軟實力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您是國家軟實力的提出者,也對中國有著深入的觀察,在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外界對中國的審視也越來越多。中國一直在尋求如何把自己的聲音傳遞出去,如何讓世界來傾聽。對此您有什麽建議?

約瑟夫·奈:我覺得一個重點是不要太強調民族主義。軟實力意味著你要通過提高吸引力來讓別人為你所用,而不是通過強迫或者金錢來達到效果。當你太過強調民族主義的時候,是很難吸引到其他國家的人。這是特朗普犯的一個錯誤,他總是說“美國第一”,那其他國家就會想我們隻能是第二甚至是第三、第四。

關於軟實力,中國有非常吸引人的傳統文化,同時它也有讓幾億人口脫貧的成功故事。這些都是提升軟實力的好方向。但是過分強調民族主義會對軟實力起到反作用。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毛昱:關於民族主義這一點,我們看到很多國家都有越來越強的民族主義傾向。您認為這是不是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約瑟夫·奈:我認為現在所有國家都出現了一定的民族主義抬頭的趨勢,這讓我感到擔憂。有些人認為這是愛國情懷,但是很難區分正常的愛國情懷和一般的民族主義。我覺得更好的方式是我們要有國家自豪感,但是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了在這個世界上,其他的人也在變得越來越獨立。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哈佛教授:中美不可能脫鉤或冷戰 但中美關係還沒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