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在美國的“躺平”和“躺不平”是什麽概念?

最近中國社交網絡上的“躺平”運動鬧得轟轟烈烈,海外很多人也已經有所耳聞,最早在網上提出這個概念的人甚至還“躺平”著登上了《紐約時報》。實際上,早在“躺平”這個詞出現之前,網上就流行過一個最早出現在“天涯論壇”裏的帖子,說上海一對夫妻,住自己的房子、無貸無車、不上班、無孩,一年隻花2萬元,過得很幸福。旅美學者喬木則在他的微博上說:“中國躺平容易,有個基本的吃喝就行。美國躺平難,每天各種稅、費、險、賬單、還貸,
特別是房產稅,如果不掙錢支付,連個躺的地方都沒有。”

但在網上,一些在美國的華人並不讚同喬木的看法,他們認為,美國的社會福利——從租金極低的政府樓,到俗稱“糧食券”的食物補貼,基本可以涵蓋最起碼的衣食住行。當然,盡管與中國相比較為完善,美國的社會安全網仍是千瘡百孔,在疫情中更被證明不足以幫到所有處於困境中的人。

而在物質之外,“躺平”聽上去更像是一種心態:得過且過,隨遇而安。這種心態在美國曾被認為是一些年輕人的特征,在疫情期間看上去也出現了擴大的趨勢。曾經處於工作狂狀態的美國人,直麵過生死後開始意識到生活中還有更寶貴的東西。有人從擁擠忙碌的大城市搬到清淨安閑的郊區,有人索性提前退休或辭職。這其中或許有無奈,也或許是出於主動,邁出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第一步。

但“躺平”最深的一層含義大概是關於“希望”,正像時報最近關於此事的報道中指出的:“隨著員工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房價上漲速度快於收入,許多中國年輕人擔心他們將成為第一代不能超越父母的人。”這種拒絕努力的生活態度挑戰了中國長期以來的繁榮敘事,與中國領導人要求其人民所做的相反。
這或許也是中國政府無法容忍“躺平”、嚴格審查相關網絡討論的原因——一個尚有萬丈雄心的國家不可能坐視下一代放棄希望。

從這個角度說,我所知道的對“躺平”最紮心的描述來自前總統奧巴馬1995年出版的回憶錄《我父親的夢想》。書裏提到奧巴馬當年在芝加哥做草根維權工作時,到一處破敗凋零的黑人區拜訪商家,正計劃把自己的店鋪關門大吉的商會主席解釋為什麽這個地區的黑人看上去已經“躺平”:“這麽多年沒有機會,你大概就能猜到,時間把我們心裏的一些東西帶走了。”

奧巴馬在這段回憶中也提到,同一個地區的韓裔移民仍然在沒日沒夜地工作,他們的店鋪仍然很興旺。美國的許多華人社區也大抵如此。相較於幾個世紀以來都看不到機會的黑人,作為後來者的亞裔移民至少大多還相信美國是個機會之地。即使很多美國人現在也開始質疑下一代是否能過上比父母更好的生活,大部分懷抱夢想而來的移民仍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他們的子女會有更好的未來。

他們大概就是喬木在微博中提到的那些因為稅、險、貸而無法“躺平”的人。但這些生活中的負累正如希望一樣,沉重卻也能讓人保持激情。在這個荊棘密布的世上,那些因為懷著希望而不能“躺平”的人總歸還是幸運的吧。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在美國的“躺平”和“躺不平”是什麽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