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北戴河休假前武警異動 二十大人事話題是最熱點

每年夏季中共現任高層和退休元老聚集在北戴河別墅區,討論政策和高層任命,這是毛澤東時代的傳統。雖然近年來北戴河的政治色彩在褪色,外界仍然對中共新老高層的這一場非正式聚會充滿了好奇和想象。

cdc32c3c4158b242c6fffb99959794a8

北戴河會議原指中共在夏季舉行的黨內高層會議,一般討論黨內重大問題,因地點為“避暑勝地”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故稱“北戴河會議”,目前轉為休假性質的北戴河時期,中共新老高層的會麵更多是務虛會。(多維新聞製作)

尤其是今年距離中共二十大還有一年之際,在人事大盤需要提前“排兵布陣”的預設之下,輿論普遍認為中共新老高層將在2021年北戴河休假期間就人事話題進行溝通和探討。

首先,是中共接班人如何考量。

從內部發展來看,中共二十大處於中國十四五規劃的第二年,不僅直接影響十四五規劃目標的實施,也將直接決定下一個五年規劃(十五五規劃)的策劃和布局。如果將時間線再拉長,中共二十大的高層換屆,同樣事關中國2035遠景目標乃至中共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所以二十大對於中共而言極具承上啟下的意義,政治的穩定性和政策的連續性就成為首要問題。

從中國所處的外部環境看,目前國際形勢複雜、各種不確定性增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出現更是讓中美對抗升級加劇。麵對這樣百年一遇的世界大變局,中共需要具有更多現代化思維、更能開拓性和“應戰”能力的官員走向前台,帶領中國大踏步進入舞台中央。

中共從十四大開始形成了提前一屆甚至兩屆選出接班人,讓其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序列,經過五到十年的培養和曆練再正式接任的傳統。

49a6d23a4a7187f8e5cd8c506c0bd2de

作為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領導風格被認為強勢具有毛澤東色彩,圖為習近平2021年7月21日赴西藏考察調研。(微博@新華社)

因為中共十九大並未依舊例作出明顯的接班人人事安排,基於此前的接班人選拔傳統分析,輿論認為中共二十大是接班梯隊上位的重要節點,因此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對於觀察中共未來接班人安排至關重要。

截至目前的中共政壇跡象讓外界認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後繼續連任是一件沒有什麽懸念的事情。因此,外界更多關注中共二十大是否將有接班人安排,以及誰將可能成為潛在的接班人。

就目前中國的政治接班梯隊看,相對較年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等人被認為是熱門人選。當然,也不排除其他人如同樣年輕的中辦主任丁薛祥。

其次,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人選。

政治局委員在中共官員等級序列中為國級領導人,其預備人選條件一般是63周歲以下正省部級以上幹部和軍隊正大軍區職幹部。至於退休,除了“副省部級幹部的退休年齡為60歲,正省部級幹部的退休年齡為65歲。”中共對於政治局委員的退休年齡並沒有明文規定,要根據“中共中央、全國人大、中國國務院、全國政協的任期需要”由中共中央決定。

d747995dee421bc5c60f8e1cc741e5e5

中共十八大之後,雖然“老人幹政”已經不複存在,但是中共現任高層“尊老”傳統並未改變,圖為2019年10月1日,習近平(中)、胡錦濤(左)和江澤民一起現身天安門城樓。(美聯社)

2007年10月23日,中共十七大閉幕後的第二天,新華社曾播發《為了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產生紀實》。首次介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產生過程。該文稱,2007
年6
月,胡錦濤在北京召開黨員領導幹部會議,與會人員每人一份“可新提名為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組成人員預備人選的民主推薦票”,“打開推薦票,是一個按姓氏筆畫排列的近200
人的名單,他們都是符合中央確定的可新提名為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組成人員預備入選條件的63
周歲以下正部長級幹部和軍隊正大軍區職幹部。”

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從2017年年初開始醞釀。新華社曾發文稱,當年年初習近平就“如何醞釀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問題”,聽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意見。

2017年4月24日,習近平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十九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醞釀工作談話調研安排方案》。談話調研和人選醞釀工作在習近平直接領導下進行。從2017年4月下旬至6月,習近平分別與“現任黨和國家領導同誌、中央軍委委員、黨內老同誌談話,充分聽取意見,前後談了57人。”其他中共高層也“分別聽取了正省部級、軍隊正戰區職黨員主要負責同誌”和當期中共中央委員的意見,中共中央軍委負責人則分別聽取“現任正戰區職領導同誌和軍委機關戰區級部門主要負責同誌”的意見。

51c6a736508ccc81a17968db8faaad63

2003年3月15日,胡錦濤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後與江澤民握手當年7月19日,人民網的一則消息引起海內外廣泛注意:中央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軍委五大領導班子今年夏季將不到北戴河辦公。(新華社)

由此可見,雖然胡錦濤時期明確宣布取消北戴河夏季辦公製度,習近平上任後也於2015年透過媒體釋放“北戴河無會”,但是按照中共“尊老”傳統,現任高層仍然會在一些大事方麵聽取卸任元老們的意見。

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25人名單中,有10人是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留任,3是全國人大和國務院官員轉任,12人是新入列官員。加上坊間流傳的“七上八下”和“同一職務不得連任超過兩屆”的規則。不少觀點認為,中共二十大政治局委員人選大概率超過50%要進行迭代。誰將脫穎而出在中共二十大上進入政治局,是值得關注的話題。

第三,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到2022年上半年,中共二十大前夕的各地地方黨代會將會全部召開,並完成各省級以及以下地方政壇人事盤麵布局。

上述人事安排,均需要中共內部提前定調並篩選。且因為中共二十大是大換屆年,其意義遠超十九大,人事布局必定相對要提前動作。中共現任高層和中共元老們借北戴河休假之際進行意見交換很有可能且必要。

3f7c1f97870020bfcea0b4e44664cbfd

2015年3月3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裏列隊的解放軍和中央警衛局便衣。(多維新聞)

另外,北戴河會議前,兩個與武裝力量有關的人事調動也輿論風向也引發外界的關注和解讀。

一是7月15日,港媒報道習近平打破從內部提拔慣例,從解放軍野戰軍選人掌控中南海警衛局,引人聯想。

《明報》消息稱,中共中央警衛局原局長王少軍(1955年出生)2019年底退役後,近期被發現已由解放區北部戰區陸軍副參謀長周洪許少將接棒;而副局長兼中央警衛團政委一職則於2020年底由同樣出身於野戰部隊的閩籍少將、曾在31集團軍服役的陳登鋁升任。該報道注意到二人皆出身於一線野戰部隊,而非由傳統慣例由中央警衛局內部提拔,認為這凸顯了習近平用人思維的變化,即“可避免長期浸淫在中南海內受高層矛盾鬥爭的影響”。

上述消息除陳登鋁的履職時間實際上發生於2018年外,大抵不錯。不過外界判讀並未止步於此,有傳言這是繼中共十八大後整肅中辦之後,對中樞要害部門的又一次重要動作,其核心目標就是要確保中共二十大前的政局局勢平穩無虞。【相關文章推薦《觀察站|中南海警衛局“換帥”密碼》】

9d46a931ec00a3cc5fc764c6a503d5ca

202年3月24日,習近平視察武警部隊。(中國央視截圖)

二是7月24日,武警北京總隊司令員李維傑在《中國軍網》刊發署名文章,以罕見口氣強調“貫徹軍委主席負責製,對於保證黨中央、中央軍委牢牢掌握軍隊最高領導權指揮權具有根本性、決定性作用”,並稱對“亂傳亂信、妄評妄議,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為,要堅決糾治查處。“對那些不作為、不盡責,影響軍委主席負責製貫徹落實的人和事,必須反應快、下手狠、零容忍,發現一個、問責一次.……”。李維傑還再次表態稱,“武警部隊.……堅決做到聽習主席指揮、對習主席負責、讓習主席放心。”

作為中共中央警衛局之外的另一個保衛中南海高層主要力量,武警北京總隊司令員在高層北戴河休假前如此嚴厲的、帶有震懾意味的發聲,且“亂傳亂信、妄評妄議,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不作為、不盡責,影響軍委主席負責製貫徹落實的人和事”的現象表述,引發外界諸多聯想和猜測。

這些未定、未解之事以及中共政治的不透明,均讓外界將眼光轉向即將開始休假模式的北戴河。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北戴河休假前武警異動 二十大人事話題是最熱點

相关推荐: 機組員檢疫加嚴變成「7+7」!陳時中:打過疫苗才放寬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   圖: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疫情嚴峻,許多人認為機組員檢疫放寬成「3+11」為此波疫情主要破口,昨(12)日指揮中心也拍板調整機組員返台後的措施,7月起未施打疫苗的機組員返台後將需「7+7」。指揮官陳時中今(13)日表示,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