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當一名亞裔科學家被卷入敏感的新冠溯源之爭

大流行初期,科學家表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有一個讓人鬆了一口氣的特點:它似乎非常穩定。該病毒的變異速度並不快,這使得它更容易治療並研發相關疫苗。

當時,這種緩慢的突變率讓一位年輕的科學家感到奇怪。“真的讓我一下子警惕起來,”在馬薩諸塞州坎布裏奇的布羅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做博士後研究員艾琳娜·陳(Alina
Chan)說。她想知道,在疫情暴發之前,這種新病毒是否以某種方式做了“預適應”,以便在人類之中得以繁衍。

“到2019年底在武漢檢測到SARS-CoV-2病毒時,它似乎已經完成了它所需要的突變,能夠在人類之中很好地傳播,”艾琳娜·陳說。“它已經準備好了。”

這一假說遭到其他科學家的廣泛質疑,但卻為2020年5月網上發表的一篇爆炸性論文奠定了基礎。在該論文中,艾琳娜·陳和同事們質疑了致命病毒通過中間宿主動物從蝙蝠自然傳播給人類這一普遍共識。

新聞簡報:歡迎訂閱新聞簡報,包括每周四由華文記者榮筱箐撰寫的“海外華人劄記”專欄,獲取全球重大資訊,了解美國華人社區熱點話題。

她參與提出的問題並沒有消失。5月下旬,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對他收到的有關該問題的一份模棱兩可的報告感到不滿,要求美國情報機構深入挖掘起源問題。新報告計劃在近幾天完成。

在去年的論文中,艾琳娜·陳和同事推測,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病毒可能已經傳給了人類並傳播了數月,同時積累突變。

他們說,也許這種病毒在蝙蝠或其他動物體內時已經很好地適應了人類。或者是它在實驗室裏被研究時適應了人類,然後意外泄漏了出去。

艾琳娜·陳很快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場大漩渦。英國小報《星期日郵報》(The Mail On
Sunday)一篇文章的標題是《冠狀病毒並非來自武漢市場的動物》。

許多資深病毒專家對她的工作提出了批評,並立即予以駁斥,稱她不具備就這個問題發表看法的專業知識,她在詆毀他們的專業,她的言論會疏遠中國,阻礙未來的任何調查。

有人稱她為陰謀論者。還有人否定她的想法,因為她隻是博士後研究員,是初級科學家。病毒專家本傑明·紐曼(Benjamin
Neuman)稱她的假設是“愚蠢的”。

一家中國新聞機構指責她“行為肮髒,缺乏基本的學術道德”,讀者們紛紛指責她是“種族叛徒”,因為她有中國血統。

“有些時候我非常害怕,很多天我都睡不著,”32歲的艾琳娜·陳說近日在布羅德研究所附近的一家戶外咖啡館裏說。

艾琳娜·陳的故事反映出病毒起源問題已經變得多麽兩極化。絕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它起源於蝙蝠,並通過一種中間宿主動物傳播給人類,盡管目前還沒有確定。

他們中的一些人認為,實驗室事故(特別是在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發生的事故)不能被忽視,也沒有得到充分的調查。一些人認為,該研究所的研究涉及從野外收集蝙蝠和蝙蝠冠狀病毒,這可能起到了作用。

這是一場尖銳的辯論。今年5月,包括艾琳娜·陳在內的18名科學家發布了一封信,呼籲對新冠病毒的起源進行調查。今年7月,一個由21名病毒專家組成的小組——包括一位簽署了5月那封信的專家——發表了一篇論文,匯編了動物來源的證據,稱“沒有證據”表明病毒來自實驗室。

各方科學家都表示受到暴力威脅,並因其立場而遭到謾罵。這些攻擊非常猛烈,以至於艾琳娜·陳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開始采取新的預防措施,懷疑自己是否被跟蹤,並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

這種反應讓她擔心自己的職業前途會受到威脅,於是她給老板寫了一封信,表示歉意並提出辭職。

“我認為我已經在事業上自殺了,不僅是對我自己,也是對寫這篇論文的整個團隊,”艾琳娜·陳說。“我認為我對所有人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讓我們陷入了這場爭論。”

但艾琳娜·陳的老板、論文合著者本傑明·E·德弗曼(Benjamin E.
Deverman)拒絕接受她的辭呈,他隻說他們太天真了,沒有預料到人們的激烈反應。

艾琳娜·陳的角色一直備受爭議,許多科學家都拒絕討論她。少數願意發表評論的病毒專家之一斷然否認了實驗室泄漏的可能性。

“我認為病毒不可能經過基因修改,也不可能是人造的,”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冠狀病毒和其他新興病原體研究中心(Penn Center for Research on
Coronaviruses and Other Emerging Pathogens)聯席主任蘇珊·韋斯(Susan
Weiss)說。她還排除了病毒意外逃出實驗室的可能性。“這顯然是由蝙蝠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另一些人說,艾琳娜·陳能提出不同的假設是很有勇氣的。

“艾琳娜·陳挑戰了傳統敘事,提出了這個問題,這一點值得稱讚,”耶魯大學免疫學家岩崎明子(Akiko
Iwasaki)說,“一個初級科學家公開挑戰一個既定的說法並不容易。”

前不久,喝著不加糖的冰茶談論自己的想法時,艾琳娜·陳看起來不像是一個挑釁者。她堅持說,她仍然對病毒的起源持觀望態度,認為自然傳播途徑和實驗室事故假設是“五五開”的關係。

沒有任何一家科學期刊發表過她的論文。艾琳娜·陳認為,為了防止未來的大流行,必須對這個關鍵問題做出回答,因此決心引起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她選擇了推特,並熟練掌握了發表介紹性推串和吸引關注者的藝術。

她說,她現在的狀況比以前“更糟”:“現在我受到來自雙方的攻擊。科學家們仍然在攻擊我,實驗室泄漏說的支持者也在攻擊我,因為我不會一直說病毒是實驗室泄漏的。我一直告訴他們我不能這麽說,因為沒有證據。”

批評人士說,這樣的局麵一定程度上是她自己造成的。

去年早些時候,她在推特上指責科學家和期刊編輯“直接或間接地掩蓋了圍繞關鍵的SARS-2型病毒的嚴重研究誠信問題,請他們停下來思考,”她還說,“如果你們的行為掩蓋了SARS2的起源,你們就和數百萬人的死亡有關。”(她隨後刪除了這條推文。)

令實驗室泄漏說的支持者——他們稱她在為病毒專家“辯護”——一直不滿的是,將該問題推入公眾議題的功勞相當一部分算在了她的頭上。

武漢病毒所的科學家在2020年初曾說,他們在自己的數據庫中發現了一種病毒,其基因序列與新病毒SARS-CoV-2存在96.2%的相似。

但是,網上的調查者和科學家們發現,該病毒與一種在洞穴裏找到的病毒匹配,後者與2012年導致三名礦工死亡的一場肺炎疫情有關——而武漢實驗室的蝙蝠冠狀病毒基因數據庫於2019年底從線上被移除了。

陳還拿到了哈珀科林斯(Harper Collins)的出版合同,具體金額不明,她將與有爭議的科普暢銷書作家邁特·裏德利(Matt
Ridley)合作寫書,裏德利由於淡化氣候變化的嚴重性而受到了指責。

她否認寫書是為了賺錢,說她隻是希望對事實進行一個完整的記錄,以一種比推文更持久的方式保存下來。她打算將出書所得捐給一個新冠相關的慈善機構。

“我不需要金錢和虛名,”她說。

陳出生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父母在她幼年時回到了祖國新加坡。當SARS疫情在那裏暴發時,她才十來歲。

“得了SARS的人紛紛死去,電視上不停地在播放,”她回憶道。“我當時15歲,這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些放在醫院走廊裏屍袋的照片。”

“新冠疫情開始的時候,波士頓不少人認為沒什麽大不了,還是流感更可怕,”她說。“我記得當時在想,‘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她在高中畢業後回到加拿大,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讀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拿到了一個醫學基因學博士學位。到了25歲時,她已經是一名哈佛大學博士後,而後開始為德弗曼工作,當時德弗曼是麻省理工和哈佛布羅德研究所斯坦利精神病學研究中心(Stanley
Center for Psychiatric Research at the 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矢量工程研究組負責人。

艾琳娜·陳這個人“見解深刻,極為堅韌,無所畏懼”,德弗曼說,她在“合成大量複雜信息,在諸多細節中提煉出最關鍵的點,然後用易懂的語言與人溝通”方麵有著不可思議的能力。

她在病毒溯源問題上始終沒有明確的立場。“我現在傾向於病毒泄漏,但有時候我也會認真思考它是不是從大自然來的,”她說。

“在那樣想的時候,我對那些被指為病毒可能來源的科學家感到非常、非常遺憾,”她說。

說到石正麗,也就是在武漢病毒所主持新興傳染病研究的那位中國頂尖病毒專家,陳說,“我對她的處境深感遺憾。這件事的利害關係太重大了。”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當一名亞裔科學家被卷入敏感的新冠溯源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