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人口普查新數據:亞裔30年增近兩倍 多樣性顯著

根據最近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在美國認同為亞裔的人數幾乎是30年前的三倍,亞裔現在是美國四大種族和族裔群體中增長最快的。

但除了這種上升趨勢外,根據《紐約時報》對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亞裔人口的地理分布也變得多樣化,收入、公民身份和政治傾向存在很大差異。

近2000萬的亞裔人口組成複雜,他們的祖先來自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的20多個國家,人口普查局將這些地區列為亞裔的起源地。

1990年,美國的亞裔人口為660萬,主要集中在幾個沿海城市。30年後,這些聚居地顯著擴大,亞裔人口更加擴散,亞裔家庭在南部的城市郊區和中西部農村地區也建立起生活。

亞裔人口占總人口5%以上的縣,從1990年的39個增加到2020年的176個。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種族和民族研究副主任尼爾·G·魯伊斯(Neil G.
Ruiz)說:“當人們想到美國的亞裔時,他們會想到加利福尼亞、夏威夷。但這個群體並不是西海岸的現象。它現在是一種美國現象。”

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得克薩斯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印第安納州等在過去10年中都經曆了大幅增長。西弗吉尼亞等州的總人口已經下降,然而定居那裏的亞裔人口越來越多。

群體間和群體內的多樣性

美國亞裔人口的多樣性經常被忽視。大多數公布的統計數據都將所有亞裔視為一個整體,但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

除了作為單一種族的亞裔外,還有350萬人認同自己為亞裔混血,占美國所有混血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近60%的擁有亞裔血統的人——包括混血兒——出生在美國境外,且大多數是歸化公民。絕大多數在美國的亞裔是公民,無論是歸化的還是在美國出生的。

在《紐約時報》分析的20多個群體中,年齡、收入和其他人口統計類別也存在巨大差異。即使在群體內部,在新移民、在美國出生或多年前入籍的人的特質方麵,也存在很大差異。

例如,亞裔後代家庭收入超過了美國總體人口的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同樣更高。但在不同的群體中,差異卻相當大。

在經濟上,印度人一直比較富裕,而不丹血統的居民收入最低,並且擁有房產的較少。許多人是講尼泊爾語的不丹難民,他們被困在難民營中多年,受教育機會有限。

俄亥俄州哥倫布市擁有亞洲以外最大的不丹人社區,許多人為亞馬遜(Amazon)、聯邦快遞(FedEx)、克羅格(Kroger)和Bath
& Body Works等公司整理和打包貨物。

由於不丹人的到來,該城市一個地區的亞裔人口從2010年的幾乎為零躍升至2020年的1000多人,其中許多人是從最初由政府重新安置的城市移民而來的。

“眾所周知,在哥倫布找工作不必說英語,這裏有太多倉庫工作,”難民安置機構的個案經理朱瑪·阿查裏亞(Jhuma
Acharya)說,“因為倉庫太多了。”

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一個人口普查區,2005年建成的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s)組裝廠啟動了一個韓裔社區的發展,該社區三分之一的人是亞裔,有汽車公司高管,也有獨立經營的雜貨店主。

收入的差距來源於不同群體所從事的工作類型和每個家庭的收入者數量,後者因公民身份而異。

醫療保健工作者中,菲律賓裔占比極高。但在服務業工作的菲律賓裔還要更多,尤其是那些沒有美國公民身份的人。

在韓裔家庭中,以出生在美國的人為戶主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為9.5萬美元,但以非公民韓裔為戶主的家庭收入中位數僅為5.4萬美元。對於中國或台灣後代的人來說,差距更大。

印度裔在計算機科學、財務管理和醫學等幾個高薪領域的工作占據很大比例。美國9%的醫生是印度裔,其中一半以上是移民。

兒童精神科醫生尼希特·古普塔(Nihit Gupta)醫生和他的妻子、腎髒病學家希哈·賈伊斯瓦爾(Shikha
Jaiswal)醫生都是印度裔,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西弗吉尼亞州執業。38歲的古普塔醫生是方圓70英裏範圍內的兩名精神病醫生之一,他說:“這個地方真的很歡迎我們。整個州人均醫療人員不足,他們重視我們的工作。”

20個月前,這對夫婦有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名叫塔斯梅(Tasmay)的男孩。

在美國出生的亞裔美國人往往更年輕——其中一半是兒童。他們是上一代移民到這個國家的年長的歸化公民的孩子。

作為美國人口結構中不斷壯大的群體,亞裔美國人在政治選舉中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紐約時報》的分析發現,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亞裔居民高度集中的社區壓倒性地支持小約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盡管不同群體之間存在差異。例如,2020年,超過一半的越南裔美國人占多數的地方都支持唐納德·J·特朗普(Donald J.
Trump)總統。

隨著他們的人數繼續快速增長,人口統計學家預計,到2060年亞裔人口將超過4600萬。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美人口普查新數據:亞裔30年增近兩倍 多樣性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