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30歲就帶著數百億退休 他才是懂急流勇退的創始人

  • 新聞

b5842be04384e23405f74cda9b2e99e2

與比你更強的人合作!

身著T恤短褲、腳踩涼鞋。在一眾市委領導的陪同下,考察家鄉。他是B站創始人徐逸,位列《2021胡潤全球白手起家U40富豪榜》第25位,身家270億元,方才30出頭的“大佬”。

這個被網友調侃,見領導也不正式點的年輕人,是怎麽把B站做出來的?

【資深二次元的接頭】

2011年初春的某個深夜,杭州一間近乎毛坯的出租屋裏,兩個男人四目相望。

租客靠在床上、穿著睡衣,一副標準的宅男造型,這就是徐逸;坐在他對麵的,則是西裝革履、端著可樂的陳睿。

一個22歲,未出茅廬,隻是一個個人站點的站長;一個33歲,是久經商場的金山網絡副總裁。

讓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幹的男人結緣的,是“二次元”。

兩年前,徐逸原本是個資深動漫迷,也是彈幕網站Acfun(即A站)的忠實會員。

彼時,A站是二次元圈子追番劇的聚集地。

不過,服務器隔三差五宕機,用戶體驗很差。據說當時徐逸忍不住吐槽,有人反駁“你牛逼自己辦個網站呀·······”

徐逸還真就創建了個網站。當時還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的徐逸開始兼職創業,他聯係了同在QQ群“nico大世界”的幾名成員,模仿Acfun建立了彈幕視頻站“Mikufans”,並於當年9月末上線。

在2009年建立B站之前,徐逸就以“⑨bishi(碧詩,動漫人物)”為代號活躍於動漫圈多年,並混跡在5個200人的QQ群裏。這近千人的QQ好友,後來就被轉化為B站第一批核心用戶。

徐逸還在貼吧等社區裏,頂著“禦阪妹妹”以及“鹿目圓”的頭像做推廣工作,大有當年馬化騰裝扮女性用戶,吸引用戶注冊QQ的賣力勁。

這個被稱為“A站後花園”的網站,就是B站的前身。

但當時,一時熱血創建的網站,活著都是奢望。剛剛大學畢業的徐逸,和另外三個員工擠在杭州的出租屋裏,唯一的辦公設施就是電腦。

缺乏經營經驗,也沒有注冊公司,幾個年輕人拿幾萬塊錢的廣告收入,去填補每個月十幾萬的網站運營成本,生存十分艱難。

這時候,陳睿出現了。

在朋友推薦下,陳睿登陸了徐逸的站點,沒想到,這一個點擊,也點燃了他內心深處的二次元之火。

隨後,陳睿郵件聯係了徐逸,也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用比較“中二”的話來形容,這是一場為熱愛而來的奔赴。

但當陳睿提出天使投資的想法後,缺錢的徐逸卻非常謹慎,拒絕了這一提議。

“當時B站屬於個人站點,什麽證都沒有,用戶數也隻有幾十萬。錢投進來虧了怎麽辦?”

不過,局勢不等人。

A站內部矛盾發酵,引發用戶流失;年中的B站新番,受到廣泛歡迎。

隨著B站用戶數激增,服務器迭代更新成為剛需,巨額資金缺口,讓徐逸最終接納了陳睿的投資。

【主動讓賢】

為了讓B站更加壯大,徐逸多次邀請作為投資人的陳睿加入。

他深知,基礎的運營工作之外,投資、管理,更是決定一個商業平台從1到100的關鍵要素。這些資源與能力,徐逸很明白自己是匱乏的。

創業者和投資人,往往處於一種微妙的博弈狀態:CEO會擔心自己被投資人換掉,而處處提防;投資人為了早些套利,會對公司業務的長期邏輯不加重視。

但徐逸信奉的是“專業人幹專業的事”,“用最大的誠意拉動比你專業的人”,這是徐逸的執著,也是一次豪賭。

陳睿曾提出,希望像雷軍和求伯君那樣,大家在股權上比較平均。徐逸馬上回複“沒問題”,並表示如果陳睿對公司的貢獻更大,股份比自己多都可以。

2014年,陳睿答應以董事長身份正式加入B站,退出金山。

接棒的陳睿,馬上發揮了他在金山的人脈資源、管理技術與戰略眼光等積累優勢。在組織管理上,陳睿一並邀請擅長品牌戰略管理的李旎加入,使得B站形成了新的“三駕馬車”組織架構。

a63954faa1c5d6d4d3369136dc0443eb

2014年起,B站在內容生態上開啟正版化和商業化進程。

在商業布局上,B站推出遊戲、直播、廣告、電商、大會員等服務,收購38家文娛企業,以擴充內容生產及產業結構。

很快,B站的勢頭引起了騰訊的注意。

2015年,B站獲得騰訊數億元人民幣D輪投資,這一年也被稱為“二次元資本元年”。

有了資本加持和有序展開的商業戰略,B站開始從當初的“小破站”屢屢破圈,變為站在Z世代風口的平台。

2018年3月28日,bilibili順利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後,陳睿作為公司董事長及CEO,持股18.3%,徐逸作為創始人及總裁,持股11.1%。

在上市的酒會上,性格靦腆的徐逸在現場激動得哭了。陳睿拍著徐逸的肩膀說,“我一直很佩服bishi。”

2019年6月,在嗶哩嗶哩成立十周年的時候,徐逸悄然退出。

2021年第二季度的B站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陳睿持股占公司投票權的43.4%,徐逸持股占公司投票權的24.0%。

自此,陳睿成了B站新的掌門人,徐逸則成了真正的幕後角色。

2018年,B站市值為32億美元。上市三年後,這一數字翻了近十倍。

就在B站上市前一個月,A站停止了運營。那個作為影子的B站,卻站在了頂峰。

A站衰退於管理層內亂,成為前車之鑒。B站的成功,無疑與徐逸主動讓賢的關鍵決策,是分不開的。

就像陳睿說的:“我歲數比他大11歲,我在bishi那個年齡時,沒有他這種大的氣度。我覺得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他的格局和胸懷有可能是無限的。”

【社區裂縫如何彌合】

作為社區的創立者和設計者,徐逸對社區的介入,一直是最前線的。

自2013年12月擔任B站董事兼總裁以來,徐逸開創了彈幕,也是線上社區文化的意見領袖、捍衛者,增強了用戶強烈的歸屬感。

早期的B站,把用戶質量看得甚至比流量更重要。為此,B站完全不像一個開放自由的互聯網平台,用戶隨來隨去。

它對注冊用戶設立了遠超其他網站的門檻,即需要回答100道與動漫相關的問題。

徐逸說:“我們希望阻攔想湊熱鬧的人進入。我要的就是社區的氛圍是穩定的,不希望和這個群體完全無關的用戶進來。”

彈幕禮儀,也是B站管理者和用戶津津樂道的社區文化。比如“這部片子好爛,不如xxx好”,這類彈幕在B站最為忌諱。

徐逸認為:“這是特別low的評價,我們叫發‘地圖炮’,意思是你把所有人打了一巴掌,那肯定所有人都不爽。”

規則的建立,維護了彈幕網站的文明,也讓初期用戶感到了一份維護社區氛圍的神聖權力。

因此,早期的B站曾被稱為“中國的二次元淨土”。其代價,是“在注冊上就舍棄了80%的用戶。”

對此,徐逸甚至自豪地宣稱,自己就像這個社區的“免疫係統”,抵禦任何可能改變社區規則的力量入侵。

這種社區設計的使命感,在徐逸看來,是一種極客的特質:“當你成為一個極客的時候,你會發現對現有的一些東西會有不滿,就比如你覺得為什麽BAT會形成?就會想去挑戰它、有改造它的願望。”

不過,免疫係統有時也會產生“過激反應”。

2012年,日本動漫《Little
Busters!》播放時,被稱為“黎大小姐”的UP主黎亦喬,一直是負責投稿的平台作者,但更新權突然被B站管理人員取消了。

有用戶為了表示對黎大小姐的支持,表示要刪除視頻。徐逸此時表現得出乎意料的強硬,他並未過多解釋,反而放出“刪吧”“以後就別來了”“真當自己大小姐?!”等言論。

可見,徐逸看重的是能夠為社區帶來流量的番劇本身,而不是非原創的搬運作者。

事件最終以兩敗俱傷結束。黎大小姐等一部分B站老用戶集體出走,並刪除數量龐大的投稿,表達不滿,徐逸則在微博上道歉。

但在部分用戶眼中,B站以一部分舊劇目為代價,為商業化和去ACG(動漫遊戲,即二次元)化開路,拋棄了對舊有小圈子的支持。

可以看到,盡管徐逸很重視社區用戶及其氛圍文化的純粹,但在商業化方麵,其與陳睿是有著潛在共識的。

如今隨著徐逸退場,氛圍維護的屏障在消逝。

招股書中,B站將自己定義為中國年輕人高度聚集的綜合性內容平台,不再強調起家的二次元要素。就像陳睿說的,“小而美與發展壯大無法共存。”

聆訊後資料集顯示,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B站的月活躍用戶(MAU)規模達到2.02億,在中國互聯網用戶的滲透率達20.4%。其中,35歲以下用戶為B站核心群體,占B站月活比例超過86%。而這個群體也被稱為“Z+世代”(85後+90後+00後),規模約為4.9億,這意味著其中每3人就有1位是B站用戶。

B站現在的核心邏輯,是“在不斷快速增加的高黏性用戶基礎上,開發更多樣的變現模式”,加速占領人群心智。

艾瑞數據顯示,全國泛二次元人群3.4億,其中核心人群9100萬。

陳睿曾在財報電話會上,提出B站的最新目標是,到2023年月活突破4億,不再僅局限於二次元群體。

然而,B站之所以獨特,不隻在於其商業化的能力,更在於社區氛圍對於年輕人群體的吸引力。

但這種基因,正因為B站的商業化狂奔,不斷被稀釋。

2014年,徐逸在微博上許諾,“永不加視頻片頭廣告。”收獲叫好聲一片。

然而,兩年後,B站數部番劇都加上了可以跳過的貼片廣告,遭到了用戶的反彈。

陳睿很快回應稱,這是應版權方要求不得以為之,“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

徐逸曾表示:“B站從本質上講是動漫愛好者聚集地,用戶的喜好和口味決定了B站的內容和文化走向。”

如今的B站正處於自身的巔峰時刻,“動漫原住民”不再是唯一的用戶,當商業步伐與初心漸行漸遠時,社區的裂縫如何彌合,便成為未來最大的挑戰之一。

或許,創業者能夠決定開場,卻無法掌控落幕。

但徐逸與B站的故事,還很難說已經完結。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30歲就帶著數百億退休 他才是懂急流勇退的創始人

相关推荐: 美人口普查新數據:亞裔30年增近兩倍 多樣性顯著

根據最近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在美國認同為亞裔的人數幾乎是30年前的三倍,亞裔現在是美國四大種族和族裔群體中增長最快的。 除了整體上升趨勢之外,亞裔的地理分布、收入、公民身份和政治傾向存在很大差異。https://t.co/kq4IysbBN7 — 紐約時報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