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舊酒還是新人?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了!

瑞典學院10月7日公布202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今年的文學桂冠落入坦桑尼亞小說家 : 阿卜杜勒拉薩克·古納 手中。

諾獎評委會對他獲獎原因的解釋是:他的作品
“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夾在文化和大陸之間的難民的命運進行了富有同情心和毫不妥協的洞察力的描述
“。他的小說擯棄刻板化的陳述,讓世人打開眼界,看見陌生而文化多元的東非。

阿卜杜勒紮克·古納(Abdulrazak
Gurnah),1948年出生,是坦桑尼亞小說家,他於1960年代末以難民身份來到英國。用英語寫作,且常駐英國。他的作品多帶有殖民、難民議題色彩。目前共創作了10部小說,最著名的小說是《天堂》(1994年),《荒漠》(2005年)和《海邊》(2006年),他也是多篇短篇小說的作者。古納是史上第5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非裔作家。

古納是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退休教授,校方官網指出,他主要學術專業在後殖民寫作,以及與非洲、加勒比海和印度等地的殖民主義相關論述。

瑞典學院在聲明指出,古納來自印度洋上一個文化多元化的桑吉巴島(Zanzibar)。在葡萄牙、印度、阿拉伯、德國和英國等多個殖民國的統治下,桑吉巴島曾發生奴隸交易和各式壓迫。

據報道,古納於2004年為《衛報》(The
Guardian)撰寫的一篇文章中說,他在桑吉巴島生活時沒有打算成為作家,但一到英國,一種“被遺棄的生活”之感將他淹沒。他寫道,根據一個論點,“移居他鄉是必要的,因為作家處於孤立之境時,能拋開使他或她噤聲和澹化真相的責任及羈絆,而創作出具有價值的作品”。

古納21歲流亡英國時開始寫作,其作品與他離開之地有所連結,這意味著記憶對古納的作品形成至關重要。

盡管古納的母語是斯瓦西裏語(Swahili),英語成為他寫作的工具,1987年出版的《啟程的記憶》(Memory of
Departure,暫譯)是他的處女之作。

古納第4部小說《天堂》(Paradise,暫譯)曾於1994年入圍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是他的突破性作品,最近期一部小說則為2020年出版的《來世》(Afterlives,暫譯),延續了《天堂》的故事。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舊酒還是新人?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