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疫後開議 G20、氣候峰會又缺「習」

  • 新聞

190

全世界最有權力的兩位天主教徒─美國總統拜登(左)與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廿九日在梵蒂岡會晤。(路透)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廿國集團(G20)峰會卅、卅一日在義大利羅馬召開,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屆大會(COP26)緊接著十一月一日至十二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美國總統拜登在內的多數國際領袖均親自與會,預計討論氣候、疫情和貧窮等問題,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不打算走出國門,僅以視訊方式參與,被認為不願面對各國領袖針對疫情擴散、區域情勢等議題的責難和關切。

拜登、教宗第四度會晤

身為美國史上第二位天主教徒總統的拜登,廿九日抵達羅馬後率先赴梵蒂岡與教宗方濟各會面,表明「很高興回來」。這是兩人第四度會晤,也是拜登上任後首次;會面長達一小時十五分,比預定時間多出一倍,但教廷與白宮的聲明中,都沒提到會談是否觸及拜登支持、教宗反對的墮胎權議題。似為避免爭議,教廷罕見在前一天取消直播及媒體採訪。

據報導,拜登希望利用G20及氣候峰會證明政治影響力,同時亦化解美軍倉促撤軍阿富汗、從法國手中搶下澳洲核潛艦合約所造成的齟齬。「路透」取得的G20峰會公報草稿顯示,各國領袖將聚焦減碳、後疫情經濟復甦、全球能源和供應鏈等問題,包括簽署訂立十五%的全球最低企業稅;二○五○年前控制全球增溫在攝氏一.五度以下,低於「巴黎氣候協定」規定的攝氏兩度;同時也希望在二○三○年前大幅減少甲烷排放量。G20國家國內生產毛額(GDP)佔全球的八十%,人口佔六十%,溫室氣體排放量則佔八十%。

習已近兩年未出國門

這是G20各國領袖在疫情爆發後首次面對面舉行峰會,但去年一月十八日訪問緬甸後就未曾踏出國門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次仍是透過視訊參與,僅由外交部長王毅代表出席;連帶兩日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習也可能以視訊出席。

「美國之音」引述學者分析,習連連缺席重大國際舞台,應是不想受到各國領袖「攻擊和不尊重」,以免「感到不適」。法國「世界報」廿八日則指出,習缺席多場峰會正是中國孤立的象徵。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疫後開議 G20、氣候峰會又缺「習」

相关推荐: 複旦張榜公示嫖娼學生 這和遊街示眾有什麽區別?

近日,複旦大學的三份處分決定引發網絡熱議。處罰決定顯示,三名複旦大學學生因校外嫖娼被開除學籍,其中兩人為碩士研究生,一人為博士研究生。 9月24日,複旦大學發布聲明,證實三名研究生嫖娼被開除。堂堂頂級高等學府學生,卻做出如此違法之事,確實讓不少網友大跌眼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