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美談判直接參與者披露大量細節:美國提出多項要求

中美貿易談判代表將於10月10日至11日迎來第13輪談判,在此次談判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與金融風險研究中心主任鄧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披露了許多中美談判的細節。鄧旭是中美貿易談判中,金融與能源領域與美方溝通的重要人物。

鄧旭表示,美方從開始開出談判條件的時候,尤其是在最初的前幾輪談判裏,提出了一個非常不合理的要求。

鄧旭稱,美國要求中方必須在一年之內減少中美間的貿易逆差,比如說減少3,000億美元。但對中方來說,這是不切實際的。對於中美之間的農產品采購問題,中方隻能盡可能采購美國農產品,但絕不會將整個國家的糧食命脈交到美國手中。

除農產品外,在能源領域,美國也提出荒誕要求。

鄧旭說,美國爭當“全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國”。但美國這些生產液化天然氣(LNG)的地區,全都是在美國的中西部,那裏基礎建設很差。也就是說,美國要賣中國能源,但他們缺少資金修建管道,工廠和碼頭。

美國在談判中,希望中國先來投資美國的基礎設施,幫美國把管道造好,把工廠建好,把碼頭弄好。這對中方來說是十分荒誕的要求。在後續的談判中,雙方同意一起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在開放問題上,中方也釋放出極大善意,中國在北京時間3月15日已經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這部《外商投資法》已經解決了美國所關心的諸多核心議題。

但美方在隨後的談判中又再次變卦,要求中方在協議中加一句話,但這個新條款嚴重傷害到中國的國家獨立地位,中國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這也是中美5月份談判破裂的原因所在,責任完全在美方。

專家表示,美國在談判中完全是一種霸權主義的強盜邏輯。其實中美前12輪談判已經解決了大部分問題,但仍有一些難題需要攻克。

對於中美本輪談判,外界對兩國能夠達成協議不抱太高期望。彭博社報道,一位了解會談情況的官員說,中國仍願意同美國達成一份部分貿易協議。

這位官員說,中國願意接受一份有限的協議,隻要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不再追加更多的關稅,包括10月份和12月份的的關稅比例上調。這位官員說,作為回報,中國政府將做出非核心的讓步,比如購買農產品,但不會在重大難點問題上讓步。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沒有人相信中美在本星期能夠達成全麵性的協議。中國最近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單單在9月份最後一個星期,就購買了150萬噸美國大豆。多個商業團體認為,這至少給了特朗普政府推遲對華加稅的一個理由。

中國《環球時報》10月8日社論也認為,目前無論中國社會還是美國社會,都對兩國能夠很快達成協議不抱太高期望,原因是兩國的貿易分歧顯然還有不少。

中國大陸微信公眾號“陶然筆記”也對本輪中美貿易談判感到不甚樂觀,但文章強調,繼續談下去是有必要的。

華客網:中美談判直接參與者披露大量細節:美國提出多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