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Q&A:解讀Omicron變種病毒

  • 新聞

186

(路透)

●為何引發極大恐慌?

Omicron傳染性強,在棘蛋白上的受體結合區域(RBD)變異多達15處,而RBD正是病毒與人體細胞結合的區域,因此Omicron更可能繞過免疫系統入侵人體。

●為何發生多次突變?此次突變更危險?

新冠病毒每次感染人體都會複製自己的基因組,過程中可能出現微小錯誤,即為突變,大部分對病毒的行為沒有影響。然而,Omicron可能是在免疫力低下、未被發現染疫的人體內突變而成,這類人士的身體因疾病或醫學治療,變得宛如「(病毒)進化健身房」,科學家必須等待病毒傳播到一定程度,才能了解是否會引起更嚴重的症狀。

率先對Omicron示警的南非醫療協會(SAMA)醫師柯慈(Angelique Coetzee)則說,相較於之前的患者,Omicron患者的症狀雖然不同,但非常輕微。SAMA也說,南非境內患者目前均屬輕症。

●如何反制?全球能否更妥善應對?

多數科學家支持採取邊境管制及旅行禁令,雖然仍無法遏阻病毒擴散,但至少可爭取較多時間,擴大加強劑在內的疫苗接種率,並備妥特效藥。若不幸染疫者重症率大增,各國恐須重新實施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最嚴重則再次封城。不過,據信Omicron無法完全逃脫疫苗催生或實際染疫後的免疫力,人們應可「比較不痛苦地」度過。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紐約郵報

整理:編譯孫宇青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Q&A:解讀Omicron變種病毒

相关推荐: 世衛承認大規模性虐 國際機構緣何成性犯罪溫床?

謝基娜(Shekinah)25歲時,在故鄉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下稱剛果)做著一份護士助理的工作。 那是2019年,這個地處非洲中部的國家正飽受埃博拉疫情的侵擾。盡管國土遼闊,剛果卻因為戰爭滿目瘡痍,GDP排名全球倒數,無能力抵禦埃博拉這種致命病毒。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