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突遇戒嚴 菲律賓記者滯留中國 見證50年變革

e46195321351t2M2M1Qh

CNN北京分社前社長吉米是菲律賓人。他大學時赴中參訪,卻因馬可仕戒嚴,被迫滯留中國,期間遭遇文革,又成為美國媒體駐中國記者,讓他見證了中國近50年來的曆史與變革。

吉米(Jaime
FlorCruz)於2015年退休,卸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北京分社社長一職,現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目前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留在菲律賓。

吉米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用流利中文表示,1971年8月,他和另外14名菲律賓青年領袖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赴中國參訪。

他表示:“訪問期間,正好在馬尼拉發生政治事件,當時的總統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就宣布軍嚴(戒嚴),我們在不得不的情況下留下來了。”

吉米到中國時年僅20歲。“當時也不知道要待多久,結果一年又一年,總共12年,我隻好在北京…算是流放吧,反正就回不來(馬尼拉)。”

吉米一行菲律賓青年訪中時正值文化大革命,他一度下鄉到湖南農村,體會到文革期間中國人民生活艱困,以及政治鬥爭和70年代敵視外國人的社會氛圍。

吉米說:“71年夏天,文革這種最尖銳、最殘酷的階段已經過去了,武鬥、街上的那種場麵已經結束了。就是說正常化、穩定了一些場麵,但是文革畢竟還沒有結束。”

他表示:“那期間還是很緊張,主要是因為階級鬥爭還在進行。在上邊正在鬥,下邊在家裏、在社會,還是有很多分裂,還是很多政治和思想的鬥爭。”

吉米說,尤其長年鬥爭後,中國人民生活困苦。“我記得當時大概每年秋天,我們就會發現每個單位正在運蔬菜,主要是白菜和蘿卜,(物資供應)很緊張。而且那個時候一般的家庭沒有冰箱,隻好把這些都放在‘晾台’,度過冬天,然後慢慢吃,白菜和蘿卜,就這麽困難。”

文革結束後,吉米進入北大曆史係就讀。大四快畢業時,開始擔任新聞周刊(Newsweek)在北京的新聞助理。

吉米說,一開始他隻能幫忙剪報分類,“偶然的機會呢,正好12月份那年四人幫公審開始,正好新聞周刊駐京記者回美國度假,所以在不得不的情況下,新聞周刊的編輯從紐約給我打電報說,讓我發報導,寫個報導”。

他表示:“我第一次參與報導,兩周的文章,我小小的名字就注在它上邊,從此就開始了我當記者的一個生涯。”

細數吉米30多年的記者生涯,他曾在時代雜誌(Time)工作18年、在CNN工作13年,並曾報導四人幫受審、1989年天安門事件、專訪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等。

吉米說,早年在中國,民眾對媒體,尤其是美國媒體防備心很強。“我語言比較通,也很多朋友,包括一些老同學,在特別的情況下,我能夠了解一些信息,更多的是了解它的‘大況’吧。就是新聞的所謂context(脈絡)。”

他表示:“也是因為我在那兒上過學,也上過北大曆史係,所以我的角度應該比較廣一些,我是充分利用這樣的一些優勢。何況我也有點像中國人,如果我穿得樸素一點,我就能夠混進群眾當中。”

吉米說:“很多場麵,我的中國朋友忘了我是外國人。他們就說‘咱們中國’、‘咱們中國’,他忘了我是外國人,我是外國記者。”

從文革到改革開放,吉米看著中國發生巨變。“很多東西都不可思議,對我們來講。因為我看過中國那麽苦、那麽落後,20幾年以後,確實發展得很快,變化很大。”

身為曾在中國生活近50年、為美國媒體工作的菲律賓人,吉米說,70年代中國很仇外,“所謂外國鬼子這樣的一個理念比較普遍。後來改革開放以後,某種程度上還是減少了不少,但是我覺得近幾年好像它又回來了”。

談到馬尼拉和北京的南海主權爭議,吉米說,近幾年中國愛國主義情緒越來越高漲,“也是因為上邊鼓勵這樣的風氣。愛國主義就包括了地理上的主權,所以香港問題出來了,台灣問題出來了,南海問題出來了。”

他認為,明年菲國總統大選不管哪一位候選人勝出,都不會放棄菲律賓對南海的主權聲索。

吉米說:“我們菲律賓正好處在南海,所以我覺得我們沒辦法,隻能麵臨這樣的事實。隻能希望各方在這個問題上要站得高一點,最起碼要繼續商談,不要引起戰爭。這是我個人的希望。”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突遇戒嚴 菲律賓記者滯留中國 見證50年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