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讀者投書》聯合國「地球日」談環保與人權

讀者投書》聯合國「地球日」談環保與人權
在民主體制下,不能光靠政治人物,我們可以、也必須自己站出來,為環保與人權動員起來。(示意圖)   圖:取自台灣山林悠遊網

環保與人權是一個影響深遠有關於人類賴以共同生存的重大課題,同時也是世界性的生態學時代的到來前奏。此點我們深深敬佩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1907年05月27日~1964年04月14日)女士的卓見和勇敢,她是一位以筆開創環保新天地的鬥士,對海洋的愛,對正義的追求,也明告世人環境被污染和自然平衡被破壞的嚴重後果。

目前地球環境在持續惡化中,重讀1970年7月出版《Silent Spring》中文本─《寂靜的春天》,以及該書「後記」所述,編者指出,最近美國數以千計各層民眾和學校團體展開了一項具有歷史性的運動─提倡、推動並紀念首屆「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其主旨在於警告和呼籲全球人類,正視該一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聯合國「地球日」活動已有52年了。

記起商禽在1998年發表「飛行垃圾」詩作(1998年地球日初稿)所述,「風乍起。先是一張舊報紙,昨天的新聞,今天的歷史,被吹翻,送往馬路的那邊再度被踐踏;而後才是一只塑料袋,淡紅色條紋,近乎透明,騰空而起,擦著台電大樓而上;……。垃圾袋繼續往白雞山方向航行,彤雲在西天寫著擘窠大字。」目前台北馬路上,常見紙張廣告紙、塑膠袋狂吹,可見環保工作需要加強。

如今卡森女士雖已逝世58年了,但有無數的科學家和具有遠見的人們有相同的看法,大家站在一條線上,為改善人類生存環境而努力不懈,我們不僅期望對於各種汙染現象;環境空氣、飲食用水、工廠廢物、排泄垃圾、和都市噪音求得改善,同時亦切望消弭戰爭禍端、緩和種族磨擦、伸張人權、促進永久和平,期使人類生活得更美好、更和諧、也更進步,讓「春天」不會變得「靜寂」下去。

平心而論,國家有權力做些什麼:可以對工業發展設限,甚至可以強迫規定貿易往來必須以環保為優先考慮,如此,人權也得以彰顯。特別是在民主體制下,不能光靠政治人物,我們可以、也必須自己站出來,為環保與人權動員起來。起碼,維持永續的生活並不困難。在聯合國「地球日」活動裡,保護森林、海洋、濕地等自然環境,也要重視人權的尊重、保護及促進,尤其是「司法正義」與「賦稅人權」一定要跟上人權時代的潮流。

作者:陳逸南(仲裁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客新聞新聞立場。)

聯合國「地球日」談環保與人權

華客新聞 | 真實新聞與歷史:讀者投書》聯合國「地球日」談環保與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