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克魯曼戳破加密幣抗通膨迷思、揭密比特幣崩跌原因

近來加密幣崩跌的速度令人怵目驚心。諷刺的是,當初支持者吹捧加密幣是「抗通膨工具」、比美元等法定貨幣更保值。怎麼就在通膨扶搖直上的此時,持續升值的竟是美元,反倒是加密幣行情直線下墜?

推廣加密幣者當初以抗通膨避險工具當行銷賣點招徠投資人。美國最大加密幣交易所Coinbase宣稱,加密幣深具投資魅力,因為「比美元這類法定貨幣更能抗通膨」。然而,過去一年來,隨著通膨疑慮日益升高,比特幣以美元計的價格卻持續滑落,日前更跌破2萬美元大關。

為什麼號稱能抗通膨的工具,面對通膨真的來勢洶洶時,竟如此不堪一擊?

比特幣崩跌原因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說,一個解釋是,或許是巧合:像他一樣認為加密幣大致是「龐氏騙局」(Ponzi scheme)的人,就明白一旦吸引不到新的傻瓜投入,就是轟然崩垮的時刻。

但克魯曼指出,加密幣行情崩跌背後另有更根本的問題:誇稱加密幣是「數位版黃金」、可作為防範法定貨幣通膨避險工具的人士,既徹底誤解法定貨幣體系的運作方式,也搞不清楚以往推升金價上漲的真正原因。通膨勁揚讓比特幣價格重重摔落,其實是預料中的事;令人意外的是竟然會跌得這麼淒慘。

美元vs.加密幣

必須理解一個關鍵要點:美元確實是一種法定貨幣(fiat currency)—當局無須擔保品,也可隨心所欲發行更多的美元,畢竟美國不是委內瑞拉,也不是威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美國的貨幣供給是聯準會(Fed)採用的一種政策工具,用來協助維持物價穩定,同時避免經濟衰退。有時Fed會誤判形勢,例如去年Fed(以及克魯曼)誤以為通膨為時短暫,但一旦發覺錯了,就會設法矯正。

也就是說,通膨爆發不表示物價從此將盤旋而上,或藉由買加密幣就能規避通膨風險。恰好相反,市場相信Fed會竭盡所能把通膨壓回正常水準。未來五年的5年期預期通膨率(five-year, five-year forward inflation expectation rate),一種從美國普通公債與通膨指數化債券殖利率差距衍生的指標,在這波通膨勁升時期幾乎沒什麼變動。

Fed升息是關鍵

所謂Fed將「竭盡所能」,意指Fed將提高利率,直到明確跡象顯示通膨降溫為止。Fed能直接控制的是短期利率,但長期利率已隨Fed可望持續升息的預期增強而飆升。

這與加密幣有何關係呢?隨著利率攀升,投資人買債券獲得的報酬率升高,削弱了股票和其他資產的相對投資吸引力,當然包括加密幣。加密幣不是能抗通膨的工具,事實正好反過來:通膨走高時,Fed的反應是提高利率打通膨,美元隨之升值,加密幣行情則跌落。

黃金也不能規避通膨風險

其實,若曾檢視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金價的情況,應該早就明白這個道理。那時金價飆漲,許多人視之為通膨將一發不可收拾的預兆。然而,預期中的通膨並未發生,真正發生的是Fed為支撐低迷的經濟而把利率維持在低點,債券收益率低得促使投資資金另覓出路,轉入其他資產,包括黃金。

克魯曼表示,人們基於什麼理由持有無法孳息的黃金,坦白說「仍是個謎」;但有一點可確定,就是黃金絕不能規避通膨風險。加密幣亦然。

總之,誠如傳奇空頭大戶查諾斯(Jim Chanos)最近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所言,早年吹捧投資加密幣的許多背後概念,基本上都證明是虛幻不實:既沒有成為替代貨幣,也稱不上是分散投資風險的資產。如今,「抗通膨」迷思也被拆穿了。加密幣還剩下什麼顛撲不破的神話呢?


華客新聞 | 真實新聞與歷史:克魯曼戳破加密幣抗通膨迷思、揭密比特幣崩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