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蔚來“翻車”,市值卻漲了 220 億

6 月 22 日 17
時,一輛蔚來測試車從上海某建築的三樓墜下,兩名試車員不幸去世。為此,蔚來公司先後多次發布聲明,但因措辭問題被網友指責。非常詭異的是,當負麵輿論包圍蔚來的時候,蔚來公司的股價卻不降反升,兩日來市值累計上漲了
220 億港元。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麽?

32df50c0e93f0e5d9effe29b9f5c9ab0

關於蔚來公司的未來走向,推薦大家看看這篇文章。歡迎在留言區發表看法。

6 月 22 日下午,上海創新港蔚來汽車總部,一輛蔚來汽車從 3 樓衝出墜落。

據澎湃新聞報道,車內兩人均已死亡。

6 月 23 日,蔚來官微發布消息稱:6 月 22 日 17 時 20
分左右,一輛蔚來測試車輛從上海創新港停車樓三層墜落,造成兩名數字座艙測試人員罹難 …… 這是一起意外事故,與車輛本身沒有關係。

a8c8c1bad1ef515cbe70e228da4c1c9b

就在蔚來對該事件作出說明後,因其聲明 ” 與車輛本身沒有關係 ”
引起了爭議。有網友認為,調查結果這麽快公布值得懷疑,更有網友指責官方第一時間撇清車輛關係的回應 ” 太冷血 “。

對此,蔚來官微刪除了這條聲明,並於 21 時 02 分重新發布聲明稱,”6 月 22 日 17 時 20 分左右 ……
我們對這次意外非常痛心,對罹難的同事和合作夥伴員工表示深切哀悼。公司已經成立專門的小組,幫助家屬處理善後事宜。”

896cb284325449eece5b3bc567e36e63

作為造車新勢力曾經的大哥,蔚來身上的光環正在消退,車主們對於蔚來宗教般的信仰,如今已經出現了些許裂縫。

9728ae0f14eac99c200e434a917e5f9e

大哥遠去

小米總裁雷軍是蔚來的創始投資人之一。在 2018 年蔚來日(NIO
Day)的發布上,雷軍說,他第一次聽到李斌要造電動車時,第一反應是騙子。

盡管蔚來的起步並不容易,但卻因為 ” 拓荒 ” 早,在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中少有敵手,很容易獲得當時資本及用戶的認可。

正式成立 3 年後,在蔚來的 NIO Day 2017 上,蔚來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量產車蔚來 ES8,創始版售價 54.8
萬元。如此高的定價,即使放到乘用車領域,都很少有國產汽車品牌能夠做到。

發布會當天,蔚來宣布首批量產的 1 萬台 ES8 被預定一空。很多蔚來早期的車主選擇非常有限,想要買電動車,除了特斯拉的
Model X,也隻有蔚來新發布的 ES8。

應該說,智能電動汽車拓荒時期,蔚來走高端路線是正確的選擇。相較不差錢的高端用戶,普通大眾很少願意為還在起步階段的智能電動汽車買單。

此後,蔚來的故事亦如同小說中跌宕起伏的主角:

2018 年登陸美股,2019
年遇到財務危機,高管出走,但在生死之際,拉來了合肥政府的投資,市值一度超越寶馬成為全球第五大車企。

而在這一場 ” 起死回生 ” 的故事中,蔚來的車主們居功至偉 :

不少車主甘願充當蔚來的銷售,不計報酬,到蔚來線下的 NIO
House(蔚來中心)中幫忙賣車;還有自己花錢為蔚來打廣告的車主。

或許是與蔚來共同經曆過生死,蔚來的車主與蔚來的聯係變得更加緊密。馬基雅維利曾經所說:”
你對一個人付出的越多,對他就會越忠誠 “。

很難去量化這些車主的行為在多大程度上幫到了蔚來,但新訂單確實給蔚來帶來了足夠的現金流。

2019 年 9 月,蔚來的股價創了新低,但訂單量開始回升;同年 10 月,蔚來汽車的月銷量創 2019
年新高,回到月銷第一的寶座。

2020 年 6 月 6 日,何小鵬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張合影:李斌穩坐 C
位,他右手搭著何小鵬,而左手邊的李想顯得十分謙遜。

當月,理想、小鵬的銷量分別是 1891 輛、1102 輛,而蔚來賣出了 3720
輛,比前兩個加起來還多。

截止 2021 年 6 月,蔚來在造車新勢力中銷量霸榜的時間長達 21 個月。

但如今的蔚來,在銷量上已經掉隊太久,早已沒有了當初大哥的模樣。

2021 年 7 月,蔚來首次失去冠軍寶座,隨後又被哪吒汽車超越,此後就很難再在前三席位中看到蔚來身影。

到今年 5 月,蔚來已經連續 7 個月在 ” 蔚小理 ” 中墊底。數據顯示,今年 1-5 月,蔚來總共交付新車 37866
輛,同比隻提高 11.8%,而理想、小鵬同比都超過 100%。

ef882b59f62113ccb75ed22a74620122

這樣的表現,讓蔚來的鐵粉十分不滿,車主群裏也不再是鐵板一塊,有直接開噴的,也有怒其不爭的。

蔚來的銷量下滑,客觀上有缺芯缺電的原因。但問題是,同樣是缺芯缺電,同樣受到疫情影響,為什麽小鵬、理想受到的影響卻要小於蔚來?

或許還有新能源汽車日漸成熟後,用戶不再執著於蔚來所定位的高端電動車,反而更加追求性價比的緣故。

蔚來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將在今年推出全新的子品牌 Gemini,售價在 15-30 萬元之間。

不過,這次蔚來可不再是早起的鳥兒,中低端品牌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而目蔚來的子品牌剛剛才完成團隊搭建,到車量產下線預計還需數年時間,屆時能否幫助蔚來再創輝煌也尚未可知。

但不論怎麽樣,蔚來與車主 ” 起死回生 ” 的江湖故事已經遠去,蔚來需要用實實在在的銷量來證明自己寶刀未老。

7dd0fe1f84959516b5d176b32e254d6f

服務打不過技術

科技圈內,最能圈粉的企業,莫過於蘋果。

蘋果對於粉絲持久的吸引力,在於其石破天驚的產品創新能力。

同樣走高端路線的蔚來,並沒有像蘋果一樣推出過跨時代的產品,但卻推出了 ” 海底撈 ” 式的服務。

蔚來車主邵遠就曾直言 :” 我們買的不是車,買的是 VIP 服務,車是順便送的。”

與此同時,蔚來一開始就將自己的對手定義為傳統豪華品牌 BBA,別說理想、小鵬,特斯拉都沒放在眼裏。

盡管被多次質疑碰瓷,但在早期,蔚來確實憑借這種營銷方式以及 ” 海底撈 ” 式的服務收獲了不少關注和用戶。

隻不過,服務牌、營銷牌打得再響,蔚來如果始終缺乏亮眼的產品,車主的熱情真的能持續下去嗎?

海底撈在 2021 年關閉了 276 家餐廳,年度虧損達 41 億元(以淨利潤計),一下子虧掉了前 5 年利潤總和的
80%。

更何況如今的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環境早與往年大不相同,哪吒、零跑等後起之秀如春筍般崛起,比亞迪等傳統車企也在加速向新能源轉型,華為、蘋果、小米、百度等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跨界入局。

疫情讓蔚來的生產停滯,但卻給了後來者追趕超越的機會,蔚來振臂一呼舍我其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國產新能源車匱乏的年代,用戶為蔚來的服務買單,為蔚來的國貨情懷買單,但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當下,蔚來需要更多在產品技術上證明自己。

從產品研發上來說,蔚來在研發上的投入並不小,但在當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中,提及最多的自動駕駛技術,小鵬被認為是在各方麵最接近特斯拉的產品。

從蔚來此次推出的新車 ES7 來看,其輔助駕駛硬件配置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45 萬的售價似乎也並不過分。

但是消費者在為這堆 ” 高大上 ” 的硬件買完單後,到底能夠在什麽時候使用高階輔助駕駛功能,卻要打一個問號。

而且定位高端,最低品牌售價都不低於 30 萬元的蔚來汽車,在品質上也沒有做到足夠好,近來也頻頻出現故障。

2021 年,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蔚來接連發起了兩起導致車主身亡的交通事故。而今年 3 月份才開始交付的蔚來
ET7,也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發生了兩起汽車斷電 ” 趴窩 ” 事件。


沒有任何前兆,突然整車斷電,刹車失靈,隻能依靠慣性緩慢停下,全部電氣設備失靈,雙閃沒法打開,更別提在後備箱的三角架。”

1ea86f7889eb70cbc47d651b7a2bbcf7

圖源:蔚來汽車社區

盡管蔚來汽車產品質量高級總監在社區對該情況進行了回複,表示這是小概率事件,車機端可識別,售後可修複。

但用戶對這套說辭並不買賬,並質疑蔚來對此事的響應速度,以及對小概率事件是否有什麽誤解。這與 2021
年蔚來發生致命的交通事故後,車主們自動維護蔚來的氛圍截然相反。

e627626527d0f52dbd107cd9e6d304b8

繼續燒錢

曾經的蔚來,為了讓用戶滿意,可以說是不計付出與成本。

2015
年,在蔚來成立一年後,李斌和秦力洪曾在北京一家酒店裏聊到深夜,最終確定蔚來的核心價值在於服務體係。

2017 年 11 月,蔚來首家線下門店 ” 蔚來中心 “(NIO House)啟動試營業。對於蔚來來說,NIO House
既是直銷平台,也是與用戶接觸交流的地方。

NIO House 裝扮成類似於星巴克的第三空間,車主可以在其中參加各類文化活動、喝咖啡、看電影、健身 ……

在李斌看來,” 如果你購買了一輛汽車,你不僅僅是在買一輛車,而是在買一張通往新生活方式的門票。”

初期的 NIO House 幾乎都位於城市最貴的商圈——北京東方廣場、上海黃浦江邊上、廣州珠江新城等。截至 2021
年底,蔚來在全國 144 座城市共布局了 38 家 NIO House、321 家 NIO
Space。

此外,蔚來還會為用戶成立多對一的用戶專屬服務微信群,由各個領域的各級工作人員共同服務一位用戶,並由專門的部門後台管理,確保用戶發出消息
2 分鍾內必定收到反饋。

而李斌本人,也經常空降蔚來 APP 社群,花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給蔚來車主發紅包,同時公司高管也經常活躍在 APP
上,隨時解答用戶提出的問題。

但現在的問題是,隨著用戶規模的逐步擴大,李斌和他的蔚來是否有精力、有資金服務好每一位蔚來用戶?

2020 年初,李斌曾透露,不算人力成本、移動服務車的投入,單 ” 服務無憂 ”
這一個項目,蔚來每年在每位車主身上便要虧損 4000 多元。

到了 2021 年底,蔚來車主已經近 17 萬,若按照 4000 元計算,僅這一項服務,蔚來預計便會虧損近 7 億元。

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蔚來車賣越多就虧得越多,而且當服務無法跟上龐大的用戶時,車主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服務也開始掉隊了。

盡管從短期來看,蔚來並不缺錢。截至 2022 年 2 月 28 日,蔚來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製現金及短期投資合計
526.5 億元。

但成立至今,蔚來從未盈利,燒錢的速度依然不慢。

比如推進對大眾市場新品牌的產品研發及投產,自研自產的電池體係,加大在智能座艙及智能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投入,布局手機業務、芯片業務
…… 無一例外,都要砸錢。

時不我待,生存競爭的壓力催促著蔚來必須向前,也隻能燒錢。

掉隊後再追上來,無論是在體育競技上,還是在企業商戰中,都絕非易事。特別是對於嚐過當大哥美味的李斌來說,無疑是心態和意誌上的雙重考驗。

李斌說再等等,等到 2023 年目前在產的車型全會切換到 NT2.0,等到 2024 年蔚來迎來 3.0 時代。

問題是,逐漸失去信仰的蔚來車主還願意等那麽久嗎?日新月異的市場又是否還會給蔚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