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水滴籌:我們不是公益組織,要有收入養活自己(圖)

b03533fa828ba61edf3907601ea6760f324e59c6

“老大,離職申請請批一下。”

沒有鋪墊、沒有寒暄,一位下屬就通過微信發信息給沈鵬,準備與水滴籌告別。

十多天以來,水滴公司“六上熱搜”,連發五次聲明,沈鵬一直忙於對外發聲,沒來得及跟內部溝通,忽視了同樣承受壓力、感到委屈的同事。

意識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的沈鵬,在12月9日發出一封內部信,一方麵安撫員工情緒,另一方麵宣布將在本周重啟線下服務,開始“試運行”。

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要知道,水滴籌的風波並沒有完全“過去”,選擇這個時機恢複線下服務,要冒很大的輿論風險。

一切源於11月30日,有媒體曝光水滴籌線下服務人員在醫院掃樓式尋找籌款者,隨意填寫金額,按單抽成。事件一出,立即引爆了社交輿論,“消費愛心”、“公益還是商業”的爭論不絕於耳。當天,水滴籌立即停止了線下服務團隊,沈鵬的公開致歉也一度登上熱搜。

作為一個成立3年多、融資超18億的企業,水滴籌母公司的業務線還包括水滴互助、水滴保險商城、水滴公益等。但名氣最大的還是水滴籌,這個大病眾籌平台上線3年多以來,累計幫助近100萬人籌款達235億。但今年以來,外界對其模式頻頻質疑。

關於水滴籌的問題層出不窮:

水滴籌線下團隊為什麽這麽“著急”恢複?

“掃樓式籌款”出現的根源是什麽?

十多天以來水滴籌內部做了哪些整改?

做公益和賣保險如何共存?

水滴籌到底有沒有故意消費社會愛心?

水滴公司未來準備怎麽盈利?

……

日前,水滴籌創始人沈鵬接受了燃財經的獨家專訪,正麵回應了外界的核心質疑。


談爭議事件,動作變形與競爭有關,這次風波為團隊敲響了警鍾

燃財經:過去十多天,水滴籌做了哪些整改工作?

沈鵬:風波當天,我們就停止了線下團隊的服務,重新做了一些內部梳理,比如業務流程、績效考核等,也給全體線下籌款顧問進行了兩批培訓。培訓完通過考試後,還得了解該員工過去一個月服務過的人員情況。如果有培訓之外的問題,提示到位才會恢複上崗。

燃財經:為什麽這麽“著急”恢複線下服務?

沈鵬:不能因為這場風波影響到常規的服務,(恢複的動力)更多來自用戶需求。其實用戶實實在在的需要上門服務,需要有人指導他們發起籌款、上傳資料等。如果因為風波,導致正確的事都不能做,就有點偏激了。

我們肯定希望在一定的流程優化後提供更好的服務,一方麵我們做了充分準備,另一方麵,有很多外部環境不好改變,我們需要在行動中逐步改變。

燃財經:最近受到的各種質疑中,你認為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是誤解?

沈鵬:這次事件中,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線下團隊的部分片區過分關注了數量,而不是服務質量。我們本身是以服務為目的,有的團隊動作變形了,確實引起很多不滿,這個是我們的問題。

但公眾把我們當公益組織,是對我們比較大的誤解。

水滴公司成立之初想做健康保障,水滴籌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生長出來的業務。成立水滴籌的初心,是想給有困難的大病患者提供一個向熟人求助的工具和服務。我們的業務屬性定位在熟人社交籌款,我們不給任何一個案例導流。過去幾年近100萬個人求助者通過水滴籌籌到了235億元治病錢,我們發現裏麵大部分的錢都來自親朋好友的捐款,陌生人的捐款多在1元-10元之間,熟人則在20元至幾百元。

另外,有個別人對我們的商業模式產生了疑問,疑惑為什麽我們會給捐款者推薦保險,或者認為我們的保險都是賣給了捐款者。

事實上,今年全年,通過給捐款者推薦帶來的保費占總保費比例的20%,另外80%來自用戶自發購買、口碑傳播、品牌活動、外部合作方的聯合獲客、在線投放等。

水滴籌成立一年我們才開始給用戶推薦保險,因為我們發現,很多人在捐款時內心很觸動,開始默默的給自己定目標,要早睡、要及時體檢、要買保險。他們對體檢、買保險有需求,我們就做了一個應景的廣告位推薦,但不會強製用戶購買。

500fd9f9d72a6059ecee922d48a6d59e023bbaa7

燃財經: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部分線下服務人員違規”,但本質上是個管理問題。往上追溯,這支團隊裏的中層、高層的業績目標是什麽樣的?這次事件後有沒有做出調整?

沈鵬:我們業務總經理每年的考核其實不完全看業績,我們是弱化KPI的,考核會綜合多個模塊。這次事件,中高層會有一些反思和調整。對於線下團隊的考核,會舍棄原有的以服務患者人數為主的績效管理方式,調整為以項目最終過審的合格通過率為依據。

這次事件裏,線下團隊的動作變形,和市場化競爭有關係。這不是個強監管的領域,行業內大部分公司現在都建立了線下團隊,醫院裏可能有多方的服務團隊,這對我們是一個挑戰。但即使有其它外部因素的幹擾,我們的線下服務規範也不應該改變。

燃財經:這支線下服務團隊一共有多少人?

沈鵬:600人左右。

燃財經:事件發生後你麵臨著什麽樣的壓力?

沈鵬:我對外沒有太大壓力,坦誠對待就好。對內反而沒來得及做太多溝通,導致個別一線的工作人員內心壓力非常大。

事發當天我們宣布停止線下團隊服務,但第二天,一位長春的同事接到了病患的請求,希望能幫忙交證明材料,表達很誠懇,這名同事就去了,順手留了幾張宣傳材料就走了,結果後麵就有人發現了宣傳材料,立刻就有傳聞說我們出爾反爾,還有線下人員在照常工作。員工覺得我是來幫助別人的,結果給公司背了鍋,內心很委屈。

有了外部輿論之後,很多人壓力大到什麽都不解釋就提離職了。前兩天,一個同事給我發消息說:“老大,離職申請請批一下。”他雖然還喊我老大,看似親切,但他沒說原因,直接就要離職。所以我還是需要對內發聲,就寫了公開信,在微信群裏也積極互動,對員工做好激勵和引導。

燃財經:你自己從此次事件中得到了什麽教訓?

沈鵬:事件給我們整個團隊敲了一個小警鍾。過去一年,我們過得有點太順。去年這時候全公司剛剛1000人出頭,現在已經有5000多人,人員擴張迅速。水滴保險商城業務去年這時候一個月保費才賣不到2000萬,到上個月總保費達到8.5億,長期壽險賣了1.3億,同比增速40多倍。

一年來,公司高速發展,大部分同事處於過於樂觀的狀態。這個事情提醒我們回歸理性,回歸到初心,想清楚我們到底該把精力和資源用到哪裏。


談商業模式,水滴是商業公司,而不是公益組織

燃財經:對你們而言,公益組織和商業公司之間的區別到底是什麽?

沈鵬:我在公開信裏說:“再管不好,我願意把水滴籌交給相關公益組織”。我這樣說其實是希望把水滴籌和公益組織能有個區隔,借此告訴公眾我們的真實情況。

首先從工商主體來說,我們注冊的就是商業公司。其次我們公司的定位是社會企業,公司成立第一天就明確了公司的使命——用互聯網科技促進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依,保障億萬家庭。我們希望用商業的經營方式來解決大眾的某些痛點或社會問題,並且要從中有合理的收入養活自己。這是我們對社會企業的理解,對自己定位的理解。

我們做得越大,創造的社會價值會比公益組織更有杠杆。用商業企業來解決社會問題,我覺得更有效率也更有意義。我在很多場合也提到過,我希望有一天把水滴籌做沒,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健康的時候買一份健康險,得病的時候能夠獲得保障。這是真心話。

保險是我們公司的主線,讓更多人在健康的時候有所保障,得了病直接賠錢,不用最後四處籌款。所以我強調我們不是一家傳統的公益組織,而是屬於廣義的慈善。

我們強調這一點,是希望外界能更加理解我們,包括理解我們在這個事情上的一些成本、做不了的事情。階段性的批評也好,誤解也好,我覺得總能過得去,要把事做得更實才是更重要的。

8435e5dde71190effb941acb91897c13fcfa60cb

燃財經:你談到成本,水滴籌這部分業務的成本有多少?

沈鵬:全公司5000多人中,水滴籌團隊大約有1500人,除了員工工資,還有研發、技術、物料等費用。

另外,對於發起籌款的人來說,支付通道會向籌款者收取千分之六的支付通道費,我們幫患者一直補貼到上個月,公司成立到現在光支付通道費補貼就有1.5億。對於一些籌不到錢的貧困戶大病患者,我們也會給予一部分補貼。

還有一部分支出是驗證相關的費用,很多的大病驗證、身份驗證,需要和外部合法商業公司合作,都要收取費用。

燃財經:你是美團第10號員工,有人認為,你們的線下團隊延續了美團的地推打法,你同意嗎?

沈鵬:我們內部從來沒用過“地推”這個詞,我聽完都鬱悶。即使在美團,我管的範圍也不隻線下團隊,還有總部的業務運營團隊、監察團隊等各種模塊。我們內部對這個崗位就叫“線下服務人員”或“籌款顧問”,地推是很多外部的人帶起來的一個叫法。

燃財經:追求數據、速度、規模的互聯網玩法,適合水滴籌這樣的業務嗎?怎麽在快與慢之間找平衡?

沈鵬:我理解的水滴籌是一個個人大病籌款工具,有沒有人來籌款,和真正的社會現狀、有多少人得病直接相關。我們籌款業務的發展不可控,漲快漲慢不是我們自己能控製的,不能說我希望它漲就漲了。當然,也會受到外部競爭的影響。

燃財經:今年水滴籌遭受過兩次大的輿論風波,上一次是因為審核問題,這一次是因為線下服務問題,被扣上的最大的帽子是“透支社會愛心”。最近有網友利用PS的病例在水滴籌上成功發起籌款申請,平台的監管審核是否不嚴?

沈鵬:我們把風控分為了幾大環節,第一是提交客觀的醫療單據,生成鏈接,講述清楚自己得了什麽病,這是基本的審核。但重點在於社交審核,籌款鏈接在朋友圈裏傳播,很快就能知道這個案子是否客觀。

客觀的案子好友們都為他證實、轉發、捐款,不客觀的也有人會舉報。正常的傳播數據在傳播次數和捐款次數上是有規律的,不客觀的案子,即使朋友們不舉報他,可能也不會幫他轉。這類型案例就進入複審,我們要去醫院核實,要用戶提供資產相關證明材料。我們把風控拉成了一個更長的動態節奏。審核不通過的最終也不能提現,錢會原路返還給捐款者。

我關注到了網友利用PS的病例發起籌款的情況,其實他根本提不出來錢,因為審核通不過。

燃財經:想過水滴籌何時能賺錢的問題嗎?

沈鵬:我們公司成立到現在三年半的時間還一直在虧損,我還是希望能夠通過更合理的方式來賺錢。原本我們就水滴保險商城的運轉情況來看,明年可能就能盈利,最遲後年。其實我們真的不以賺錢為第一目的。

現在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自保險業務,也有一些細分的廣告位是賣體檢、基因檢測等,都是想讓我們的用戶們變得更健康。


談創業感受,每天都在過關,希望能堅守初心

燃財經:有沒有像大多數創業者那樣,覺得今年很難?

沈鵬:難。昨天我看了一個新聞,一位創業者融資失敗,三個月見了100個投資人,事實上我們每輪融資都得見100多甚至200多個投資人,融資周期絕對沒有三個月搞定的,都是半年到一年。

這次爭議,讓我覺得中國創業環境對創業者的要求是挺高的。表麵上,大家都看到的是融資難,明年可能一地雞毛的公司會更多。但拋開資本層麵,從做事的層麵來看,整個大環境也不是很好,包括移動互聯網的增長勢頭、輿論環境等等。這次事件,水滴因為不同話題上了6次熱搜。

除了我們公司,今年還有很多公司都在風口浪尖上,做車貸的、新能源汽車的、生鮮電商的,其實這些賽道裏的頭部公司都很優秀,但依然被罵得劈頭蓋臉,天天被動的往前跑。

燃財經:輿論應該對創業者更理解、更寬容?

沈鵬:我其實不好意思請求輿論理解,因為我們犯了錯誤,不值得理解,要好好改進,但我希望大家不要為了引起關注,過度扭曲真實情況。有錯誤被點名批評我能接受,但是我不希望走誇張路線。對於客觀的內容,哪怕是標題黨我都能接受,就怕是標題黨,內容還不客觀。

燃財經:你遇到難題會向誰請教?對你幫助最大的投資人和企業家有哪些?

沈鵬:我會找一些創業的過來人,像我在美團時的老領導王慧文,現在我依然是很高頻的找他。有時候我也會找劉熾平、王興、馬化騰,包括我們的投資人、藍馳創投的曹巍等等,還有獵豹移動的傅盛,他們真的都把我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一樣,去打抱不平,去表達很多東西。

燃財經:這次事件,你從這些人中收到的最好的建議是什麽?

沈鵬:劉熾平跟我講,即使可能有人在背後“黑”,你也不要當成是“黑”,而是要正視自己的問題,把問題解決了,別人想黑也黑不了。同時你也得感謝媒體朋友們,他們是站在一個批判的視角來給你提建議。作為一家成立三年多的年輕公司,更早被指出問題,反而會成長得更快。隻要我們坦誠的承認錯誤,我相信大家依然把我們當好公司。

整體來說,別人給我的提示都是正麵引導,承認錯誤,積極應對。

燃財經:創業三年,你日常是什麽狀態?最擔心的事情往往來自哪些方麵?

沈鵬:這三年每天都在過關,定期會遇到自己想象不到的挑戰。其實創業久了一切都會淡化,一切問題的根源都來自自己,所以定期要提示自己,讓自己變得更靠譜。

我現在在上湖畔大學,去年上了青藤大學,除了學管理學、創新方麵的知識,和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很有益,互相照照鏡子,因為每個公司都會有自己的挑戰。

燃財經:在辦公司這件事情上,你最想成為誰?

沈鵬:全球範圍內,我最大的榜樣是比爾·蓋茨,不僅因為他後期做慈善,而是因為他一直是一個開創者,從創建微軟開始,就承擔著社會責任,在改變世界。

除了比爾·蓋茨,貝索斯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學習的偉大企業家,對於他認同的事情,不論外界是什麽聲音,他都能堅持初心,有耐心的做事情。

燃財經:在經營一家公司上,你的底線有哪些?

沈鵬:底線就是我們的價值觀。初心這個事情隻有自己知道,如果你做錯了事情,但你堅持初心,依然能把很多事情掰回來。如果你天天不出事,但初心不對,遲早也會出大事。

燃財經:你經常強調組織能力建設,水滴公司現在的組織處於什麽樣的水平?

沈鵬:我們整體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公司的全體成員平均出生於1993年左右。管理崗我算是最年輕的,其他人都比我大。我們整個公司都挺有危機意識和自我學習的驅動力,非常注重培訓,我們1樓的牆上很多地方貼著“驅動學習成長”。

不僅我願意學習,我也希望大家能夠更好的學習,我會陸續讓管理人員參加一些外部培訓。我們還想在價值觀裏增加一條叫“始終創業”,這句話裏涵蓋了務實、奮鬥,還有危機感。

8ad4b31c8701a18beb1140c2febde60d2a38fed9水滴籌創始人沈鵬

燃財經:在資本寒冬裏,創業者應該注意什麽?

沈鵬:首先是堅持初心。公司使命是什麽?在公司相對發展比較順的時候,使命是這家公司真正的邊界,當公司發展不太順的時候,使命是讓全體成員堅守下來的精神動力,所以我覺得要把文化建設做好,跟大家一起堅守初心。

同時,創業者應該多做一些邊緣創新,多做一些大公司懶得去做,但用戶有需求的事情。如果大公司都看得上,是個人都能看得懂,我覺得這不是創業者的機會。

燃財經:融資融了十幾個億,辦公室為什麽這麽簡陋?

沈鵬:我更願意把錢花在人身上。

華客網:水滴籌:我們不是公益組織,要有收入養活自己(圖)